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有干呕,这个是属于肝实的症状。逍遥丸的方向是泻肝的,加丹皮 栀子 咸苦入心。患者有胸闷热的症状。
白天吃 丹栀逍遥丸 晚上吃 清火栀麦片。
患者的情况,五行格局属 木火邢金所以 泻肝泻心补肺。 这是一例典型的肺病 治肝的案例。我们之前还有用柴胡 枳实 白芍 甘草 四逆散 治咳嗽的案例,也是属于肺病治肝的例子
xiayunde007 发表于 2019/2/20 19:22
巧了不是,刚好这两天我也是出现肾不纳气,深呼吸才舒服,浑身烦躁。肾不纳气,服用肾气丸效果不佳,今天水 ...
你用了方子 是什么效果啊
经方配伍 与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原来如此。是不是可以说和难经七十五难讲的模型正好一样。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按七十五难可以解成: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南方实,北方虚,泻中央,补东方
中央实,东方虚,泻西方,补南方
西方实,南方虚,泻北方,补中央
北方实,中央虚,泻东方,补西方
就是治一脏有四种方法可以考虑,或者是一齐上。
另外有两个问题:
1、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得平木也。这里说的“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和“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请教先生,分别应该如果解释。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我自己理解成:子(火)能令母(肝)实,母(肝之母=水)能令子(肝之子=火)虚。是否正确合理。
2、大泻肝汤后面三味药是黄芩、甘草、大黄。可以认为是小泻肝汤+小泻心汤+小泻肾汤的组合吗?即大泻汤=本脏+子脏+母脏的小泻汤合方。
大补肝汤后面三味药是旋覆花、代赭石、竹叶,可以认为是小补汤+小补心汤。即大补汤=本脏+子脏小补汤合方。
但记得以前先生说,这里应该是虚则补其母的法则,大补汤应该是理解成补本脏+母脏,但我还未想明白,请先生再解释一下 直接说成木侮金不行,为什么要解释为木火邢金?还有直接说火乘金,为啥还加上木,不理解木火邢金,请教先生,多谢 子能令母实,所以实则泻其子。 南方实,北方虚,泻中央,补东方 心火旺盛,必须泻脾土,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所以 先用苦味药黄连黄芩泻心,再用 生姜半夏辛味药 泻脾。辛苦除痞。这个就是半夏泻心汤的结构。
而辅行诀 是实则泻其子孙。不仅泻子,还泻孙(虚则补其母祖)。所以,大泻肝汤的结构 泻肝 (枳实 白芍)泻心 (大黄 黄芩)泻脾 (生姜 甘草),大泻心汤结构 泻心(黄连黄芩)泻脾(干姜 甘草)泻肺(大黄 白芍)。
大泻心汤 和 大补心汤的结构,你都理解错了
爱中医654321 发表于 2019/2/24 07:56
直接说成木侮金不行,为什么要解释为木火邢金?还有直接说火乘金,为啥还加上木,不理解木火邢金,请教先生 ...
因为 气有余则侮所不胜。所以肝反克肺。形成 肝心共同克肺的格局叫木火刑金。所以 实则泻其子,泻肝又泻心。
谢谢先生。那母能令子虚,这应该怎么理解,是母虚会导致子虚,西方虚,补北方,所以治疗按虚则补其母的原测吗。
按您说的,大泻汤是泻本+泻子+泻孙。大补汤是不是应该理解成补本+补母+补祖。大补肝汤就是补肝+补肾+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