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人 发表于 2016/8/17 21:22:19

十多年久病如何医治?

X男,41岁,很多年前就是熊猫眼,脸较黄,口臭。看了不少医,其中不少当名家。
现在的情况,他自己是这样说的:
脚乏力,黑眼圈,舌苔白厚腻舌边有齿痕便溏,蹲地上时间长鼻子流鼻水鼻塞,易感冒,白细胞偏低,胆红素高囗不渴,胃口好吃花生,枸杞,爪子就舌苔更明显,只要补的都不行。囗不渴好多年了,现夏天没事也喝水但一天不渴也沒事,天凉可以一礼拜不喝水疼痛以前肝部,胸部一些地方会痛游走不定到其它地方,现颈椎腰椎不好局部没反应其它地方手脚有反应夏天热的时候没什么小便,小便也稍微偏黄,汗也多但比别人少点,睡眠就是梦多从小就这样四肢现在手掌热手臂摸起来凉身上不穿衣服也凉,动了汗肯定出来不发热就是自己手摸手臂手掌热些手臂凉象他这样,该是什么病机?如何用药为好?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1:47:10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1:51:12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02:54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11:40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21:50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30:31

这是一部当代奇书,更是当代一部救命书,只要你认真地把他读完,你的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必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35:09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38:10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45:06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8/17 22:46 编辑




读《全息汤新励》有感http://www.21nx.com/21nx/html/zhuanti/zhongyililun/2014/1030/46719.html面对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薛振声所著的《全息汤新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笔者思索许久。10年前他将毕生心血“全息汤”公诸于世,为我们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临床医生可在症状复杂,头绪繁多,辨证有一定困难的时候试一试。 10年来,他每日坐在狭小的诊室里问病处方,下班后又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思考求索,继续磨砺全息汤这柄宝剑。薛振声说:“全息汤不能包治百病。”他所运用的整体观和系统疗法脱胎于辨证施治,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辨证施治;整体观和系统疗法不是全面否定辨证施治,而是嬗变成另一种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中保留和继承了辨证施治的优秀成果。他认为各种疾病的表现重点虽在不同的部位,但归根结底都能从整体上去把握,从少阳枢机、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去认识。如少阳枢机不利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首先要和解少阳,选用小柴胡汤;表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风寒,选桂枝汤;上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痰凝气滞,选枳实薤白桂枝汤;中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湿困,选平胃散;下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水停,选五苓散;血分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血热、血瘀,选生地、丹皮二味。上述方药便组合成全息汤。30年来,薛振声皆从整体入手认识和治疗疾病。以全息汤为主方,再根据不同情况配伍用药,药味多在25~30味之间,对于许多疾病收效明显。近来,他又逐步认识到郁热、风寒、阴虚、痰湿4种病理因素互相交织组合形成的“四联证”及其治疗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的使用又有了新的发展,使其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一直以来,中医学的发展体现了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特殊规律,即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临床实践是中医学发展的无尽动力和源泉。我们的文献整理、理论探索、科学实验等工作均应围绕提高中医疗效这一中心环节而开展。从临床中得出的理论若能有效地指导后来的实践,便表明了理论的科学性。薛振声的理论便是如此,着实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在其中。(陈东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十多年久病如何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