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中医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炎

已有 245 次阅读2014/3/30 22:10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患者患皮痹(股外侧皮神经炎)1年余,又因淋雨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中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法,予以刺络拔罐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再配以艾灸而达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效。

 

康某某,女,58岁,退休工人,重庆市大渡口人。200921日初诊。

 

患者因“左大腿外侧麻木1年余,加重4天”前来就诊。患者主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外侧皮肤麻木,久站久行后较明显,但不影响活动,由于症状较轻患者未予以任何检查和治疗。4天前患者因淋雨后出现左大腿外侧麻木加重,并伴有烧灼样疼痛感,在外院经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等治疗后未见明显疗效。查体:左大腿肌肉未见明显萎缩,局部皮色如常,扪之皮温正常,大腿外侧皮肤痛觉、温觉、触觉均稍有减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

 

中医诊断:皮痹(寒凝血瘀);西医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

 

中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法,治疗予以左大腿外侧皮肤梅花针中度叩刺加拔罐法,再配合艾盒灸局部20分钟,隔日1次。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5次后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皮肤麻木、刺痛、板滞、蚁走感、发凉等感觉异常,行走或站立过久后加剧,检查该区域皮肤浅感觉减退或消失,其发生与外伤、受压、受寒等原因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神经缺血缺氧有关。中医学认为,股外侧皮神经炎属“皮痹”、“着痹”、“寒痹”范畴,多因正气内虚、风寒湿邪乘虚外袭,久则血行不畅,阳气闭阻,经络损伤,肌肤失养而发病。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是郭剑华刺血疗法经验的临床运用,疗效确切。梅花针叩刺皮肤,即刺络疗法,而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拔罐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也有载录。《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

 

中医认为,运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经脉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再配以艾灸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本方法简单实用,疗效显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3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