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是草包,龟板用肉桂代替,你中医还没有入门阿,就拿你老父试刀,计量还用到可以毒死一头牛。逆子阿
量看起来是比较大。我想你说的是附子。
这个附子直接吃都可以,我自己吃过60g每天,感觉不明显。所以应当是质量不佳。给老父应用也是逐渐加量的。 午后发病,非阴证,乃阳衰症。但逐阴邪,必致元阳愈亏。楼主三思。 1 脾气大(一贯如此)
2 晚上休息不好,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
3 手心脚心潮湿。
明显少阳相火不位(又叫阳明不降——因为太阴不开:便必软,难排,粘腻),阳不入阴故也。宜3剂小柴胡汤加干姜附子,先调相火归位,则成眠,手足凉,脸红收敛;后行四逆理中类,重加党参,引邪下行,从便泻而解。若不加党参,药性上行,从太阳解,则背寒头晕甚至晕厥——反应强烈,虽明其性无碍,但能从下而解,没有更多不适,何乐而不为?
若不先行小柴胡汤加干姜附子调解,阳不归位,强行姜附剂,必致元神烦扰,必难眠。
小柴胡汤加干姜附子:
北柴胡30党参30黄芩20半夏20生姜80红枣12枚干姜30淡附子30炙甘草30
3剂 水开后小火煎15分钟后约剩一碗,温服,3小时服一次,一剂煎3次。
服后头晕,身酸无力,排便增加,臭秽,是正常,在排毒,排完就好了。服后反馈。 此药升发,最好早上起床开始喝,晚上不要喝。早上气升,晚上气降。 去菀陈莡应是去菀陈莝,在内经里是讨论去湿利尿治水肿的话。 去菀陈莝
去菀陈莝一说为中医活血之法,亦是透过通大便治疗“饮”证的方法。“菀”有郁结、积滞之意;“陈”即日久、陈积;“莝”原意为铡除杂草,故去菀陈莝可引申为去除日久积滞于体内的糟粕物质。这方法适用于水饮于体内停留日久、病程较长或是水饮停留部位较深的情况。适合治疗“痰饮”、“悬饮”、“支饮”等饮证,使积聚物通过肠道,从大便中排出体外。 精神正常没有明显的畏寒就不是附子的适应证,可是你说的无力喜欢躺下又让人自相矛盾!双足午后至夜半大热,这也可能是虚阳上越,加就可以了,你不妨用肾着汤加黄柏20和泽泻20试一试,附子先别加了,再就是脉象也没有,要四诊合参的,别看书乱出方,搞不好要出人命的! 脾虚 不要研究什么虚,寒的等等。你就应该给你父亲根据病症辨证施治。更不要去照办硬套那些古典的书上的东西。。。。不客气的说:给你父亲下有附子,肉桂的药是特大的错误!因为你父亲本身就想吃凉的,根本没有寒的现象。。。。。我认为这样的病症应该针灸。---丛大夫QQ 56455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