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对于慢性肠炎该怎样治?我从小就脾胃不好,经常拉肚子,不敢吃凉东西,有时吹点凉风肚子也会很不舒服。现在几乎每天傍晚的时候就会痛,然后拉稀,色黄,身体有时发冷,肚子一阵阵地不舒服,一直持续一个小 ...
我在大学时候得了慢性肠炎,医生让我喝一种针药,不管用。后来站桩(内劲一指禅)一个月就好了。顺便说一下,内劲一指禅根据不同病情有不同的扳指法。 原帖由 良石 于 2008/4/29 22:11 发表
... 最后我参考张惕纯的健脾化痰丸,做了小蜜丸(我按本站贴子的方法做的小蜜丸,怎么就跟小石头似的硬崩崩,跟药厂生产的大蜜丸相差也太远了...
是不是熬蜂蜜时间太长了?蜂蜜的水分失去太多,丸子就会很硬。 原帖由 rivers97 于 2008/4/29 23:41 发表
我学过5年的西医,影像专业的,但是只从业2年。我是个坚定的中医信奉者,作为一介草民,当年医改的时候还在卫生部的征求意见的网站上发帖子呼吁国家为民生民计的健康生死大事要重视中医。然而现在,一两天之内, ...
你说的京津湘三地4种中医的治疗是怎么治的呢,用了那些药?难道又用了附子之类方?
肺里无癌呀,如果疯长一定与用药有关。
化疗的风险太大了。
可尝试用剂量大些金龙胶囊。,
真好
真好原帖由 良石 于 2008/4/29 22:11 发表
去年底就小儿瘦弱咨询了天台无意子老师。我一直认为,原因就是小孩盗汗导致瘦小的,喝止汗剂,但反反复复总是见不了多大效。天台无意子老师却道:脾湿严重。最后我参考张惕纯的健脾化痰丸,做了小蜜丸(我按本站 ...
一点想法
在此之前,我一直不明白深不可测的中医为什么难以在世界上得到大多数人们的认同,甚至于中国的老百姓也普遍采用西医治病!曾经一度世界范围内要求废除中医,现在我有点明白了!要想让一种思想或理论深入人们的心中,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
1、宣传。要大量的宣传,从思想上、理论上、临床上来阐述中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种理论要想让大众普遍接受,那就要把他变成群众理论,并让他们觉得是为他们服务的,是可行的、有效的。
2、施治。这是最关键一步。师者传道授业,医者治病救人,见死不救有违医德。如果在湖边见有人落水,只在岸上讨论如何防止落水,而不去施救将会怎样?人们会认同?西师之所以那样快地被中国人所接受,与他尽力施治不无关系。即使治不了,尽力了!病人及此亲属在心理上也能理解与接受。落水的人为什么会抓那一根稻草,不言而喻,这也是很多人接受西医动刀、使毒、玩火的主要原因,那是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啊!!
3、总结。通过施治,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再指导实际。中医理论与中医的实践应用二者是统一的,修订和完善理论当然重要,但与实践应用不可割裂开来,否则纯粹的理论又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我认为发展中医应从事前的养身宣传与推广,事中的施治,事后的总结三个阶段来开展工作,强大中医,缺少那一步都是不可能的。
以上仅为个人想法,可能有失偏颇,不对的地方欢迎诸位拍砖。 原帖由 chsysy 于 2008/4/30 06:44 发表
在此之前,我一直不明白深不可测的中医为什么难以在世界上得到大多数人们的认同,甚至于中国的老百姓也普遍采用西医治病!曾经一度世界范围内要求废除中医,现在我有点明白了!
要想让一种思想或理论深入 ...
砖头已经扔过去了。。。
西医,之所以“成功”,在于:
1. 中国人崇洋媚外,认为洋人的机器做得好,自然医术也好。而实际上,人体不是机器。
2. 中国西医遍地,因为利益作怪;中医不赚钱。
3. 中国文化被抛弃一边,是因为我们大家实在俗不可耐,读不懂经典,更没有修证
4. 小人容易得势,嫉贤妒能,排挤高人。
5. 。。。因为我们在这里唧唧歪歪,而不去修心养性
回复 #6944 lixm299 的帖子
谢谢您!!!接种疫苗后发烧
女儿今年6岁,前几天接种了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简称麻腮风疫苗),第二天就开始嗓子疼,咳嗽有痰,发低烧(38度)。老说胃疼,嘴里很臭。请一经方派的中医先生开了方子,如下:柴胡18 黄芩5 党参10 清半夏9 五味子6 干姜5 杏仁6 生姜3片大枣3个
吃了2天,效果不是很明显,恳请先生指点。 谢谢
另外请教先生,孩子该不该接种疫苗这种西医的东西 原帖由 lixm299 于 2008/4/28 08:25 发表
舌头中间有一片显黑 是金嗓子含片的缘故。
榴莲很湿度,起痘痘很正常。
“一年多了胸下经常感觉不舒服” 练炼气功吧 。八段锦。易筋经。
感谢这位网友的关心爱护。不知这位兄弟是学医还是中医爱好者呢。总之还得谢谢你,还请你多指教。谢谢 原帖由 whl263 于 2008/4/30 10:14 发表
女儿今年6岁,前几天接种了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简称麻腮风疫苗),第二天就开始嗓子疼,咳嗽有痰,发低烧(38度)。老说胃疼,嘴里很臭。请一经方派的中医先生开了方子,如下:
柴胡18 黄芩5 党参10...
作为初学教室,是研讨学习为主。如需问诊,最好是化点时间看完长帖,这样许多问题就不会再问了。比如,孩子该不该接种疫苗这种西医的东西,在帖子中己多次讲到疫苗是几千年前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古时‘种羊痘’,传到西方发展成‘种牛痘’。还有开刀,挂盐水,x光片、B超、cT、pT、等等也不是西医。老师说这些是中性技术,是其他科学在医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