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读书心得-还是《伤寒论》第十

已有 699 次阅读2014/7/20 11:08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伤寒论

我们前面说了很多关于“状态”的问题,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不同平时的“症状"时,我们立即就会意识到我们的身体内部”有情况“,这种”情况“用学术点的语言来描述,称其为”状态“。究竟什么”情况“呢?还是得从”症状“入手,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即我们认定,这些”症状“必定是内部”情况“的外在表现,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由”症状“而知”情况“,这就是”辨证“,内部的”情况“就是所谓的”证“,当然这个”证“我们用中医病理学术语来描述,那么这些”症状“呢,就成为内部”证“的事实证据。你看,中医是不是实证医学或称循证医学!
所以,社会上有些人否定中医,贬低中医,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上述”中医的逻辑“,当然我们中医界也很少有人像我这样来描述中医,说了半天别人也听不懂,结果是”中医自有中医的一套“(钱学森语)。
中医的证据体系发源于远古,那时我们的祖先没有任何可资利用的科技工具,只能靠我们医生自己的这套天生的探测工具,并把他发挥到了神奇的地步!你不能说中医没有”化验“,只不过我们靠眼,鼻,口,耳来”化验“,比如小便的颜色,气味和物理状态(比如你可以问病人,撒尿的时候会不会有很多泡泡?),还有听病人说话的声音特征,看脸色等等。你也不能说中医没有检测,把脉就是典型的”检测“手段,其实脉象的信息量一点都不比心电图少,而是相反比他丰富得多。还有腹诊,触诊,这些都是中医的检测手段,所以不能说中医不科学或伪科学。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汉唐后世的中医与科学确实是渐行渐远了,引致当今某些科学工作者的怀疑反感也不足为奇,只不过我们希望科学工作者发表言论时要秉持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做好足够的科学研究,获得足够的有说服力的证据后再开口,你看那些真正的科学大家,他们就没有否定中医的,反而大加赞赏,比如钱学森。如果哪位科学工作者感觉自己比钱学森更高明,先在自己的领域获得国际公认的地位再说,到那时我们欢迎你来研究中医,发扬光大,而不是诋毁!!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8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