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手足口疾病

已有 326 次阅读2014/5/14 17:09 |个人分类:临床医案|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手足口综合征本病是以发热,手、足、口腔发有疱疹为特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常见发热,流涕,不欲进食,手足心、手指、足趾背分肉之际可见疱疹,相对而生,甚至肘、膝等部亦出现皮疹,呈充血性红斑,或丘疹或疱疹,小如粟米,大如豆粒,有痒感,溃后痛减,口腔及舌咽腭部充血,并有散在的疱疹,破后溃疡,形成口疮。
  该病多由于感染湿热疫毒之邪,自口鼻及肌肤所侵入,并蕴结于上中二焦,内伤脾胃与肺。因湿热重浊粘腻,与热毒相结,则充斥肌腠、四肢、口腔,深入于血,外发红疹溃疡后作痛作痒。由于脾主肌肉,达于四肢,开窍于口。因而湿热之毒自血循经入络,外发脾之四末手足指端。手足指为气血难到之处、湿热易于积蓄之所,严重时可及手足掌心等处。湿热上蒸于口,因而口腔舌咽腭峡溃疡,形成手足口综合征。
  本病初起手大指及足大趾有红色斑丘疹,稠密,隆起高于皮肤,内含粘液,作痒作痛,溃破后有溃疡面嫩红外露,口腔舌唇峡溃疡作痛,甚而咽腭峡舌满布溃烂,时流口涎,因痛而不欲进食,烦急不安,尿黄而少,甚而并发高热。舌质红,苔白厚腻,脉象弦滑而数。
处方:
杏仁5克 蔻仁5克 薏苡仁15克 黄连5克 太子参10克 山药10克
 金银花10克 炒麦谷芽各10克 甘草5克,连翘5克,荷叶5克,吴茱萸5克。



加减:手足口综合征主要是由湿热毒邪所引起,但在临证中湿热毒各有所偏盛,或湿热并盛,或毒热并重,因之药物亦应有所偏重。其湿偏重者,加藿香、佩兰叶以增强芳香化湿浊的作用;热偏重者,可以生石膏加量外,还要加丹皮、紫草等以清热凉血;毒邪重者,加紫花地丁、大青叶、败酱草等以清热解毒。有痰加竹茹。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8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