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you1 发表于 2011/2/6 16:44:26

治小儿发烧一例

治小儿发烧一例最近,遇到一个发烧的患儿。发烧39度多,未时烧减,亥时加重,以 后枕部 热甚。之前一天打喷嚏、流涕,现在仅仅是流黄涕,汗少,喂药时或者啼哭时汗出,纳差,好啼,很闹人,整天都要粘在妈妈怀里,二便调。因为没有看到小孩,问诊方面缺乏经验,初始我考虑中气不足,南方不开,西方不降。所以我用了理中加乌梅细辛赤芍,一剂。次日电联,没有退烧。这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还是用了三豆饮加乌梅,仍然是考虑相火不降,嘱咐如果这一剂没效的话,就上医院。结果第三天下午电联,一切依旧。这时候家长跟我说,小孩显得很疲倦。这让我心里觉得很不好受,当时就跟家长说,这个我没有看到小孩,还是上医院比较妥当。但是家长不愿意,觉得之前去医院也是打吊瓶,来来去去几天过去了也退烧也是反复。况且之前几次发烧用中药也可以降下来,所以要求我再仔细想想。没有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说待会再给电话。一时间,思绪纷繁,并没有什么好进展,所以我打电话请教了师姐。师姐说既然小孩用了上方无效,说明不是西方的问题,何况小孩很累,考虑是釜底火弱,东方不能有序升发,直升到南方为郁热,主要还是艮卦的问题,建议用厚积薄发(熟附子12 干姜24 炙甘草36 山萸肉24红参15),一剂。我一下子明白过来,确实自己思维太线条化了。关键是应那个象,正是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中应象之意。何况这一年以来,该小孩从出生的病理性黄疸(阴黄),我一直用理中加山萸肉之类的方子,断断续续吃了大半年,现在挺不错的。如获至宝,立马给发了信息。结果,当天晚上,家长很高兴打了电话,说喝了药之后,过几分钟就通身汗出,烧退了,小孩也睡得很安稳。第二天电联,说小孩已经下地自己玩耍了,问还有一剂中药,能不能吃。
这个病例引发我的思考,之前我的思路是非常局限的,总觉得外感发烧得加些葱白或者苏叶生姜的解表药,然而这个病例说明,如果立足本气自病的话,那就只要恢复其圆运动就可以了。

水中火 发表于 2011/2/6 17:38:30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1/2/6 17:40 编辑

在去年虎年的11月份,我遇到一个小孩,反反复复发烧半个月,一打退烧针,能暂时退下烧,这个孩子有个很典型的症状,一发烧就嗜睡,很安静,没发烧的时候,可以下地玩耍。一发烧,就说要上床睡觉。我用的就是附子理中丸。效果很好,也没有反复。仲景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1/2/6 22:54:09

真是一好病案,值得每一个中医师认真学习,仔细思考!特别是常规治疗无效,而细思辨后效如桴鼓的病案。“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之谓也!末学也是由于自己特殊的机缘特殊的验案,每当我用中医药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疗效不佳时从未有放弃中医药能治愈绝大多数后天疾病的信念,没有随波逐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业医。目前虽说疗效差强人意,但尚未足慰我心。愿以此案做我努力工作学习的动力,在中医外科的理论实践中于无路中觅路!

天津何氏 发表于 2011/2/7 13:02:27

都是六经辨证的威力   

大千 发表于 2011/2/7 18:24:01

本帖最后由 大千 于 2011/2/7 18:34 编辑

之所以三剂未愈,你起初开的方只是温中理中了,没有解表发汗的药.
后来的方,大热,迫汗出才烧退的.以后记着小儿发烧感冒多以发汗治之.
其实你这两个方都不是解表方,有点用错地方了.

cctyou1 发表于 2011/2/7 21:25:33

回复 水中火 的帖子

谢谢您的指点,多多指教

飞越 发表于 2011/2/8 18:49:08

好,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小儿发烧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