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发表于 2007/1/26 23:50:09

很好的质疑。
    质疑可分为:
   1,本病例的辨证是否有误?
   2,大黄在本方中的作用?
   3,附子的治疗作用还是副作用?
   4,由第一个问题引出的八味是否适宜?

   这个病例是否还可以提出问题?比如结胸?

海韻 发表于 2007/1/27 11:12:38

謝謝大熊貓老師!

是的,回答這些問題,要比較深的功力,我才一年級,力有不逮 .............. :)

讓我好好學習一下 ZL141418 兄提出的各點,再來回應質疑。

感謝各位老師、朋友!

ZL141418 发表于 2007/1/27 23:04:41

很高兴没有因为我的唐突,而让此帖变成争吵的地方,我始终认为谁对谁错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医理的追求,因为在仲景面前我们都很无知,也许我的质疑会随着患者的康复显得很幼稚无知,但我还是为能在此论坛结识海韵这样的学友、熊猫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欣慰,并为能和你们交流讨论而感到喜悦。

[ Last edited by ZL141418 on 2007/1/27 at 23:07 ]

wsolong 发表于 2007/4/27 16:32:25

附子理中汤用了吗?

ecsking 发表于 2007/11/12 17:47:29

后生可畏阿。。。。哈哈。
学的不错!学到老活到老,学无止境阿。。。。。

tianzhu 发表于 2007/11/25 00:50:20

大熊猫堪称是国医圣手.

志行 发表于 2008/2/12 12:57:00

原帖由 大熊猫 于 2007/1/21 21:25 发表
如果能够坚持这样仔细的观察患者,观察几百个就有经验了,观察几千个经验就丰富了。学中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这个最“笨”的法子
说得真好!
赞一下!

熊猫老师的深厚功底加上耐心细致的循诱,海韻的勤学好问深思,ZL141418的独立深入思考,一心求真,让人赞叹!


偶阅旧帖,感慨良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光阴迅飞,时不我待,
虚度一岁,碌碌无为,
沉帆侧畔,千新竞发。
老骥伏枥,仍需奋发。

自惭自警,立以为识。

桔井主人 发表于 2009/3/1 10:16:14

說幾句

我認為版主第一次辨證很正確,不應該換方,應該把人參改成黨參,因為漢代所用人參并非現在所用的人參。白膩苔我認為應加芳香化濕之類藥物,不應該拘泥于傷寒論。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目眩、肋痛、胃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