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转】医易同源,易医同工

已有 568 次阅读2013/5/31 10:10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医易同源,医易同功,医易同理,理无二致,医生是在看一个人五运六气五行平衡,易讲究的是生活环境的八卦五行平衡,医根据五脏六腑,各个器官的功能用于五行生克来论述,易学把人的五脏六腑,各个肢体器官配与八卦各个卦中而应用。
        我们的国医,中医诊病方法【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既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气色,表情等,五脏六腑反射区的颜色,而辨别脏腑健康功能,易学的望是看住宅的宅气,每个卦位的颜色。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闻)既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易学爱好者每到一个场所也要闻一闻气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那一种气味较重,而辨别每一个卦位五行气味的旺弱诊断气场的吉凶。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问诊)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都有哪些器官,脏腑,肢体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以前所患过的什么疾病,来验证(望)、(闻)判断诊断的情况。易学风水师也是每到一家要问一问一家人的身体情况,最近几年都发生了什么样地事情来验证(望),(闻)诊断的准确性。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易学风水师也是一样每到一个生活场所,都要细看每一个卦位的颜色、卦气、砂水高低吉凶,从而找出疾病的根源,找出以前所发生事情的原因,并找出以后所发生事情的潜在因素,从而进行调整生活场所炁场而防御未然。

        医以易为用,易以医为本
         中医就是根据阴阳五行平衡来诊断治疗疾病,中医学根据阴阳五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系统的叙述了五运六气,总结运气学说充分反映了中医学论体系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

五运: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具体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

六气:指风、热(暑)、火、湿、燥、寒等六种气候变化。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主气测常,客气测变,客主加临则是一种常变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六气的推求,是以十二地支配合三阴三阳来进行推演分析的。

        运气学说认为:气候是由近地面的木、火、土、金、水五运与在天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以及位于气运之间的中运迭加形成的。在天的六气有阴阳之分,且有阴阳气多少的差别;在地的五运不仅有五行属性,也有阴阳之别,这样,天地阴阳互相感召,“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中医学和易学风水一样都是在调节阴阳五行的平衡 ,达到使人们身体健康的目的。一年四季寒暑冷热就是五行,每个月有他的固定五行,一年一种五行十二一个周期轮转当值 只要阴阳偏枯五行失去平衡人就会有病灾发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 医易同源】易学、医学都是源于道教,源于九宫八卦阴阳五行,如果阴阳偏枯失去平衡人的五脏六腑就会功能失调, 就会发生病变 一个生活场所周围八个卦位如果失去阴阳平衡,就不会正常阴阳相生循环运转,炁场就会遭到破坏。

        【易医同工 】医生的职责是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治疗一个人的疾病。易学风水师的职责是调节我们生活场所环境炁场。给我们生活场所治病,一个目的都是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事业更好的发展。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都有阴阳五行,归附在八卦的各个卦中,我们的生活场所八个方向也有八卦代替,每个卦位也代表着五脏六腑的一部分。

        【易医同理】中医用药石就是调节五行旺弱偏枯,易学风水调节砂水也是调节八卦的五行旺弱中医针灸刺穴位是刺激经络流通,道法也是在刺激血液的快速循环。
         一个生活场所 

(待续)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1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