jian914 发表于 2010/3/24 13:45:32

上实下虚

ymxmzh 发表于 2010/3/24 19:42:16

脾虚失健   里寒内聚虚火上炎   当寒热兼顾引火归元   茯苓45当归 15 西洋参15   红参15黄芪15   柴胡8 黄芩3 栀子7 龙胆草2厚朴15白术15陈皮10炒白芍药15 枳壳 10   泽泻10 丹皮 10 大黄5 肉桂15炮姜15 半夏5附子5 { 藿香10 佩兰10}后下   大枣12   鲜姜5片 引下   三副后反馈下

gzjenny 发表于 2010/3/24 20:45:58

看看北京中医博士罗大中的博文能不能帮助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hd94.html

龙一 发表于 2010/3/25 08:22:47

总体看还是阴血津液太亏伴随胃肠太脏湿浊。所以出硬疙瘩。肝受毒。下午阴虚热。醒脾补血当为主。辅以清洗肠胃。因肝热明显只需敛热即是温阳。不能潜阳主要因血少津亏。气药使瘦说明用反了。血药用后多排气说明干燥。以白芍敛阳以焦曲蚕沙甚至黄连洗肠胃以生黄芪充气行滞辅以枳实(枳术丸之意)以砂仁醒脾通阳以大枣使肠胃得力以粉葛根霜桑叶增肝中津液去除肝的僵硬亢进不能解毒出疙瘩暂时不用紫河车用也是吞粉不是煮。。。自己就可配伍了。虽手脚冰凉当看成肝郁而四末不温的四逆散证状而不是阳虚的四逆汤证状。

[ 本帖最后由 龙一 于 2010/3/25 08:35 编辑 ]

ZL141418 发表于 2010/3/25 10:04:13

血虚应该是肯定的,用四逆后更怕冷就说明这一点,舌胖大是水盛,看起来好像和血虚矛盾,其实不矛盾,正之所虚邪必凑之,经方里的当归芍药散好像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另楼上说的四逆散也应考虑。

zzx001010 发表于 2010/3/25 10:45:22

最近遇一年轻男性,20岁左右,长期不愈的口角炎,一直吃着多种维生素和b2,看他的口唇有些清淡。面色淡白。舌也不红,穿的衣服也不少。言谈举止安静。同事说是缺乏核黄素,开了还是维生素类的药,在此请教专家。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一派寒凉也会上火吗?

ymxmzh 发表于 2010/3/25 13:31:33

上火是假象寒凉是事实易上火而又怕冷的 %100的是寒凉体质

先觉后知 发表于 2010/3/25 16:03:17

潜阳丹

ZL141418 发表于 2010/3/25 18:07:00

几年前有个美国怕冷患者找倪海厦看病,如果在下没记错她也爱上火,本网有诊病的帖子,从扶阳角度治疗,似乎效果不好,后来换医用六味地黄,反而有所改善,当然两者不能等同,但不妨参考,举此例只为说明怕冷的原因并不简单,我还见过用白虎治怕冷的个案,也用五苓散治好过亲属的怕冷,有时这种病着眼点不能只放在怕冷这一症状上。

浩然天地 发表于 2010/3/25 23:27:01

原帖由 龙一 于 2010/3/25 08:22 发表
总体看还是阴血津液太亏伴随胃肠太脏湿浊。所以出硬疙瘩。肝受毒。下午阴虚热。醒脾补血当为主。辅以清洗肠胃。因肝热明显只需敛热即是温阳。不能潜阳主要因血少津亏。气药使瘦说明用反了。血药用后多排气说明干燥。以白芍敛阳以焦曲蚕沙甚至黄连洗肠胃以生黄芪充气行滞辅以枳实(枳术丸之意)以砂仁醒脾通阳以大枣使肠胃得力以粉葛根霜桑叶增肝中津液去除肝的僵硬亢进不能解毒出疙瘩暂时不用紫河车用也是吞粉不是煮。。。自己就可配伍了。虽手脚冰凉当看成肝郁而四末不温的四逆散证状而不是阳虚的四逆汤证状。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怕冷为何还上火热象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