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肺痈的治疗

已有 378 次阅读2014/5/8 07:40 |个人分类:临床医案|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金匮要略, 临床表现

肺痈。肺痈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肺部疾患,由风热之邪伤肺,腐败气血,蓄结痈脓所致。临床表现以咳嗽,咳引胸痛,唾浓痰或脓血,味腥臭,口中干燥,脉象数实为主要特征。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故此,剧烈咳嗽,咳即胸痛,吐脓血腥臭,口燥咽干,脉滑数为本病主症。 
  肺痈的形成,乃因感受风热邪气,蓄结不解而得。风伤皮毛,内舍于肺,肺气逆而壅塞,故其人咳嗽,胸满。热伤血脉,血行不畅而为之凝滞,气血不通而痛,故咳引胸痛。
  邪热郁蒸,腐败气血,则成痈脓,故咳唾脓血腥臭。因热在血中,血液从热化,故口燥咽干但不欲饮水。肺痈属实热之证,故脉象滑数。
  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为原则。
  《千金》苇茎汤茎汤证咳嗽,咳引胸痛,烦满,微热,口干,唾脓血腥臭。
  风热蓄结于肺,损伤血脉,气血郁蒸,故咳有微热,烦满,口干。气血腐败成脓,故咳引胸痛,唾脓血腥臭。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用《千金》苇茎汤苇茎汤加味:
  苇茎30克薏苡仁10克桃仁10克冬瓜仁10克桔梗10克贝母10克鱼腥草15克生甘草10克上8味,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去渣,日1剂,分次温服。
  方中用苇茎、甘草、鱼腥草清热解毒;桃仁、桔梗、冬瓜仁、薏苡仁活血排脓;贝母开结化痰。合而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之效。
  案例1
  患者某,女,54岁,家庭妇女,1966午5月就诊。
  患肺痈多年,前不久因母子不和,而服敌敌畏欲自尽,被邻人发现送某医院洗胃抢救。脱离危险后,腹部胀大如鼓,遂来就诊。诊时见咳嗽,微引胸中疼痛,唾脓液痰,气味腥臭,口中干燥,小便黄,脉微数。病乃肺部痈脓,失于主气,治宜清肺解毒,排泻痈脓,拟苇茎汤苇茎汤合桔梗汤加味: 
  苇茎30克薏苡仁10克冬瓜仁15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鱼腥草15克大贝母10克桃仁10克(去皮尖,炒,打)上8昧,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去渣,日1剂,分次温服。
  药服3剂后,腹胀消失,咳嗽减轻。
  继服6剂而病愈。
  按:风热邪毒伤肺,血脉瘀滞,蓄结痈脓,则咳引胸中痛而唾腥臭脓液痰,且脉微数。邪毒伤于血脉,不在气分,故口中干燥而不饮水。肺为水之上源,水源不清,则小便为之变黄。肺主一身之气,蓄结痈脓,则失其主气之用,其所服之敌敌畏虽洗除,然被药毒所伤之气机难复,气机壅塞,故腹部胀大如鼓。此时如宽中利气消腹胀,其药温燥之性必有害于蓄结痈脓之肺脏,遂本《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膝郁,皆属于肺”之旨,乃拟苇茎汤苇茎汤合桔梗汤加味以治肺痈且消腹胀。方以苇茎为君,佐以鱼腥草、甘草清热解毒;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桔梗活瘀排脓;大贝母化痰开郁结。共奏清热解毒、排脓开结之效。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8 1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