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失眠的拔罐疗法

已有 250 次阅读2008/11/18 14:58 |个人分类:失眠

来源:中医药网络宣传工具箱 >> 疾病综合治疗 >> 失眠 
作者:http://www.wfas.com.cn/tcmtools/ill/shimian/602.html
    1.火罐法
    【取穴】心俞、膈俞、肾俞、胸至骶段脊枝两侧全程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及周荣穴。
    【用法】以拇指指腹在心俞、膈俞、肾俞上进行往复重力揉按5次左右,然后于两侧膀胀经上各拔罐4个(均匀分布),留罐30分钟,起罐后即在周荣穴的范围内又拔罐30分钟。每周治疗2次,6次为l疗程。
    2.刺络(刺血)拔罐法
疗法一
    【取穴】①大椎、神道、心俞、肝俞。②身柱、灵台、脾俞、肾俞。③中皖、关元。
    【用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所选穴位后,立即加拔火罐,使之出血。留罐16—15分钟.去罐后揩净血迹。以上各组穴每次用1组,每日或隔日1次。
疗法二
    【取穴】肩胛间区到腰骶关节脊柱两侧距正中线0.5—3寸的区域。
    【用法】在以上区域内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或滚刺筒进行轻刺激,使局部皮肤潮红,然后在其上排列数个罐(排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周治疗2—3次,待病情好转时,可减至每周1—2次。
    3.针罐法
    【取穴】背部自风门到肺俞,每隔2横指取l处;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其上下每隔2横指各取l处;外关、合谷、涌泉、太阳。
    【用法】将青霉素空瓶磨掉底部后制成小抽气罐,置于以上所选用的穴位处,紧贴皮肤上,用10或20毫升注射器将小罐中的空气抽出,罐即紧拔于皮肤上。然后再注入4—5毫升清水,保持罐内皮肤潮湿,避免因负压过高造成皮肤渗血。留置10一15分钟后,将罐取下,擦干局部。7次为l疗没,每次更换穴位。
    注意事项   
(1)高热、抽搐、痉挛等证,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突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镇用。
(2)使用火罐法和水罐法时,要避免烫伤病人皮肤。
(3)针罐并用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按压入深处,造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5)拔罐后一般局部皮肤会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斑,此为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由于留罐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皮肤水泡,小水泡不需处理,但要防止擦破而发生感染;大水泡可用针刺破,放出泡内液体,并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9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