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道人语录(第一篇)

热度 16已有 2093 次阅读2012/5/20 21:13 |个人分类:心情、悟道|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1;人之尊卑贵贱,不在富贵贫穷,不在权势名望,而在人品道德之高低!
  自注:在吾眼中,无高官、巨富、乞丐之分,唯有善人、恶人而已。其道德低下者,虽锦衣车马、高坐于上,于禽兽尚且不如,岂能当人看耶? 
 
2;人称为‘万物之灵’,非是人最聪明,而是人有人品和道德。‘医者父母心’,欲学中医者,尤当先修人品和道德,否则病人岂敢将性命交托于贼人之手? 
     自注:凡不以治病为先,而以敛财为念者,皆医道之贼尔!
 
3;凡学中医,性格坚忍、沉静者宜成;跳脱、浮华者难为。
 自注:当今社会,重浮华而轻修养;讲名利而毁信诺。学医者如是,一有小成,则必淹没于红尘名利享乐之中!凡此,西医者比比皆是。只有视名利如浮云者,方能十年如一日的见繁华、美色如无物而专心沉于医书中,方能心清如镜而渐悟医学之妙也。
 
4;凡学中医,当为病人解决痛苦而学医,不当为金钱、名利而学医。为名利而学医者,偶有所成,亦非病人之福。
 
5;欲学成小医者,熟读前人医书即可;欲达成宗师者,则返观静坐第一。
 自注:学医如果只是想顾个生活、挣点钱养家,那么多看一点前人的东西就可以了。医书那么多,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下上功夫,模仿仲景,剽窃今人,总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的。但是你要想打破前人的框框,心中再没有一法一药的桎梏,随手开出虽不是名方却胜似名方,能在医学上独树一帜,那么据我个人见解,非返观静坐不可!在静坐中、在虚极静笃中,杂念会渐渐褪去,智慧就会慢慢打开,很多书外的东西才能悟出来。
 
6;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医;不知“道”者,不可以言至理。
  自注:学医者,不知道阴阳、五行、八卦,不知道易经里面的中心道理,那么学习中医即使学的再好也有限,最多也就是一个模仿前人的医家,所以也是不足与论。因为前人比他技术好的多呢,何必看他的东西?看就看正宗的东西,特别是中医这个东西,更是讲这个。而且这种人你还不能和他讨论中医的精华,他不懂嘛,他为了掩饰自己的不懂他还要笑话你,何必呢?你拿一本唐诗或者宋词去对着猴子念,它也要笑话你,笑你在那摇头晃脑啥呢?它不是有意的,是它真不懂!一个没有接触过‘道’的人,你也不能一下和他说很高的东西,不能说很深的道理给他听,你和他说人有灵魂,他也要笑话你迷信呢。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说,道有没有呢?有,但是却不能和平常人乱说‘道’。
 
7;“大道至简至易”!凡做学问,大言之,有两步。第一步,是要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第二步(也是最终目的),是要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了。
 自注:我个人认为,学习学问的最开始,就是要把那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比如我们学习最简单的阴阳,可能要看很多书,记很多笔记,问过很多问题。一个简单的《桂枝汤》,可能也要看上很多医家的注解才能渐渐明白,这个就是在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的过程。而最后要想学的好,还要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了才行,而且这个是终极的目标!所谓‘大道至简至宜’!我们最终都是要形成自己的认识,把它的实质弄明白了,很多的问题一句话就解决了。我初学中药时,觉得很复杂,要背很多的东西,什么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寒热温凉、性味归经等等,而且每一个药还要看很多医家的见解,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见解嘛。但是后来力图把它弄简单了,开始不需要再死背别人的条条框框,自己看看药材,尝一尝就大致明白药性了。大家可能一开始觉得中药方剂多,但是到后来,就不需要那些个方剂了,只要你知道病的机理,还有你的思路对了,你随便开方子,就能把病给治了,不需要管它‘经方’和‘时方’了,都是为了治病嘛,管用才是最重要的,再说一开始是没有方剂的,方剂只是名家创出来的,你也可以临时创造嘛。
    就辩证而言,刚开始的辩证,都是逐条辩证。到后来,真的悟到了,根本就不需要。病人一进门,稍微聊几句,很快就知道病的根本是什么,就跳过那些乱七八糟的症状了,用药也不是辩证用药了。
 
8;‘阳速而阴迟’!是以蹿蹦跳跃、忙碌不止者多短于命;静笃侍守、行动缓慢者每长于寿。
  自注:龟蛇长寿,鼠蚁短命。生命在于静止也。佛道欲修命者,舍静坐而何成?今人有言,‘生命在于运动’,其果然乎?视马拉松跑步者多不过六十而亡,何须辩耶! 
 
9;凡五脏六腑中,某脏、某腑天生而健旺者,后天多易患病,以其强壮而肆无忌惮,故反而易伤也。
 
      自注:木因材而亡,物因用而伤。善游江河者,每溺于水;好勇斗狠者,多伤于兵。先天胃壮者,多不择而食,无节而饮,故反多伤于脾胃;先天肾强者,每侍强而日伐之不止,行房之不怠,故多肾虚精伤而短命。先天不足者,常因不足而兢兢护养,反而可以保全。是以健康者不一定长寿,有病者不一定短命。养生家当知:先天不可侍,后天更重要。
 
10;当今之世,阴盛而阳衰,恶事丛生而善举难为。是以人体用药,亦当助阳以消阴翳也,故用药应多偏热。且‘乱世当用重典’,故用药量宜偏重。后世如善德流行,阴阳复正,则不可以以此为例。
  自注:善为阳,恶为阴。以天人合一而论,人之心中善少,天地之间善亦少。故今世灾难重重不断。天地之善少,人生处于其中,则病殃亦多。当今之世,女子之势盛而男子之势弱,一派阴盛阳衰之象,察人体阳气、正气亦少,故用药多以阳、以热、以补为主,寒凉饮食者,今时之人不宜也。
 
11;万病多从寒气起,千症每有湿痰因。
  自注:这个只是针对现在的时代,不代表是永远的定律啊。以后人类善念回复,天人阳气、正气亦当回复,则病之阴寒痰湿或不会有今世之多矣。
 
12;寒从下起,风从上受。
  自注:此大略言之,非是绝对。但是风为阳邪,其性趋上而易附于背;寒为阴邪,其性趋下而常散于腹,此为各从其类也。今人穿衣追求越来越少,着装流行越来越短,夏必空调,饮多冰镇,是以风寒于不知不觉中常侵袭于肌肤、筋骨、脏腑之间,故时人颈椎病、椎间盘、肩周炎等等,比比皆是,倘三十年前,颈椎和腰椎病者,能有几人?
 
13;风为百邪之长,虛为万病之根。
 
14;千痛万症难收集,逐条辩证无头绪;
   似脏似络似风湿,其实痰瘀体内积。
 
15;宇宙就是一个能量体,所以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时间、空间、万物、人和事件),以“一”概之  ,皆能量尔!万般种种,只是能量运行、集合、排列、衍化的不同表象罢了。
        自注:明乎此,则学习阴阳、五行、八卦、中药、气功,如仰掌观纹也。此亦吾不外传之密。物之形,物之色,物之味,物之数,物之象,物之性····凡此种种,皆能量衍化的不同表现也。所以知道者,观物可以逆推物理,何非科学哉?
 
 
16;宇宙中,无形的能量在境界上要高于有形的能量!
   自注:在人体而言:则气统御血;情志改变面容;思想决定行动;精神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乐、、、故孔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亦依于此也。
 
     我感觉很多人读这一篇是匆匆看了就完了,其实这个里面都有很多的东西在里面,只是我没有都明白的说出来而已,我喜欢留一点空间给大家自己悟。下面再说具体一点,比如对于中药来说,绿色的树木和草,它有形的看到的是绿色的能量形态,但是它不一定五行就是属于‘木’的,它隐藏的无形的能量往往才是更接近真实的能量。拿杨树来说,你看它是绿绿的,但是它的花是白色的,它隐藏的能量就能是白色的(所以可以用杨树的白皮来内服美白,它能增加人的白色),它在五行就是真正属于‘金’的。栀子是绿色的,花是白的,所以它真正的能量更多是偏于‘金’的。所以它才能去湿,金性燥,而且屈曲下行、利尿、制木,这个都是‘金’的能量体现。但是这个能量平时都是隐藏的,一般时候是看不见的。就是这个看不见的、无形的,反而才是更接近本源的、更高级、更主要的能量。
 
17,凡 人所见之木、火、土、金、水,皆非真正之‘木’、‘火’、‘土’、‘金’、‘水’! 
   自注:其实眼见之心、肝、脾、肺、肾,亦非真正之心、肝、脾、肺、肾。古往今来,真正明白这个的不多啊!无它,很多医之大者,皆非真正‘道’中人尔!
        此为吾医学上不传之密,千古以来少有人解得者,今亦无偿奉献给大家,切勿轻视之。
 
 
18.宇宙的同一个层面中,单一的能量,往往高于混合的能量。
  自注:这个道理也是我在修炼中体会到的,说出来大家可能感觉在临床中似乎没有作用。但是我这几年体会,有时候,取单一的一个药重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且选药时,有时候最好选择能量纯净的药物,比如用土就用黄土,它是色黄,味甘,得土性最正、最全,所以要用土的性,就最好选黄土,其外敷能疗水火烫伤,敛疮,解电击,治痧症,内服能解草木菌毒,其功用等等,皆土之‘承载、受纳、稼穑’特性的延伸而已。其它土能量不纯,效果就差些。
 
19,宇宙中能量是守恒的,物质是不灭的。所以灵魂也是不灭的!
  自注:所谓的西方科学不相信人有灵魂,我很奇怪,如果这样,岂不是推翻了能量守恒定律?现在研究知道人的思维也是一种物质。那物质是不灭的,人死了以后他的思维和灵魂到哪里去了呢?其实现在国外的科学界已经开始相信并且证明了人是有灵魂的了,只是中国的科学界还不敢接受而已,怕人说他们迷信呗。历史上几个最伟大的科学家研究到最后都信了,就后来的这些无所成就的‘所谓的科学家’不相信,你冷眼旁观,见科学界掩耳盗铃,很可笑啊!
 
20,所有药物(也包括几乎所有外治方法在内)都是要先借助并消耗人体正气的!
  自注:所有的药和治疗方法,包括西药、中药、针灸、刮痧、火罐、推拿等等,甚至祝由科,都是要人体的正气来参与、并且消耗正气才能起作用的,西药甚至是先破坏掉一部分再利用一部分才能起作用的,所以药物不是第一的,正气的参与才是第一的。时刻不要忘了正气的消耗和参与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回复 wjch0531 2012/5/21 09:49
肺腑之言啊!很赞同。光最后一条能真正明了的人恐怕不多啊!不然先生也不会把它放在最后。
回复 杏林道人 2012/5/21 18:58
wjch0531: 肺腑之言啊!很赞同。光最后一条能真正明了的人恐怕不多啊!不然先生也不会把它放在最后。
是啊,现在很多外治的疗法,和那些西医,只知道一味的消耗正气,却不知道补充,偶有不效者,不知正气之不足,反而怪叹方法不深、药力之不逮,殊为可叹!
回复 沙猪兜 2012/5/21 19:23
拜读。
回复 月光之心 2012/5/28 07:14
太好太好了,都是至理啊。当好好学习,反复温习,多谢先生,敬茶!
回复 ghbhappy 2012/5/29 22:21
收藏下,句句真理,学习了
回复 黑双豆 2012/5/31 08:04
读先生之文章,真怡快也!
回复 wujr555 2012/6/11 19:18
真是字字珠玑, 受益匪浅
回复 chdr 2012/7/23 11:01
中医即道,道人悟道之语无私奉献,看来同道者日多,窃为中医喜,当浮一大白!
回复 nesta_pro 2012/12/27 09:51
感谢,受益匪浅,于清静中体悟至道。
回复 西瓜崽 2013/2/17 23:22
学习了,受益匪浅!
回复 传信爱中医 2013/3/11 20:02
先生所论,后生高山仰止,引人深思,怡吾性情,吾辈榜样。
回复 灶心土 2013/4/17 15:21
杏林道人: 是啊,现在很多外治的疗法,和那些西医,只知道一味的消耗正气,却不知道补充,偶有不效者,不知正气之不足,反而怪叹方法不深、药力之不逮,殊为可叹!
老师所言甚是。只不过可惜有些人把正气仅仅理解为阳气、理解为火,于是扶阳、补火应运而生,殊不知扶阳、补火的过程也是要消耗正气的。
回复 wowolong 2013/6/14 01:33
慢慢体会。。
回复 杏林道人 2013/6/16 21:36
灶心土: 老师所言甚是。只不过可惜有些人把正气仅仅理解为阳气、理解为火,于是扶阳、补火应运而生,殊不知扶阳、补火的过程也是要消耗正气的。
说的是啊。这个扶阳、补火的过程,其实是把先天阳炁强行转化为后天阳气的过程。损伤先天之阳。多吃、常吃,往往会耗散人的精血,所以很多时候,临床对于老人(老人先天阳炁和精血都耗的快空了),大量的附子,必须配合一些熟地,效果才好。对于精血虚的人,经常熬夜的瘦人,用大量附子,也是常常加熟地比较稳妥,不容易出以外。
回复 sunwish1997 2014/2/14 08:05
好文呀!收藏学习
回复 sunwish1997 2014/2/14 08:05
好文呀!收藏学习
回复 122116873 2014/4/1 09:33
智理名言啊,唔当反复学习。
回复 十大副 2015/7/14 21:55
真知灼见!!!受教并感恩楼主!!!
回复 星格格 2015/10/27 11:03
“其实眼见之心、肝、脾、肺、肾,亦非真正之心、肝、脾、肺、肾。古往今来,真正明白这个的不多啊!无它,很多医之大者,皆非真正‘道’中人尔!”我是初学者,比较愚笨,很想请老师能再讲解详细一些,可以吗?
回复 星格格 2015/10/27 11:03
“其实眼见之心、肝、脾、肺、肾,亦非真正之心、肝、脾、肺、肾。古往今来,真正明白这个的不多啊!无它,很多医之大者,皆非真正‘道’中人尔!”我是初学者,比较愚笨,很想请老师能再讲解详细一些,可以吗?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7 12: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