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⑸[郁证]:肝郁综合症——罄竹难书:肝郁、肝气犯脾症状群

热度 1已有 1119 次阅读2009/9/18 22:10 |个人分类:医理医论

[郁证]:肝郁综合症——罄竹难书:肝郁、肝气犯脾及连锁反应所产生的症状群——“隐形杀手”面面观

这儿不妨借用一个西医经常乐意采用的名词“综合症”,因为肝郁所涉及到人体方方面面的症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甚至于可以说是“罄竹难书”,故一时不得不违背笔者的一条最重大的禁忌——有限度采用了西医的一个概念。

以笔者的观点来看,下列一系列症状,都是郁证(肝郁证)在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的体现,而作为罪魁祸首“肝”(强调,这里所说的“肝”,是中医脏象学说意义上的“肝”),却潜藏背后,长期蒙混过关,难以为人们察觉。在这儿,笔者将这个“隐形杀手”作案的一系列“罪行”(很可能不是全部,但是主要罪行已经悉加披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加以曝光并发出通缉令,望有识之士各各配合缉拿,勿要窝藏为盼!

就像是在古代,在城门楼旁边,刻划形象,张贴布告,通缉捉拿!

 

1.中焦症状

胃痛、胃胀气及各种胃病: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胃出血……有人能感觉到左肋下痛及轻微的胀气,有的人能明显地感觉到从右肋下到左肋下有一道明显的气横撑在那里,这就是木乘土、肝气犯脾的典型症状。

两胁下痛,或酸痛。严重时,痛感会侵入到肋骨之中。两胁下虽然并不归属于中焦,在此暂按部位归类。

 

2.从中焦向上的症状

嗳气泛酸,口舌无味,得靠辣椒等刺激性调料刺激食欲等……

 

3.从中焦向下的症状

小腹胀气,大便稀溏或便秘,共同的是大便不畅,有便欲却又不容易解出,蹲一次厕所要蹲10—15分钟以上者。大便形态及通畅程度在诊断上具有特殊意义。大便不畅症状之人群普遍地存在着,顽固性便秘往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但无论是医师还是到患者,都普遍地当做一般性便秘来处理,没有认识到潜在的肝郁是此症的根本原因。患者喜欢经常服用通便药,甚至泻药通便,但只能有一时之效,而非治本之法。

曾见一40来岁女患者,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大夫,从小就患有便秘,一周左右才能解出大便一次。她说,为了能够大便,有时甚至故意吃一些变质的食物,造成人为的腹泻。长期的便秘造成皮肤粗糙、体形臃肿、面色无华、精神倦怠等一系列症状,痛苦异常。付以笔者屡试屡验的补气平肝汤,考虑到便秘,加火麻仁润下。见效。

 

4.肝经本经气血郁滞所引发的症状——小叶增生、卵巢囊肿及前列腺肿大——发展到乳腺癌、子宫颈癌

肝区隐痛、肝囊肿等,这意味着肝已经受到伤害,受伤的肝就很容易遭到病毒的袭击,于是就患上肝炎,进而发展到肝硬化。

又因为肝经循行路线经过两乳,循阴器。肝郁之后就会造成相应部位的气血运行失常。对男性,造成前列腺肥大、隐痛及小便不畅;对女性,会造成小叶增生、附件炎及子宫卵巢囊肿等。

现在据上海等地调查统计,发现妇女乳腺癌、子宫颈癌主要发病年龄段,从原来更年期之后,下移到20多岁至45岁之间。这两种严重地威胁着妇女健康的癌症,是从小叶增生和宫颈炎逐步恶化造成的,与肝郁有着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肝开窍于目,肝郁所引发的眼部症状为,眼球发胀痛、干涩、视物模糊,严重时后期会导致白内障、眼底各种病变。

 

5.心脏的症状

心脏紧、痛、闷,及突发性针刺感……这被许多医师与患者当做心脏病处理。而患者本人也往往喜欢自说自话地选择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之类的非处方药作为首选药,岂知,这类药中的麝香固然能以芳香开窍使得心脏的不适得到暂时的缓解,然而冰片、丹参却是寒性药,久而久之,把大量的寒气带进了心脏,进一步恶化了心脏供血,就可能会把患者最终推向死亡的绝境!

 

6.肺经、咽喉及呼吸道症状

对有的人,肝气可从脾向上侵犯左肩前凹处的肺经募穴中府穴,此时会出现左肩紧张酸痛、气闷及呼吸不畅的感觉。肝气还可从肝脏右缘从右路向上直接侵犯右肩的中府穴。

肺气虚将导致气管与肺(即整个肺系统,按西医的说法就是呼吸系统)易遭受风寒的侵袭,于是患者长期受困于咳嗽、气管炎、鼻炎等症而无法治愈。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痰在咽喉部聚集而引发,可以随着疏肝解郁化痰而迅速缓解直至治愈。

 

7.肾经症状

腰酸背痛,腰脊劳损,椎间盘变形突出,颈椎病,遗精,耳鸣及听力下降,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易于疲劳,记忆下降,进而大脑供血下降,脑容量下降,骨髓容量下降,钙流失与骨质疏松并导致骨折,造血功能下降,全血指标下降,早衰,老年痴呆……

 

○在肝气占据脾脏之后,将以此为据点并作为跳板向上或向下作进一步侵犯

8.对于经常生闷气内向性格的人

偏向性格压抑,肝气会顺脾经向下在肚脐左下方形成一个气结,此时会出现肠道症状,小腹胀气,长期莫名其妙地便秘或便溏,百药无效(如大黄、番泻叶、承气汤等),二者共同的表现是大便不畅,或出虚恭。因为大便不畅,往往要蹲茅坑许久,才能搞定,于是有烟瘾者,就乘机吞云吐雾,一时间,厕所里云雾缭绕,这也算得是瘾君子们的一道风景线吧!

 

9.而对于容易发脾气外向性格的人

肝气往往容易向上侵犯心包。此时患者会出现心脏发紧,并有刺痛感。一般都以为是患上了心脏病,其实是肝气上犯心包,而并非是心脏病。但其严重性在于,这些症状往往会最后发展成真正的心脏病,患者有可能因此而突发“心猝死”。

那些争强好胜、笑傲江湖的武林高手们,往往患有此疾,甚至于因此而命丧黄泉,到最后还是做了一个稀里糊涂送死的“糊涂鬼”。

 

10.肝气还可以从脾上犯膻中穴

因膻中是宗气之海,此时宗气的运行将会出现障碍,这又会带来一系列的气机运行的障碍。请看下文相关论述。

 

11.肝郁引发的心理症状——焦虑、强迫症状与歇斯底里症状群??

按上文的论述,肝郁会削弱心脏功能,还会引发大脑缺血,当心脑气血供应不足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善怒、焦虑,更有甚者会产生强迫性症状及歇斯底里症状群。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说的就是这种精神状态。

 

○焦虑,就是陷入到一种难以名状、不可自拔的思虑焦急状态,整天萦绕着某个问题思前想后,惶惶然不可终日,若百思不得其解时,则反而愈加陷入其中,“斩不断,理还乱”。

例如,某人失落了手机,卡上还有不少钱,还有记录着不少电话号码,关系重大,失落者就会整天不断去考虑诸如“手机在哪儿失落的”,“是否有办法找回来”……诸如此类的问题。

又如,某人参加了高考,某一科目的考试成绩距离期望值太远,就会不断去思考自己是哪些考题出现失误,或者是判卷错误?等等。

这种状态在世俗中被称为是“钻死牛角尖”。

 

○强迫性症状:如某人出了门走了一段路,忽然怀疑自己出门时,没有把门锁好。于是急忙回家再将门锁检查一次。结果发现家门锁得好好的。有的人在走路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数人行道上水泥砌块的数字。

焦虑与强迫症都是自信心缺失的表现,当其极度地发展时,可能会导致神经病。

 

○洁癖:老是觉得自己的手脏,一天到晚不可克制地多次用肥皂、洗洁精反复洗手。或者是扫地、拖地板,甚至不管地板上何处有一根头发丝也不得安生。或者不断反复地洗衣服、洗被套、床单等,总是觉得没洗干净。或者喜欢将室内打扫的一尘不染,反复地打扫,无有了期……洁癖实际上是上述强迫性症状的一种常见表现[1]

 

○歇斯底里突发:如上述示例中小郭凯的例子。这就像是地震一样,长期郁闷的心理应力积累,到一定强度,产生突发性的心理断裂,于是就表现为歇斯底里般,不可自制的突发性发作。这种歇斯底里突发,对患者本人,以及周边人群都可能造成突发性的危害。

如今年的成都公共汽车上的自焚事件,当事人是一个好逸恶劳的老头,到成都投奔女儿之后,依然积习难改,还埋怨女儿不好好照顾他,于是就想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死法,去死给大家看看”。那天他携带着一桶汽油,从成都某公共汽车起点站上车,行驶到半途,但汽油倾倒后再用打火机点燃。结果酿成了数十人烧伤,十余人当场烧死的空前惨案。

还经常可以看到,在美国时有校园枪击事件发生,而持枪者往往并不将目标指向特定的人物,而是随机地疯狂滥扫,在最后往往以作案者饮弹自尽告终。

患者在上述几种心理症状发生前后,通过问诊,往往可以发现患者有多次反复叠加性的肝郁既往史。

 

12.四逆证——正宗中医的“专利”——常见而又“被罕见”的症状

这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的一组特殊概念,为西医所忽略。这个可是正宗中医的“专利”啦!

中医所称的“四末”,就是指双手与双脚。四逆证,指的就是气血不能畅达于四肢,引发的手脚逆冷。

证见天气稍冷,立刻手脚冰冷,但冷不过腕,患者亟欲捂手烘脚取暖。盖因肝主藏血,肝郁后,肝脏气滞血瘀,于是肝血的输布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四逆散主之。但以笔者的经验,可以与当归四逆汤合用,效果更佳。

同为四逆证,若冷过肘过膝,为丹田元气虚亏所致,通脉四逆汤主之。当与上证辨别为要。

《伤寒论》三个“四逆”类方,运用得法,则妙不可言,当有桴鼓相应之效。

 

13.手掌面分布性红晕、蜘蛛痣、肝掌等——一个普遍存在症状的临床意义

开始阶段,一般是在大小鱼际出现分布性红晕,还有就是在四个手指根部的小丘上面,呈一片片淡淡的晚霞状而浮现。这就是典型的肝郁久郁化火的表现。

此时掌面中心部位反倒呈现白色,为木乘土之象。盖掌面中心部位属脾土,九宫之中,其余八宫均被肝气占领,脾土被困。

若手掌面“离”卦所居部位(按:后天八卦,震东兑西,震,离也。属木,居东方。在掌面上分布,大手指根与食指根部,人纹与地纹相交的三角形区域,属离卦。可参考张延生氏手诊脉图。)出现白色,为肝脏气滞血瘀。若出现青色,即肝脏之真脏色吐露,为肝郁甚,主凶。若在此部位有一根青筋向上面发展,指向中指根部小丘,为既往肝炎史之象。以此诊疾,百发百中。毋需再查肝功能等等,即可确诊。此时,病在气分与血分。

进一步发展,红晕当中出现一粒粒小小的白斑,就是典型的“蜘蛛痣”形象。可能提示脂肪肝、肝硬化前期等等。就是说,肝区出现了器质性病变。

经过治疗,白斑消退,红晕消失,为肝郁渐愈之佳象!

 

14.胆结石、胆囊炎——肝胆相照、唇齿相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关于筋膜的“类运算”

在中医脏腑理论中,肝属脏,胆为腑,二者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肝气正常地输布于胆腑,是胆气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

而以世俗俚语来说,这就叫“肝胆相照”,往往用来形容彼此之间唇齿相依、亲密无间的依存关系。

但是,一旦发生肝郁之后,肝气有失于畅达而横逆,当肝脏有失于疏泄之时,其所形成的集结性气结,经常也会无情地落到了胆区之上。这时,少阳胆经之气将运行受阻,胆汁也就相应地疏泄不畅,加之肝火烧灼,胆汁将逐渐凝缩而成胆结石症。

这个就是“兄弟彼此反目为仇”“相煎何太急”的后果,把“肝将军”惹恼了,那可是“六亲不认”啊!

又,“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见下文),夫胆囊,其结构呈现筋膜状,按《黄帝内经·素问》,正是肝脏之气所主、所藏。肝郁而失于疏泄之后,一切筋膜之气一概运行受阻,胆囊当然也不例外。

按照笔者“类运算”的概念,举凡与筋膜相关的一切组织结构,均属于此列。如形形色色“胃”系列病变,以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血管”紧张状态,均属此列!

 

15.肝郁所涉及的脉象群??

作为传统中医对患者进行例行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最后一步,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理所应当对患者脉诊,俗称切脉。这也是被世俗描绘成中医“拎着三个手指走天下”的起因。

肝郁所对应的脉象是弦脉。弦脉所出现的部位、强度、进退,极具诊断价值。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弦脉往往出现在左手的关尺部位,提示郁证在肝脏与血分。如兼有滑脉,则提示由肝郁引发血瘀。须以疏肝化瘀同治。可以以“加味桃红四物汤”作对治(加“四逆散”构成复方。)

弦脉往往先出现在右手关尺部位,提示肝郁之气侵犯脾胃,木乘土,郁在气分。若兼有滑脉,则提示脾胃有痰症。需要以疏肝理气化痰作对治。阳虚患者可以选择笔者开发的“补气平肝汤”作对治,而阴虚患者则要选择“复方一贯煎”作对治。体现了在调整小循环的五行平衡时,还要兼顾患者的阴阳方面的调整与平衡。

若两手的寸、关、尺部位均出现弦脉,提示气分与血分均已被肝郁之气侵犯,患者将会出现气滞血瘀症状群:气血两亏、气喘乏力、食纳欠佳、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舌边缘齿痕等等。

如上述:“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在长期肝郁后,导致五脏综合气化能力衰败时,出现了糖尿病,这类病人往往会显示该脉象。

 

随着正确的服药治疗的推进,右手的弦滑脉往往比较容易消退,提示气分的肝郁之气在解开,木乘土之象缓解。后天脾胃气化功能逐步被解放出来,在恢复。但是,长久的肝郁,木乘土,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器质性病变,如胃溃疡、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严重时会引发胃癌。故切不可以弦脉的暂时消退而疏忽大意,而一个长期服药以巩固疗效的过程在所难免。

而血分的调治,则需持续一个阶段,可以持续服用上述“加味桃红四物汤”作对治。

 

随着气分、血分综合调治的推进,患者的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往往迎刃而解,并获得根治。如高血压的血压降低。首先是舒张压明显地降低,因为以笔者的观点分析,肝郁所对应的弦脉,必应随着肝郁在气分上的化解而化解。弦脉化解之后,微循环的紧张状态亦随之缓解,因而血压的舒张压部分也就很容易地随之而降低。

以笔者的经验,当舒张压降低到80mmHg左右时,患者会出现一个瓶颈,当继续服药,心脑血管微循环之中的瘀积逐步化解,微循环的堵塞被疏通,在收缩压也降低时,舒张压也就会逐步地降低到70mmHg左右。

这时,对该例患者的综合调整宣告成功!

 

但是,患者的长期对证服药(丸药)还是在所难免,药量并不需要很大,做到“小剂量,常年服,不间断”,方保无虞。

同时,患者的综合调理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素食或基本素食,合理的运动,保持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晚餐尽量少吃,尽量避免吃吃睡睡的恶习。

 

对于中医的脉诊,世俗往往有所误解,并以“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根源,说得对,吃我的药,说得不对,分文不取”而称奇,或是衡量判断中医师水平的唯一依据。如果诊脉之后,一句击中了患者的要害所在,患者往往会啧啧称奇,容色为动。但总以“四诊合参”为中医之根本。

 

[示例]:右腿痛,经脉不通

2009年春赴北京参加校庆,曾给一位学长的太太脉诊之后说:“你右腿血脉不通,而且痛。”她马上惊叫起来,说:“太对了,我近来就是右腿疼,走路都有点不方便了。”并立即要求笔者开方对治。而正好笔者的“壮腰通脉丸”开发告成,故随手写给了她。这可能也是患者与医师缘分的体现。患者、医师、病证、药方诸因素因缘和合,患者的切肤之痛就得以告终。

 

[示例]:翩翩温顺一小伙,大发肝火为哪般(写于2009.07.27日)??

前不久(大概是7月20日)的一天黄昏,笔者的儿子儿媳带着特可爱的孙女(两岁两个月)到湖边的沙滩上去玩沙,据说孙女特别喜欢玩沙。那天的天气特热,我和老伴俩人就没有一起跟着去,孰料沙滩之行竟然爆出了意外。

据说那天宝宝玩得特开心,最后到了很晚的时候,爸妈都说该回家了,她还是一个劲儿想玩下去,怎么给她说就是不听。这时,孙女的老爸突然歇斯底里大发作,勃然大怒,将宝宝玩沙的玩具,小铲子、小桶儿、小模子一下子全都踩了个稀巴烂。

结果呢,小孙女还可爱地说:“爸爸生气啰!爸爸生气啰!”而儿媳觉得特扫兴、特没有面子,在那么多的爸爸妈妈面前,出了一个大洋相!为了表示抗议,妈妈带着宝宝立即到超市又买了一套新的玩沙玩具。事后,儿媳怪罪我儿子不该当着很多人的面如此大发作,而儿子说,如果不是将玩具砸毁,他当时可就要砸人了!

后来,儿媳妇将此事告诉了我和我老伴,我一听,那还了得,一个“危机家庭”的危机居然就在我的眼皮儿底下“爆炸”了!但是,那时儿子正在气头上,只得另瞅个机会沟通沟通吧。

第二天我上网,发现我儿子也在网上,就用QQ先跟他聊了几句别的事儿,接着就切入正题。他承认错了。我说,你该吃点药,消消气啦!他说,好的,晚上就过来。我说,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就好办!



[1] 对“洁癖“的问题,参见:宗萨钦哲仁波切北京大学佛学演讲2007-11-21 23:39:“修行的结果,是当你开始有某种一点点转移。假设说你是那种人,如果有一点点赞誉你就会鼓起来的那种人,或者是那种人家批评一点点你就会非常沮丧。那我假设说,经过几年的禅坐修行以后,你开始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感觉了,无所谓了,这是非常殊胜、非常棒的。这等同于佛头顶上的顶髻。即使是这种小小的执着,比如说你是那种每天晚上都要熨平你的内衣的人,因为你就是那种喜欢很脆、很干净,有洁僻的那种。经过几年的禅坐以后也许你就无所谓了,说不定内衣两年都不洗。仁波切会说,这是一种小局面的涅,这是大家应该要寻求的东西。”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sclztjh 2011/4/22 09:58
醍醐灌顶,莫过于此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1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