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l0025 发表于 2008/5/17 23:16:50

这次四川的受灾场面好惨啊,每次看了都好难受,每次都旧病(一年前家里出事造成的)复发:难受,生气还有紧张时会心悸,心跳加速,胸闷,左边的胳膊没力气,请问先生有没有什么好的小成药可以调理,可以久服的那种。因为柏子养心丸吃了后大便很稀,;牛黄清心丸吃了也不怎么好;一年以前吃过的安神补心胶囊还行,可是在广东地区买不到,这一年多这病也发作过,不过发作时正好在服妇科老中医给开的中药,对心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复方丹参片吃过,效果不好。
谢谢先生!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5/17 23:34:03

原帖由 yml0025 于 2008/5/17 22:16 发表
这次四川的受灾场面好惨啊,每次看了都好难受,每次都旧病(一年前家里出事造成的)复发:难受,生气还有紧张时会心悸,心跳加速,胸闷,左边的胳膊没力气,请问先生有没有什么好的小成药可以调理,可以久服的那 ...

你的表症可以有很多原因,情况不明,难以答复。

天涯人 发表于 2008/5/17 23:42:15

纽约时报:为什么中国人没能利用早期成就

纽约时报:为什么中国人没能利用早期成就


在中国本周的地震中,都江堰那些死于学校废墟中的儿童令人痛心,他们的国家曾经在地震活动知识方面领先世界。

  他们应该被骄傲地告知,大约在2000年前,一位叫张衡的天文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那是一个想象奇特的创造,中央是一个大型青铜器,周围有八条龙,每一条龙嘴里都含着一颗珠子。如果感应到地震,其内部复杂的杠杆系统可以确保龙口的珠子落到下面的青铜蟾蜍口中。通过观察哪条龙的珠子落下,张衡可以确定地震的方位。而地震常来自西部的山区,那是都江堰所在的地方。

  当我们看到四川悲剧,脑子里萦绕着一个苦恼的问题。既然中国人那么早就知道那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他们为什么没能让世界逆转的效应尽量最小化——至少达到美国那样的程度?为什么他们让西方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袖,让他们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深陷我们本周目睹的那种悲剧事件?

  这个问题不仅限于地震科学。几乎在所有的技术领域,中国都曾经领先,无与伦比。在和平和战争时期都发挥巨大作用的马镫就是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应用(培根曾说这是三项定义现代世界的发明)据说最初来自中国。还有接种疫苗、厕纸、分节拱桥(segmental arch bridges)、铁链、也许还有国际象棋——这份清单似乎长得看不到头。

  然而,在16世纪,中国的创新能量莫明其妙地萎缩了,现代科学实际上被西方垄断。曾经有过中国的欧几里德(Euclids)和阿基米德(Archimedes),但从来没有中国牛顿和伽利略。一个世纪接一个世纪,这个领域逐步落后;它变得贫困、落后、被反复无常的自然折磨。

  四川灾难中有一个奇特的悖论。都江堰是中国最伟大的古代奇迹之一,闻名全国。在公元前256年,有一位叫李冰的工程师,他关心岷江每年的洪水灾难,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引水和灌溉计划。这项工程耗时数十年,但历时2300年,它依然屹立,而且仍然在发挥作用。

  然而,中国人有没有延续他们早期的防洪工作?就和张衡一样,李冰的专家技术没有延续;年复一年,数以千计的中国人死于洪水;本周的地震中大约有400个水坝受损。

  历史学家长期在争论,为什么中国人没能利用早期的成就。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缺乏内部竞争。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所有中国青年男子长期渴望成为儒家官僚,而不是成为工程师或科学家。

  然而,也有不少人(主要是中国的仰慕者和乐观者)认为,黑暗、不科学的四五百年仅仅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一个暂时的停顿,如今中国的创新能量又回来了,大学和科研机构兴盛,犹如回到伟大朝代的黄金岁月。

  最好是这样。呼唤现代化的中国往往对民众的福祉展现出惊人轻慢的态度:摩天大楼的建造很少注意安全标准,远远不能抗震;巨大的水坝仓促落成;地铁的建造也是不谨慎的匆忙,例如穿过积水冲积层上海地铁系统;高速公路隧道的钻孔经过地震断裂带。

  如果中国不偶尔停下来喘息,那么它的未来——至少就自然界偶然的地震疯狂时刻而言——将继续以灾难为标志。在本周之前,都江堰还是中国为之骄傲的地方;如今,它的遭难是一座悲剧性的纪念碑:纪念一个背离其非凡光辉历史的文化。(作者 SIMON WINCHESTER)(原题:历史的震动)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5/17 23:47:27

原帖由 平凡人生pfrs 于 2008/5/16 23:08 发表
方子如下:熟地24g制大黄15g   枸杞子15g白芍30g   黄芩6g    五味子12g   
当归20g制天麻15g   钩藤15g    川芎9g   路路通20g   煅牡蛎30g(先煎20分钟)
酸枣仁20g(打碎)   制香附12g   丹皮12g   ...


方子建议改动如下:
生地15g制大黄12g   枸杞子9g白芍24g   黄芩9g    五味子15g   
当归9g制天麻15g   钩藤20g    川芎9g   路路通20g   煅牡蛎30g(先煎20分钟)
酸枣仁20g(打碎)   制香附12g   丹皮12g地骨皮15g   茺蔚子15g
冬葵子20g泽兰15g川牛膝20g   桂枝6g   
7贴日一贴早晚各一次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5/17 23:51:15

原帖由 人生观价值观 于 2008/5/16 21:18 发表
麻烦老师看一下,给个建议,谢谢!

用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不要笑!

秋燕 发表于 2008/5/18 00:07:41

原帖由 秋之月 于 2008/5/17 19:22 发表

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别在意,走自己的路!

谢谢秋之月的鼓励。:)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5/18 00:09:50

原帖由 yxd200866 于 2008/5/16 19:52 发表
石梁飞瀑和 清泉子两位老师:      请问老年白内障可以手术治疗吗? 谢谢老师!


可以手术。
如在西南就找重庆泰恒眼科医院的郑院长做(技术顶级),只要说是我师父介绍的。
我师父曾介绍说:
       这种白内障眼病施行的手术在古代称为“金针拨障术”。白内障患者接受这项手术后,一般都能重见天日。“案上漫铺龙树论,合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蓖试刮看。”这是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七律。是指求助手术治疗,用金蓖来刮除眼中的障翳。杜甫有诗句“金蓖空刮眼,镜象未离铨。刘禹锡有《赠婆门僧人》诗:“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蓖术,如何为发蒙。”等等。都证明白内障手术是中国人早就在用的。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5/18 00:18:03

原帖由 shiwozj 于 2008/5/16 18:31 发表
男,24岁,15日感觉身体没力,下午睡觉全身发热但不流汗,他自己在家用体温计量液下是37.8度,腰酸腿酸脖子酸头痛没力,喉咙有点疼,感觉没精神,而且膀胱酸痒,一会就感觉尿尿,但尿不多,色黄。(前两前有些感 ...

三天内,吃黄连素、每天喝一次1公斤热开水(不停地喝),睡12个小时。

whl263 发表于 2008/5/18 00:36:02

求教先生心理疾病治疗(社交恐惧症):
我平时也总是莫名其妙的紧张,甚至连看报纸的时候都感觉紧张,人总是处于一种紧绷绷的状态,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在社交场合几乎紧张的说不出话来,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言行的反应,害怕响声,不愿意跟熟人见面。在公共厕所里只要旁边有人就无法小便。恳请先生指点迷津。

智子 发表于 2008/5/18 01:09:32

湖南南县"侠医"彭菊华

今天晚上看电视无意中看到一则关于中医的短片,是湖南政法频道(卫视可以收看到)的“X档案”栏目,这期节目名叫“绝密家书”,讲的是湖南南县"侠医"彭菊华。 在internet上没有搜到关于他的相关内容,只好凭记忆写出来。

彭老六十多岁,医术是祖传下来的,到他这是第86代(也可能是87代,记不清了)了,家里有祖传下来的发黄的医书,这些医书比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年代还要早。 他们一辈只允许传一个人,有许多绝密的药方不写在纸上,只是通过口诀传授。 彭老家中的药材和一般中药铺里的药材并无两样,但他每年要去云南贵州等山区寻找某些药方的药引。

片中讲了当地的一个小孩被打翻的热水瓶开水烫伤,当时伤势非常严重,送去医院要三个小时的路程,恐怕病情更加恶化, 其母抱着小孩来彭老处求诊,彭老说按他的古方在二十天内就可治好,后来果真如此,比西医治至少缩短了三分之二的疗程,记者说如非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中医还有如此神奇的疗效。彭老说药材很普遍,只是要学会搭配和随症加减,我想所谓的秘方可能也是如此吧。

片中还播了彭老将医术正式传给他大儿子的仪式,我所记得的彭老所说的几点是:将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不能把病人当成财神爷;为病人所想,尽量减少病人的治病开支;将一生从医所得写成书传给后人;.......。

看后感想:能历经86代而不失传,这可是国宝啊。 但是如果中医都象这样一辈传一人,又怎么能发扬光大呢?不禁想起我老家的一位已过世的同族长辈,治外伤方面也是远近闻名,这位长辈的经历比较传奇,原来是个大地主,博古通今,传说有过目不忘之才,因是地主成分文革被关入监狱,这个治外伤的本领是一位判死刑的狱友传与他的。 但是后来他唯一的儿子不幸英年早逝,孙子年幼,没有了传人,这门技艺就此失传了,只有他儿媳妇还略知一二。

[ 本帖最后由 智子 于 2008/5/18 00:12 编辑 ]
页: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中医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