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萎早泄秘方
阳萎早泄一向是难治之症,很多中医生能治疗疑难大病,而在此方面却一筹莫展,视为畏途,很多老先生终其一生在此方面未必有独到之处。本人从医30年来,使用家传秘方,往往收效于遇意外之中,足见中医之博大。此方方简而力宏,往往收效于意外之中,请勿轻视之。祖训曰:“木从鲁班,医宗仲景,中医之同道,何缘相轻,何因保守,何为相欺哉?”
组方:
黄连15火叶(即淫阳藿)10石斛10杏仁5生白术30山药25芡实25
桂枝5 生龙骨100生牡蛎100决明子30 山楂25 薄荷15
桔梗15干草10于肉30
五付 水煎服
方议:1、经云,“胃者肾之关也”,补肾之仙,必先胃气调和,此若房之基也。必用白术、山药、石斛、山楂以调胃气,胃气平则运化有权。
2、阳萎早泄先是相活妄动,黄连清相活,也清心火;火叶补真阳,真阳复相火自平。
3、冲脉下连于肾上通于胃,本应些些上达,冲脉不足和以上应?冲脉不足肾气自虚。故用生龙骨、生牡蛎、芡实、于肉以补敛冲脉,补冲即补肾也。
4、气有升降浮沉,桔梗提胸中直大气、桂枝调解升降,薄荷以行肝之疏泄。
5、百汇为诸阳之汇,统全身之阳而通脑府,唯决明子可疏理和调脑府之血气。
6、陈士铎曰:人必先生脐而后生五脏六腑而后生腰。欲经脉极调者,必以白术通腰脐之气也。
总结:《阴符经》曰:“聋者善视,瞽者善听,绝利一源用心十倍”,欲调正气之偏,必以一气之偏调之,方无善方法有善法,此学医之诀窍。望得方者善用之,切切。
十年病例不必累赘。
请问:于肉是什么药材?是山萸肉吗?还是其他? 字体太大了,不便观看 山萸肉
【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应用】
1.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2. 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
所以,应该是山萸肉。药效能对的上。 还有,“干草”,应该是甘草。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甘草的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里面错别字太多了。我试着整理如下,如有不同看法则,一起来商量。
---------------------------------------
阳萎早泄一向是难治之症,很多中医能治疗疑难大病,而在此方面却一筹莫展,视为畏途,很多老先生终其一生在此方面未必有独到之处。本人从医30年来,使用家传秘方,往往收效于意外之中,足见中医之博大。此方方简而力宏,往往收效于意外之中,请勿轻视之。
祖训曰:“木从鲁班,医宗仲景,中医之同道,何缘相轻,何因保守,何为相欺哉?”
组方:
黄连15火叶(即淫阳藿)10石斛10杏仁5生白术30山药25芡实25
桂枝5 生龙骨100生牡蛎100决明子30 山楂25 薄荷15
桔梗15甘草10山萸肉30
五付 水煎服
方议:1、经云,“胃者肾之关也”,补肾之先,必先胃气调和,此若房之基也。必用白术、山药、石斛、山楂以调胃气,胃气平则运化有权。
2、阳萎早泄先是相火妄动,黄连清相火,也清心火;火叶补真阳,真阳复,相火自平。
3、冲脉下连于肾上通于胃,本应些些上达,冲脉不足何以上应?冲脉不足肾气自虚。故用生龙骨、生牡蛎、芡实、山萸肉以补敛冲脉,补冲即补肾也。
4、气有升降浮沉,桔梗提胸中之大气、桂枝调解升降,薄荷以行肝之疏泄。
5、百汇为诸阳之汇,统全身之阳而通脑府,唯决明子可疏理和调脑府之血气。
6、陈士铎曰:人必先生脐而后生五脏六腑而后生腰。欲经脉极调者,必以白术通腰脐之气也。
总结:《阴符经》曰:“聋者善视,瞽者善听,绝利一源用心十倍”,欲调正气之偏,必以一气之偏调之,方无善方法有善法,此学医之诀窍。望得方者善用之,切切。
十年病例不必累赘。
---------------------------------------------------
这里有个疑问,药方里面生龙骨100生牡蛎100....山萸肉30.....用量都很大,安全吗?哪位医友能解答下? 生牡蛎 生牡蛎【性味与归经】
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功能与主治】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徵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
禁忌:不宜多服久服,以免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
生牡蛎不宜多服的啊。能用100克吗? 好,希望体验者尽快反馈一下疗效 这个应该是转帖的吧。。。 这是那里来的???行不行 这里有个疑问,药方里面生龙骨100生牡蛎100....山萸肉30.....用量都很大,安全吗?哪位医友能解答下?
愚见这里100不为多。当然不能久服,中病即止。
[ 本帖最后由 a0663a 于 2009/3/8 13: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