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jialiye
发表于 2012/7/21 23:08:36
第一个半夏泻心汤辛升苦降,用干姜温脾阳 黄芩黄连泻胆心之火;
第二个是个合方,不知道
昆仑之周
发表于 2012/7/29 12:47:37
第二个是柴胡龙骨牡蛎汤合大泻肝汤
橘井流芳
发表于 2012/7/29 19:23:51
第一个麦门冬汤,滋阴润胃。
第二个半夏泄心,降胃气。
yehai
发表于 2012/8/9 19:58:22
从总体症状上看,应为少阳病。“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且病已往太阴发展,“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燥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故方一为小柴胡汤。
yehai
发表于 2012/8/9 20:07:31
上述方一改为桂枝加芍药汤,方二为小柴胡汤。
怀生
发表于 2012/8/12 14:00:35
第一个是半夏泻心,辛开苦降。
第二个觉得比较像朱鸟汤,心中烦,不得卧,
lengxeng
发表于 2012/8/18 17:23:46
干呕而吐酸,饮多、饭量多,口臭,辩为肝胆胃热,宜泻心汤,偶有肠鸣,偶有心慌,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都可以酌情用。
因腰间有水气,心烦不得眠,有腰酸背痛,乏力倦怠。辨为有水饮,宜小青龙汤发汗。加上有糖尿病,可用百合地黄汤滋阴。
大众养生
发表于 2012/8/18 22:19:06
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8051
发表于 2012/8/19 11:43:32
肝气犯胃,易怒,反酸,其病在足少阳胆经,应该用大柴胡汤,加清利胆腑的药物,比如金钱草,茵陈等
wwwwabc
发表于 2012/8/30 09:48:39
甘草泻心汤合酸枣汤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