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不满百日的滑胎 不孕不育 月经不调 淋漓症验案

已有 457 次阅读2012/9/1 23:35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临床验案:今年2月19号,我们回家给老岳父过80大寿生日时间接诊的一个病人。

黄丽娜 女。河南鄢陵县陈化店镇人,农民。

初诊时间:2012年2月25日

身高:158CM。

体重:60公斤。

自述:月经不调,有时40天,有时候2个多月来一次,量少、有黑色血块,经期2~3天,有时月经淋漓不断8~12天。2次两个多月个月左右、一次一个多月无故自动流产。失眠多梦。胸闷气短,心慌,头晕乏力。

脉象:右寸脉缓而实大,左关脉沉缓细而实,右关脉沉细,双尺脉微弱。

面色:灰黄无华。嘴唇一周青黑。

舌象:舌尖边红无苔,舌苔中间薄黄,舌根苔厚腻。舌下红而水湿,络脉粗而怒张青黑。

辩证:根据脉象和问诊结果,辩证为肝郁气滞,脾肾虚寒,脾阳不升,气血两虚,寒湿困脾所致的月经推后。气血虚寒,气不统血,心脾不和,七情郁结导致的“症瘕”和“月经淋漓”。

问诊结果:七情忧虑,郁闷。食少腹胀,腹中如有物顶,爱和热开水,周身寒凉,小腹尤甚,脚手四季如冰。时常头晕眼花。口渴不欲饮水。小便次数多、量少,大便日2次、便溏。

触诊结果:以肚脐为中心,脐下五指和脐上四肢及两边有小碗大的积块,按之坚硬痛庝,银针刺之,有扎不进去的感觉,拔火罐甚是寒凉。

辩证:根据脉象和问诊结果诊断为,七情郁结,中气下陷,木与土湿,脾肾虚寒,气血两亏。

处方:黄芪30g 人参10g 炒白术15g 天花粉20g 生鸡内金30g 瓦楞子30g 三棱15g 莪术15g生三药30g 蛰虫10g 桃仁15g 红花10g (熟附子20g开水先煎一个少时) 干姜15g 桂枝30g。五付

煎服方法:一付药煎3次,喝3次,一天3次,饭后服用。 加服【大蜜丸的大黄蟅虫丸】一次两粒,一日两次。

禁忌:一切生冷,海鲜、无鳞鱼,鸡、羊肉,黄瓜,南瓜,母猪肉,桥面,马齿笕,凡有宿根皆记。

 

二诊时间:2012年2月29日

患者自述:饭量增加,腹胀大大减轻,小便次数减少,尿量比以前增多,服药期间大便下黑色沾腻物许多,4天后成型。怕冷、手脚温度好转,心慌,头晕消失,仍有乏力。

面色:脸泛红晕。胸闷气短,嘴唇青黑已退色。

舌象:心慌好转,舌下水湿减少,舌下络脉比初诊少细,仍旧呈青黑色。

脉象:右寸脉仍旧缓而实大,左关脉沉缓细而实,右关、双尺脉浮中沉皆见柔和之像。

效不更方,原方加黄芪20g再进五付以观后效。

煎服方法同前。

继续加服【大蜜丸大黄蛰虫丸】服法如上。禁忌如前。

 

三诊时间:2012年3月6日电话告知:3月2号月经以来,经期4天半,无淋漓,但是血黑有块。饭量再度增加,小便正常,大便正常但颜色偏黑,手脚温度已不感觉凉了。精神状态不错,无乏力。腹中积快多少变小变软了些。

辩证:肝寒土郁,阳气不足,气血积聚。

处方: 干姜15g 熟附子15g 丹皮20g 肉桂15g 西茴香20g 当归20g 熟地30g 三棱15g 莪术15g 赤茯苓20g 桃仁15g 红花10g 生鸡内金30g 瓦楞子30g。十剂

煎服方法一付药煎三次,喝三次,一天两次,饭后服用。

禁忌如前。

加服【大黄蛰虫丸】一次两丸,一天两次。

 

四诊时间:2012年3月23日电话告知:精神良好,大便色黑,软,日1~2次。腹部积块已经变软小了好多,现在只剩有小鸡蛋大小。

原则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减变化。

处方:干姜15g 熟附子15g 丹皮20g 肉桂15g 西茴香20g 当归20g 熟地30g 三棱15g 莪术15g 赤芍20g
生鸡内金30g 瓦楞子30g 生水蛭10g 马鞭草20g。
五剂

煎服方法和禁忌如前如前。

 

五诊时间:2012年4月5日电话告知:精力充沛,饭量很大,无腹胀,大小便正常。4月1日来月经,无血块,颜色正常。

告知停药观察下一月月经来潮时间,禁忌生冷、寒凉、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2012年8月26日电话告知,5月1号来月经,经期5天,无痛经,无腹胀,无血块,颜色大小便正常。等到六月10号不见月经来潮,去陈化店镇一院检查化验,已经怀孕。至今已经3个多月,饮食,精神很好。

特此公布此临床实际案例,希望对有此病的患者能有所帮助。

待孩子出生后补上照片。 

孩子两月大时的照片(照片补于2013.3.31.)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5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