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蒙 发表于 2008/8/26 14:11:08

原帖由 清泉子 于 2008/8/24 00:45 发表



1、肾炎不是因扁桃体炎或咽喉炎等炎症而复发,而是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因西药久治不愈可引发肾炎,这是西药的问题。你
   多看帖吧。你说中医大夫说,肾炎可以治愈,但会复发,因为得过肾炎的人已经不是普通...


关于肾炎复发还想多说几句,刚得病时,经常因感冒病情加重,尿液洗肉水色(平时肉眼看不出),但我并没有服用西药,一来是本能的对西药排斥,再是医嘱大环内酯类有肾毒性,不能用.我又分不清哪个药是哪类,索性都不用,只用VC银翘片.这样分析 ,反复或复发也不都是因为西药的关系吧?

关于真假中医发一点感慨.得病以来接触过三类中医.
第一类,大型三甲医院权威教授,病人很多,去晚了挂不到号.问能不能治好?笑笑.问药要吃多长时间?长期吃(一个方不换),到一个+可以不吃药了.看来是没希望痊愈了,病情减轻控制住不发展就是最好的情况 .这类医生不爱跟病人分析病情.望闻问切只干他的.我有时多问几句就不高兴,说我不相信医生,是在考他/她.老天,我是不懂才问的,懂了还找你,考你又不好玩.
第二类,私人诊所,祖传四代行医.看病很认真仔细,反复看舌苔,还看掌纹.同样问题,答不能保证治好,但会尽全力.一点把握没有,放心交给你吗?我还不想当试验品.
第三类,就是上贴提到的说能治好会复发的.同仁堂坐堂医生,口碑不错,很自信的让我相信他(屡教不改,又犯了爱问的毛病).开了方去交费,好家伙,几贴药好几百银子(那时通过自己调养基本好了,没什么症状,指标经常是阴性).明显是碰上了卖药的,要是放在以前我也就信你了.

医生啊,让我怎么相信你们啊.
我是不是太多疑了?
很向往小说中的古代医生,疹完病主动跟病家分析得投投是道,深入浅出,开方子列医嘱有条不紊,象秦大师一样,当病人的褓母.能看则看,不能看就老实说才学有限,另请高明,象两位老师一样,没经验就直说.

苏曼 发表于 2008/8/26 14:13:48

原帖由 宁蒙 于 2008/8/25 22:33 发表
打坐时一些轻微响动就心惊肉跳,呼吸也乱了,哪里出问题了吗?流泪前面说过是正常现象,轻微的头晕脑涨呢?我是按石梁老师教的不意守,不僵硬做的.别的同学有没有象我这样?


打坐要选择安静的环境。头晕脑胀可能是你没做下座前的准备,气留在头部了,时间长了越留越多。打坐结束,在睁开眼睛前,用手作势把气从头顶引下来归入丹田,最好再擦热双手按摩一下身体各部,然后睁眼下座。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8/26 14:24:10

原帖由 宁蒙 于 2008/8/26 13:11 发表
关于肾炎复发还想多说几句,刚得病时,经常因感冒病情加重,尿液洗肉水色(平时肉眼看不出),但我并没有服用西药,一来是本能的对西药排斥,再是医嘱大环内酯类有肾毒性,不能用.我又分不清哪个药是哪类,索性都不 ...


如果第二类医者能在你不说的情况下准确分析你的病因,并且能准确推测你的性格、脾气、生活、饮食习惯等。我建议您可决定由他治疗。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8/26 14:57:44

原帖由 michael_xm 于 2008/8/26 10:18 发表
石梁先生说的有道理.但要说中医不玄秘高深却也未必正确.毕竟要成就一个中医大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那位网友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下文了,不知是去准备他的辨论材料了还是这几句根本就是信口开河之词 ...

我师父上完他的第三所大学(浙江中医学院),拿到毕业证书后对我们说:
      “中医要靠现在这样培养是出不了人才罗!这四十门课的文字,要是用竹简写起来得堆几个房间,古代的圣医们光翻这些竹简都要得病,等到有点会治病时己白发苍苍了。有几个名医是读那么多书的?华佗、扁鹊、包括张仲景他们有那么多书可读吗?
       为什么从古至今,医理医书越来越多,门派越来越杂,而好医越来越少?其中一个原因是糟白越来越多,对读书者用真价值的真经都被玄秘、深奥的糟白包起来了。
      古时一本黄帝内经加上五行原理再加静修生慧而悟得就有了圣医之根基。像现在这样学肯定出大批庸医,所以,你们不要去读了,自学几本,重在实践。而治绝症则是再好的知识、技能、应变力的汇总。
      没有每年治愈几十例绝症的案例,没有十年治愈几百例基础,是不可能理解我说的这些疯话,更不可能明白‘大道至简不繁’、‘万法归一’‘千技一理’的道理。
      这世界上仍然有不少医学奇才,只能他们懒得多言。我是傻冒,才还在对你们唠叨不休。几年后,像我这样唠叨的人更少了。所以,你们要珍惜我的唠叨。”

拜师 发表于 2008/8/26 15:46:55

原帖由 石梁飞瀑 于 2008/8/26 13:57 发表


我师父上完他的第三所大学(浙江中医学院),拿到毕业证书后对我们说:
      “中医要靠现在这样培养是出不了人才罗!这四十门课的文字,要是用竹简写起来得堆几个房间,古代的圣医们光翻这些竹简都要得 ...






说的好!大家要珍惜啊!想请老师以后有时间多发医案,多说一 些杂症的原理,希望先生能讲透一 点。对于我们这些初学的人来说很重要,另外我创建了个QQ群喜欢军事.和中医.还有政治的同志们可以进我的群17226588.



我知道发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知道天台无意子肯定忙不过来,呵呵。

michael_xm 发表于 2008/8/26 16:07:24

原帖由 石梁飞瀑 于 2008/8/26 13:57 发表


我师父上完他的第三所大学(浙江中医学院),拿到毕业证书后对我们说:
      “中医要靠现在这样培养是出不了人才罗!这四十门课的文字,要是用竹简写起来得堆几个房间,古代的圣医们光翻这些竹简都要得 ...


刚才在看前面的贴子,看到115页了.一次也就看个十几页,看时间长了身体极不舒服.清泉子先生说我是肝木侵土,肾母受累;久视伤肝血的吧.

我真希望石梁先生能多唠叨些日子.还想待在先生们的身边听先生们唠叨呢,只是想法虽好,不能实现罢了.呵呵...

先生说不要去读那些医书了,但书总是要读的吧.请先生提点一下自学的门径吧? 我现在比较认同的方法是先读中基,诊断学,方剂学,然后攻伤寒论;只是这些书有些枯燥,我现在读的书太杂,东一下西一下的,有些急着要从古先贤的书里找出治疾之法.结果是越看越迷糊.最近看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我觉得书中讲的升降浮沉之圆运动正是中医道之精髓,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掌握不易. 对于自学者,一无实践机会,二无名师指点.恐怕比较难哪.也不知道那些靠自学成就的名医是怎么学的(比如汪莲石,恽铁樵,岳美中等).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xm 于 2008/8/26 17:05 编辑 ]

33333333 发表于 2008/8/26 17:52:09

老师讲了如何成为一个好医师
"古时一本黄帝内经加上五行原理再加静修生慧而悟得就有了圣医之根基"

michael_xm 发表于 2008/8/26 18:10:27

原帖由 33333333 于 2008/8/26 16:52 发表
老师讲了如何成为一个好医师
"古时一本黄帝内经加上五行原理再加静修生慧而悟得就有了圣医之根基"

你说的对,但先生说的是古时,今时不同以往了。

此径或适合医学天才来走,不是普常之道。

天涯兰花草 发表于 2008/8/26 18:47:08

回复 #9950 南华桑椹 的帖子

已经下载,多谢南华!是南怀瑾大师的教诲了,谨领之。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兰花草 于 2008/8/26 18:07 编辑 ]

天涯兰花草 发表于 2008/8/26 19:08:58

回复 #9984 拜师 的帖子

先生师门中的医案估计会在下半年两位先生将要离网之际大量发布。否则将引来大批问病寻医之人,应对无暇也!
页: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中医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