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piritman 发表于 2011/5/31 17:44:57

呵呵,好难等哦

cagh402401 发表于 2011/6/1 16:57:36

关注 ,学习。

杨厚福 发表于 2011/6/1 17:13:51

龙胆草黄芩栀子连翘延胡丹皮车前子泽泻大青叶甘草薏苡仁板蓝根蒲公英

轩岐斋主 发表于 2011/6/1 22:19:39

我觉得应该是真武汤,内服以消阴霾水饮之邪,外用防风,蝉蜕,黄连,甘遂,大戟,芫花,白芥子外洗医治皮里膜外之痰饮。

草木生 发表于 2011/6/2 01:18:24

学生以为:法当清热(表),祛湿、温中、疏肝理气、调和营卫(里)。

时方: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老师用栀子?)
+
经方:小柴胡汤加减

胜中求败 发表于 2011/6/2 09:02:10

梅毒、爱滋

bbjbbj 发表于 2011/6/2 16:24:26

这种方法很好,学习起来印象深刻

水中火 发表于 2011/6/3 13:38:40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1/6/3 13:42 编辑

这个患者使用的处方是麻黄升麻汤减味合大黄硝石汤
麻黄升麻汤的组成是:
麻黄 二两半,合60铢;
升麻、当归各一两一分,合30铢;
知母、黄芩、玉竹各18铢;
天冬、芍药、石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干姜各6铢。
去掉用量各6铢的:桂枝,芍药,甘草, 干姜,茯苓,白术 ,天冬 ,石膏 。显然,去掉的主要是一个没有大枣的桂枝加白术茯苓汤,这个没有大枣的桂枝加白术茯苓汤是麻黄升麻汤中治疗肝气寒,肝气不升的部分,天冬,石膏也可以不去,归入上面用量各18铢的治疗肺气热,肺气不降的知母 ,黄芩,玉竹的部分。

清代侠医傅青主在《本草新编》中说:升麻能辟疫气,散肌肤之邪热,止头、齿、咽喉诸痛。并治中恶,化斑点疮疹,实建奇功。

余细观张仲景使用升麻,皆与当归配伍,例如张仲景治疗阴阳毒的升麻鳖甲汤有用升麻二两当归一两,阴毒去去雄黄蜀椒,但不去当归。经方解毒用升麻,不用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说明不是什么药都能够入得经方配伍。

由此可知,麻黄升麻汤在解毒的同时具有使肝之气升和肺之气降,枢转生命圆运动之效。

指导思想是下面两句话。

经云:诸心疮痒,皆属于心,见心之病,知心传肺。成语,心烦气躁就是源于此,气躁是肺气热才躁,心肺同处上焦,心热肺就热。

另外之所以会使用大黄硝石汤,是因为大黄硝石汤中大黄硝石泻肺火的同时,又有栀子泻心火。张仲景治心热,对栀子情有独钟。立有栀子柏皮汤,栀子豉汤, 栀子大黄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厚朴枳实汤, 栀子生姜豉汤等。经方配伍用药挑选的是诸药之精,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不是什么药伊尹张仲景都看得上。

处方如下:红体字部分为历代诸家治疗火丹疮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药。其中升麻解毒,散肌肤之邪热在治疗中起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升麻6 芒硝6 黄芩9 栀子4枚劈开 生大黄4 黄柏4 生麻黄6 当归6 知母3 玉竹3

jkdjkd 发表于 2011/6/5 19:04:29

我有一个儿16,全身生满红色的包,不知是不是火丹疮,不知可以治呢

儒释道 发表于 2011/6/6 22:51:13

本帖最后由 儒释道 于 2011/6/6 22:54 编辑

疗效明显啊,

看你最后提供的照片,病灶仍在,

至今又过去两周了,痊愈了么?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治愈全身性疱疹(答案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