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是多看看前面的帖子吧,一上来就是向先生求方的,网上四诊不全,患者体质千差万别,先生怎么可能就随随便便开出方子?还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让先生有机会能偶尔给我们讲讲医理,贴几个医案,我们会受 ...
支持!这个版块来之不易! 是的, 这是从伤寒杂病的一条线上来得。 线主问用六经辩证来看此病。 这位qiangeng先生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结合我自己的发病过程和体质,很贴切涅。但都归於此, 恐怕不妥。
在这条线上的有好多同好前辈,或久病成医之人, 不知你们有没有交流的经验和愿望? 其实这也是自身提高的一种途径。 说对了, 老师们赞一个, 说错了, 老师给指正。 还帮老师省时间,省精力。
如有说错的地方,请大家见谅。
原帖由 方片 于 2008/3/21 08:44 发表
麻黄30附子60生姜80细辛乌梅桂枝蒺藜首乌白鲜皮蜈蚣干姜甘草黄精白芍桑椹
这个方子好象是本站一位先生分析牛皮癣病因时讲到的吧,记得这位先生分析说,此病系六经开合枢之太阳不开,少阴不合,言世人从热 ...
[ 本帖最后由 mayflower 于 2008/3/21 11:41 编辑 ] 两位先生辛苦了!
回家两个月上不了网,回来后贴子增了几十页。又花了不少日子来看。希望将来此贴能辑成书,不必看电脑看得眼花。
[ 本帖最后由 良石 于 2008/3/21 13:02 编辑 ] 支持,学习中,谢谢
关于老中医
上周末去找他时带了MP3去,征得他的意见,把部分录音内容摘录如下:“中西医对比不能够诽谤西医,我的观点是西医是越来越进步了而中医是越来越落后了,你不能否认这一点,为什么中医落后了?因为中医他的的解剖学没有建立一个牢固的基础,中医的解剖学是错误的,脉诊是错误的,五千年的脉理位置是错误的!脉理位置错了那他的确诊就错了程序就错了结论就错了因果关系就错了,一错百错。中医落后到什么程度呢?落后到需要借助于西医的诊断结果来确诊,刚才美国来的这个小伙子,我给他一摸,白血球升高,之前他全套生化检查过,就是白血球升高,你中医能否用三根指头把患者的毛病确诊出来,不需要很精确,但方向基本上是正确的。如果说是肝肿瘤,我摸出是肝肿瘤那你就检查肝脏其他的就不用检查了。我用我的三个手指头能够八九不离十地诊断病情,如果全国的中医能够用我脉理的方法,对称脉理学、形象脉理学、神圣脉理学(音译,不知是否神圣二字),那不仅可以节省检查费用,还大大地缩短了治疗的时间,为什么不发表并大力推广我的这些脉理理论呢?小妹,你没有经历过这个社会的坎坷现象,这个国家很多东西是不健全的。。。” 原帖由 slownet 于 2008/3/21 00:30 发表
我的只有醋和水。给小孩的,可以加一点冰糖,用来调味。
至于酒,我觉得一般情况下是用来闻的,不是用来喝的,因为:酒,闻起来比喝起来味道要好的多的多 - 这应是自然之理:)
谢谢slownet 的回复
谢谢水中月
原帖由 水中月 于 2008/3/21 15:39 发表上周末去找他时带了MP3去,征得他的意见,把部分录音内容摘录如下:
“中西医对比不能够诽谤西医,我的观点是西医是越来越进步了而中医是越来越落后了,你不能否认这一点,为什么中医落后了?因为中医他的的 ...
感谢您将录音与大家共享。如果真如这位先生所说“中医的解剖学是错误的,脉诊是错误的,五千年的脉理位置是错误的”那我们真不知以后该怎么学中医了,上哪儿能学到正确的中医知识?这位先生有传人吗? 原帖由 清泉子 于 2008/3/20 00:22 发表
听听山西的赵大夫的意见。
赵大夫只用外用药,内服药让我听内科医生的。我中午药到后我给孩子用了一次,脸上很见效,不那么干燥了,孩子觉得有很多针点往里扎的感觉,但不很刺激,可忍受。
今天又去看了以前的老中医,她还是觉得孩子不但有湿热,还带较重虚寒,所以还是按原方开,我看她还开的原方,便按以前天台无意子先生在此基础上改过的方子(炙麻黄3,白芍10,,细辛2,五味子12,前胡10,白前10,款冬花10,苏子5,瓜蒌仁30,川贝12,蝉蜕15,三仙各10,大黄3、车前草12、白茅根20)抓了三付。因川贝品种不同,价差有三倍,所以很想问先生是不是必须用小而圆的那种松贝,还是大的炉贝也可以?真是让您见笑,因为每月近两千元的药费的确让我们有点吃力。
[ 本帖最后由 莲生 于 2008/3/21 18:07 编辑 ]
试用了醋茶,嗓子疼缓解了很多
原帖由 huangfengcui 于 2008/3/21 16:06 发表谢谢slownet 的回复
谢谢诸位老师和热心的网友,受益匪浅! 原帖由 abc98760 于 2008/3/16 12:08 发表
请教先生:
我妈妈,CT诊断为胰腺癌,有高血压,没有手术、放化治疗。只灵星吃点中草药。因为 我们骗她是胃炎,所以她都去抓胃药吃.我们急在心里呀!
请教先生,
为什么用牡蛎30g夏枯草15g白术12g茯苓15g全当归10丹参15g赤药10g广木香10g炒枳壳10g八月扎10g 猫爪草10g 炮山甲6g 郁金10g 神曲1粒 茵陈15g 牛膝10g 全虫5g 制香附9g 黄芪15g 铁树叶30g 百花蛇叶草20g 半枝莲30g
这副中药时,肚子里有灼烧感,晚上睡时不好睡,背部有痛感,停止使用则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