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根夹缝间出现白屑,是排毒还是用药不当
近几天十指根之间的皮肤表面,出现一层白屑,没什么感觉。若是一指根出现,我还能循经找找原因,现在十指根都出现,就感到茫然,不知是排毒还是用药不当。我吃汤药有五十付了,感觉可以,但前些日子将方子中的知母去掉,改用胡黄连后,服了二付,十指间出现了白屑,不疼不痒。就去掉胡黄连,改用地骨皮,服了二付后仍出现。现在想将地骨皮去掉看看。我服的方子是熟地20 怀牛膝20 生麦芽20 炙甘草20 当归10 炙黄芪15 党参15 炒白术10 枳壳10 五味子10 炒白芍15 杜仲20 山茱萸15 知母10
菊花7 白蒺藜7
其中的知母服了三十多付后,先后改用过胡黄连 地骨皮,下付准备去掉菊花和白蒺藜。
[ 本帖最后由 qqpts 于 2010/8/9 11:39 编辑 ] "我吃汤药有五十付了,感觉可以"
能讲讲为什么要服这些药吗?
说清是什么情况下服用此方的,才有可能得出是不是药误这种结论. 没感觉治它干嘛?
药很好吃吗? 从三十岁开始出现上热下寒症状,中医谓之阴虚,吃了不少滋阴清热药,但越吃身体感觉越不好,后来出现偏头疼。是在民间中医网上接触到火神学说后,偏头疼时不再吃龙胆泻肝丸、知柏地黄丸等清热药,改吃去寒药,渐渐地偏头疼不再犯了。由此觉得火神派学说的科学合理,决定用此理论治治几十年的上热下寒。也是因为家门出了不幸的事,今年以来心情不好,人也十分消瘦,朋友推荐我吃深海鱼油后,舌苔后面的中间部分出现深褐色苔,于是从今年的4月开始自己开方吃药,基本就是上面的方子,但初期的方子里面有5克制附子,吃了三十几付后,去掉了制附子。现在舌后的褐苔基本消了。但上热下寒还是不时出现。所以想继续吃。 “近几天十指根之间的皮肤表面,出现。。。“”我吃汤药有五十付了“ ”吃了不少滋阴清热药,但越吃身体感觉越不好“
你知道你现在吃的方是属于哪一类方剂吗?
而且:
从三十岁开始出现上热下寒症状,中医谓之阴虚,
上热下寒的具体症是什么呢?你能回忆得起吧。
中医怎么会把上热上寒当作阴虚呢???上热下寒是谁辨定的?当作阴虚的又是谁?
[ 本帖最后由 天涯东第 于 2010/8/9 12:40 编辑 ] 当时只感到上身经常发热,热的让人心里烦躁,人变得容易激怒。因为当时不知道有上热下寒的定义或说法,自己也没这个概念,没对医生说胯以下发凉,只对医生说身上发热。老中医就说是肾阴虚发热。从那起就不断吃滋阴药 我的理解上热下寒就是潜龙(真阳)飞越,阴血不足,不能滋养潜藏阳气,致使阳气上浮,产生下面凉上面热的病态。
回复 #6 天涯东第 的帖子
求教天涯东第,我吃的方是属于哪一类方剂? 从三十岁开始出现上热下寒症状,中医谓之阴虚,吃了不少滋阴清热药,但越吃身体感觉越不好,后来出现偏头疼。是在民间中医网上接触到火神学说后,偏头疼时不再吃龙胆泻肝丸、知柏地黄丸等清热药,改吃去寒药
_________________
越吃滋阴上热更重,或就升发不起了
火神学说叫你吃寒药?火神改水鬼了?
吃现在这药是治什么呢,这药方开的,不是治病是长病的.熟地,山茱萸,知母等药都是些滋阴,困住了下焦.可以看看久服地黄暴脱证
楼主的病已经很深了,不是自己能动手治的好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