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目录二

已有 605 次阅读2009/9/18 21:27 |个人分类:医理医论

[郁证]:肝郁综合症——罄竹难书:肝郁、肝气犯脾及连锁反应所产生的症状群——“隐形杀手面面观    65

1.中焦症状... 65

2.从中焦向上的症状... 66

3.从中焦向下的症状... 66

4.肝经本经气血郁滞所引发的症状——小叶增生、卵巢囊肿及前列腺肿大——发展到乳腺癌、子宫颈癌    66

5.心脏的症状... 66

6.肺经、咽喉及呼吸道症状... 66

7.肾经症状... 67

○在肝气占据脾脏之后,将以此为据点并作为跳板向上或向下作进一步侵犯... 67

8.对于经常生闷气内向性格的人... 67

9.而对于容易发脾气外向性格的人... 67

10.肝气还可以从脾上犯膻中穴... 67

11.肝郁引发的心理症状——焦虑、强迫症状与歇斯底里症状群??... 67

12.四逆证——正宗中医的“专利”——常见而又“被罕见”的症状... 68

13.手掌面分布性红晕、蜘蛛痣、肝掌等——一个普遍存在症状的临床意义... 69

14.胆结石、胆囊炎——肝胆相照、唇齿相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关于筋膜的“类运算”... 69

15.肝郁所涉及的脉象群?... 69

[示例]:右腿痛,经脉不通... 71

[示例]:翩翩温顺一小伙,大发肝火为哪般(写于2009.07.27日)??... 71

脉案即禅案,禅案即脉案——“致虚极,守静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机发即成象,机灭则杳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此处无声胜有声... 71

○翩翩温顺一小伙,大发肝火为哪般... 73

○儿子老爸的肝郁史... 73

○四代人之间的肝郁故事……... 75

[示例]:国父孙中山先生胃病一案(写于2009.07.27日)??... 75

[示例]:错划右派,落下怪疾... 77

[示例]:武林夺冠,落难肝郁... 77

[示例]:嗔有多大,痛有多深... 77

[示例]:杀鱼如麻,报在眼前... 78

⑹肝郁三性质与二推论——“一郁永郁”、“累次叠加”(时间分布性质)——服药开解与终身服药    78

§4、影响五行平衡的外在因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79

⑴西医的“真知灼见”... 79

⑵某些中医如是说... 80

⑶正宗中医理论如是说——“轻轻的一个吻”行踪透析——外邪入侵的因果链:五行平衡失调→真气内虚→外邪入侵→局部组织的气血循环受阻→病毒细菌伺机揭竿而起造反... 80

⑷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对治伤寒系列疾病的“专家系统兼“临床速成速战手册”——《伤寒论》的“10%与90%原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1

○从学计算机的“10%与90%原理”说起——计算机从科班到玩家——玩家天下计算机    81

○用“他山之石”,来攻一回“伤寒之玉”——《伤寒论》潜台词揭秘——伤寒棋谱(百宝箱)——培训模式显威力——临床与条文并进模式——过程永远比目的更重要... 84

○“攻玉”全程秘籍——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笼中捉鸡大展宏图... 85

○选择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起点——重中之重的两道方剂——与请下神坛的张仲景并肩论道——破除对中医的迷信... 87

○伤寒的“10%与90%原理——化神圣为平凡... 89

○再论玩家天下《伤寒论》——中医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代表作——《伤寒论》在中医总框架中的定位——略谈中医的“道、理、方、法”大框架... 89

○《伤寒论》进阶——脉象篇——拎着三个手指走天下——“平时多烧香”与“临时抱佛脚”——脉法演练从自身起步... 94

○以《伤寒论》作为切入中医“敲门砖”的理由... 96

○阳光下的罪恶,抗菌素与文化理念,一个世界,两种活法;两条路子,两般后果!... 99

[示例]小柴胡证治验... 104

[示例]:过猴山——笑话一则... 104

{示例}:长咳不止是何因,疑似肺癌遇中医... 105

[示例]寒咳汤——对治少阴、太阴两经并证王牌方——打遍天下无敌手... 106

[示例]寒咳汤治验... 107

[示例]寒咳丸奇遇记——歪打正着治寒疝... 107

§5、从肝郁到老年病——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的必要条件... 108

⑴中医气化理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