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阳光下的罪恶,抗菌素与文化理念,

已有 382 次阅读2009/9/19 03:57 |个人分类:医理医论

○阳光下的罪恶,抗菌素与文化理念,一个世界,两种活法;两条路子,两般后果!

 

某网友问:“现代社会最纯粹的中医都不可能对抗生素视而不见,楼主能否从中医的角度对抗生素这种客观物质(或说是邪气?)的性、味、特点、作用等作一下分析?中医该怎样应对抗生素冲击?或者说中医就不能好好利用抗生素这个非草木的人工化合物?”

 

善哉,子问!

 

问得很尖锐,促使我将一些几乎忘却的记忆,从记忆的深处调用出来。这里面的确蕴藏着一些很深刻的哲理性的问题,不光是一些所谓的最精粹的中医应当去思考,而且全中国的每一个国民,都应当去作深刻的反思。因为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可能不生病,如果生病了,是按着中国人治病的传统的路子对治,还是采用绝对科学的西医的路子进行?两条路子,两般后果!

 

对问题的答复,即可以就事论事地回答,也可以作广义的回答,更可以从哲理与文化理念的角度加以研究。

 

问:能否从中医的角度对“抗生素”这种客观“物质”(或说是“邪气”?)的“性、味、特点、作用”等作一下分析?

 

善!从青霉素说起

 

最早的一代抗菌素,就是现在还在广泛之用的“青霉素”一类的抗菌素。它实际上也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被发现的,后来被提纯了,用来对抗细菌性感染,其效果非常好。由于青霉素刚诞生时是稀缺物资,物以稀为贵,故而非常地昂贵。起初购买青霉素往往是以金条作代价计算的,那是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初期的情况。在那种大背景之下,抗菌素不可能被滥用。故而一旦使用,就非常灵验。

 

当慢郎中用《伤寒论》,或者是温病理论慢慢来,不能搞定时,两针青霉素打下去,炎症消失,热度退下,患者顿感轻松,立即一切搞定。完全不需要什么六经辩证啦,风热风寒啦,去进行辨证。放着很现成的,很简便又很实用的办法干嘛不用,还要去拜访慢郎中!?《伤寒论》等等老祖宗所遗留下来的一切,似乎毋庸置疑地已经变成了故纸堆,可以抛进历史的垃圾箱,或者最好的待遇,就是送进历史博物馆,作为一个多余的摆设陈列起来。(将所有的线装书统统地丢进茅坑!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斗士们,如同鲁迅一类人的共同的呼声。)

 

疗效胜于雄辩!青霉素在产生初期,以及中期,的确是拯救了无数的生灵。这样,国人在中西医之间作选择时,很快,西医或者说抗菌素的治疗方式占了上风。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西医的“细菌致病说”、“病毒致病说”等等外因致病理论。西医对于疾病产生的根源,给出了“看得见,摸得着,过得硬”的说法,那些致病因子的真面目在显微镜底下被被彻底地“曝光”,栩栩如生、原形毕露、一览无余!临床效果摆着那,致病因子也摆着那,这不得不令无数患者竞折腰。于是很自然,国人对西医理论产生了认同,以及相应的安全感。同时也很快地习惯了穿着白大褂,带着听诊器的西医,以及西医医院的那种特有的气息,那种带着浓厚的化学药物气味,以及环境消毒物质,像“来苏儿”那样一类药物的混合气息。光凭着这阵势,就足以让任何细菌病毒望而怯步,国人会觉得走进带有这样氛围与气息的医院,很容易就找到认同感与安全感。

 

就这样,在西医凌厉的攻势下,在新文化运动斗士们的打压下,又在国人对西医卫生理念的认同与接受之下,几管齐下,中医很自然地慢慢地“淡出江湖”,被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忘却啦!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8 1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