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灵
发表于 2011/10/30 05:14:29
相火归源 发表于 2011/10/26 2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感冒搞得这么多事情。要我说生姜半个,(红枣,黑豆,黄豆)个一把就行了,我自己试过多次,介于我经常 ...
病家亂來才搞出這麼多麻煩﹐西醫最會添亂子﹐把小病搞成大病﹐表病整成里病。看
來不是沒好醫生﹐而是沒好病人。
前些天﹐我有個朋友感冒頭痛有點燒﹐吃了點Tylenol﹐病情加劇。我跟他說千萬別
亂吃這類藥﹐沒病搞出病來。我在幾百里外﹐他手頭沒有中藥﹐我無法給什麼藥﹐
他拿藥也沒力氣了。就讓他用生薑﹐紅棗﹐少許紅糖﹐煮30分鐘後﹐加一些蔥白略
煮﹐熱服。囑咐要出一點汗﹐出汗後不能出門﹐最好去睡覺。病人晚9點左右服﹐果
然出了點汗就去睡﹐第二天上午打電話來說全好了。
一般病初真是不難﹐常常都是病家自己或西醫胡來才搞嚴重的。
儒门事亲
发表于 2011/10/30 17:24:53
据目赤一症,初起应是少阳病。药后仍不解,恶心发热,汗续断出,头晕,小便赤少,病仍在少阳,小柴胡加石膏汤……新手:handshake:lol:
水中火
发表于 2011/10/31 21:57:42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1/10/31 22:07 编辑
回复 cheche699 的帖子
太阳伤寒病初得之服麻黄汤是正确的治法 但服麻黄汤还有个得法不得法的问题。服麻黄汤后汗出烧退才算得法,如果出现汗出但病不除,就会导致表邪入里传变,表邪入里,或与阳明燥邪相合,或与少阴寒邪相合,或与少阳火邪相合,等等。取决于个体差异。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常明
发表于 2011/11/1 15:06:35
水中火 发表于 2011/10/31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cheche699 的帖子
太阳伤寒病初得之服麻黄汤是正确的治法 但服麻黄汤还有个得法不得法的问题。服麻 ...
先生,怎么判断有没有进里,从上述看好像没有少阳证,也没有阳明证(口渴倒像)但是还恶寒,这还应该在表,是否太阳伤寒经症传到腑症者何?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也。是邪由太阳之经,而转入太阳之腑也,主以五苓散.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西医的说法
发表于 2011/11/1 19:40:00
一个由表(太阳)及里(阳明)的病例。恶寒发热无汗——卫阳尚可,但不足以驱邪外出。汗出恶寒发热(热甚)——表邪未尽解而传里与里阳相争(卫分气分)。热甚、口渴——正邪相争较剧,结果伤阴耗气(阳)。尿不利——表邪未尽解。恶心呕吐——阳明气(阳)虚(阳气耗伤,胃失受纳)。咳喘——邪去而正未复原,调养即可。未及少阴,不用附子之类。至于用药,殊路同归,解决问题就行。小谈,望指正。
桂花树下
发表于 2011/11/1 23:34:20
开始使用麻黄汤是正确的,有汗桂枝,无汗麻黄。有一分恶寒,便是有一分表证在。后面的问答都是抓住最主要的问。但后面使用什么就不懂 了,才开始学,静待答案揭晓,学习。
不知医为不孝
发表于 2011/11/2 16:33:17
发烧开始眼红,病已入里。
用麻黄汤不效,再用,更加伤阴亡阳,此时急宜补水。
吊水,缓解了症状,但是却造成水积心下,咳嗽,躺下更甚,此时应去水。
最后,身软说明病已入太阴,麻黄附子细辛汤。
水中火
发表于 2011/11/2 22:13:39
回复 常明 的帖子
能知道用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汤就已经很难得了。与我用的方子是一个路子
cheche699
发表于 2011/11/4 13:52:36
请先生好好分析分析。期待学习。
天津何氏
发表于 2011/11/5 21:08:25
医治有缘人 ! 我就经常告诫我的病人:如果不遵守我说的饮食宜忌 下次就不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