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医间道——如何学中医> ——转连载11

已有 468 次阅读2011/7/12 19:19 |个人分类:学习经典|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单纯风邪侵犯人体,伤寒论上描述为“中风”,这里的中风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是“中了风邪”!

    看看桂枝汤条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阳浮而阴弱:说的是脉象浮取为阳,沉取为阴,此句讲,桂枝的病人,脉象轻取有力,沉取无力。

    2、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风为阳邪,首先犯肺,肺气宣为阳,降为阴。现在肺气受风邪的侵犯,宣发太过,若逢上人体阴份亏虚,阴不制阳,人体阳气外展太过,故而发热、脉浮。亏虚的阴分被阳气外散,故出现汗出。

    3、恶寒、恶风:阴为阳之基础,阴分不足,阳气化生也会不足,卫气护表之力不足,故而恶寒、恶风。

    4、鼻鸣者,肺开窍于鼻,阴液走表则为汗,发于鼻则鼻塞而鸣;干呕者,胃气随肺气上逆也。

    概括桂枝汤证的病机,就是人体阴分不足,营卫失调,风邪表入,肺气向上向外宣发太过!

    我们借用指南针再来看桂枝汤证:阴分不足,营卫失调就好似前轮大,后轮小,两轮运动不协调。

    治疗上养阴分为主,调节气血两轮的协调运动就可以了。

    白芍为君药,养阴分。阴分足了,两轮就平衡协调了。

    桂枝为臣药,目的一,调节白芍的凉性;其二,温通心阳,促进阴分化为卫气,增强护表之力。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也就是调节两轮的协调性。

    服药后喝稀粥一碗,就是促进营阴向卫气转换,薄薄汗出,就是卫气充足,风邪驱散的过程。

    这样阴分的到补充,卫气来源充足,风邪得解。

    或问:桂枝汤是阴分不足,风邪外袭所致,如果患者阴分不亏虚,阳分亏虚,风邪外袭又是何证?

    答曰:这将是玉屏风证候。你不妨再分析玉屏风散看看。

    或问:如果阴分过盛太多,形成体内湿邪停聚,风邪再来外袭,又是何证?

    答曰:内有湿邪停聚,外有风邪袭表,风与湿相合,则为风湿也!

    湿邪何治?祛湿不在于发汗,在于利小便!

    风邪何治?桂枝汤法,微微汗出则可!


    寒邪为阴邪,人体足太阳膀胱为寒水之脏,同气相感,寒邪则自太阳膀胱经而入。膀胱经者,循背夹脊过项,寒性收引,出现项背僵痛!再看伤寒论条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这不就明白了!

    说是谈方的,谈着谈着谈到伤寒论了,有点跑题,我们还是谈一些经典的配方:

    桔梗枳壳汤:

    桔梗枳壳(麸炒,去瓤)各等份

    宣肺行气,主治伤寒痞气,胸满欲绝。

    桔梗归肺、胃经,性升;枳壳归胃经,性降,两者一升一降,胸中郁塞之气得顺,胸满自愈。

    再看看地图,升者肺气得宣,右轮运行有力;降者胃气得降,浊气得降,左轮运行有力,两轮运行通畅,气滞得运,胸满得消。

    此方看似简单,但升降相随,组方精妙。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3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