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第二节 浮针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已有 434 次阅读2015/11/9 11:14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第二节 浮针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 浮针疗法的形成
从其概念可以看出,浮针疗法脱离了经络、腧穴、气血理论,与传统针灸学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它与传统针灸学并非没有联系。浮针疗法的形成,亦即发现过程,与传统针灸学有着渊源关系。而且它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所促成,而是传统针灸学中的多种因素长时间的作用所启发,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凝聚了众多针灸临床家和针灸科学家的心血。
奥地利的贝塔朗菲(L.V. Bertalanffy)在简述普通系统论的历史时说:“我们要是正确地提出和评价现代系统方法,则不能把它看作一时时髦的产物,而应把它看作与人类思想史交织发展的一种现象。”对于浮针疗法的历史,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认识论。没有前人的铺垫,就没有今天的浮针疗法。浮针疗法操作方法及其现象也可能成为今后临床家和科学家的借鉴。今后科学发展的大海也会把浮针疗法这个小溪化解得无影无踪。一开始,人们过河用树木,然后有人想到把树木挖空,类似现代的木船。现在谁还记得那挖空树木的注意?但不可否认,这主意对人类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我希望,今天的人们要重视浮针疗法的现象和现象背后的机理,明天的人们就无需再想起它。科学总是要进步的。
概括起来,主要是对针灸学临床、文献和实验等方面的长期思考使我们发现了浮针疗法,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分而述之。

1.临床现象
    对几个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的思考是浮针疗法发现的萌芽:
    (1) 腕踝针疗法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 自1966年起经过反复实践,于1972年创立的新疗法。这种疗法可用来治疗全身各部位的一些常见病症。张教授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内,在两侧的腕横纹上2寸和踝关节上3寸的部位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对应选点,如:横膈以上的1区发现病痛,进针点则选在腕部上2寸处的第1点(上1点),横膈以下的3区发现病痛进针点选在踝部上3寸处的第3点(下3点)。进针时沿皮下浅刺,要求不引起酸、麻、胀、重、痛等感觉。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上,针刺针尖向上,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下,针刺方向朝下。腕踝针疗法对精神科、神经科、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口腔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的常见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痛症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
关于其机理,多数文章用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等中医传统理论解释 ,确实,用传统的理论也能解释,但是,理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解释,更在于指导,理论必须具有前瞻性才具有指导价值,没有对未知现象的前瞻指导作用,理论就没有意义。皮部、经脉理论已存在近两千年,而腕踝针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而且腕踝针的发明人是个精神神经科专家,对于传统针灸理论了解不多,从其探索史 也可以明白地看到这一点。
我们认为 ,腕踝针的机理一定有其独特的内涵,腕踝针的治疗方法和现象只是冰山一角,就好象炸药用于制作炮仗仅仅是其很小的一个作用,炸药还可以用于战争,用于建筑,用于生产。因而我们推断,腕踝针在腕部、踝部进针仅仅是一种部位上的选择,还有大量的荒山急需开垦。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腕踝针对四肢远端的痛症疗效明显,而对远离腕踝关节的病症效果差。现代解剖和组织胚胎学并不认为腕踝关节部位的皮下和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腕踝关节附近呢?针刺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是否也可取得佳效呢?这些疑问促使我们发现浮针疗法。
    (2)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推拿按摩等理疗方法 ,其本质都是通过机械压力,引起生理学或生物化学的反应以对抗、调控疼痛或其他病症。有时仅用轻微的重复性动作,如揉法,推压皮肤,有时则采用重力按摩深部组织以至捏压韧带、肌腱和肌肉等,如一指禅、压法,或采用挤压法,如四指推、捏法等,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反复移位,以达到松弛肌肉、韧带的目的,因此都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按摩的部位主要在痛点,也可远离疼痛区。人们通常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来解释推拿按摩的机理,是不是完全这样的呢?即使用自体血注射也不会达到推拿的效果,因此我们以为推拿按摩的机理不会那样简单,不管如何起作用,推拿按摩都主要作用于表层组织,或者说,表层组织至少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桥梁作用,是不是可以在表层组织中或与表层组织紧密相关的组织中去探寻一种新的疗法?
    还有,拔火罐的方法也几乎从古到今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并非是哪个国家的专利,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采用这种疗法。拔火罐的作用主要在于负压吸引牵拉。西方一些替代医学的著作中常介绍这种方法,并有干式拔罐法和湿式拔罐法之分。干式拔罐法是单纯拔罐,而湿式拔罐法就是在拔罐部位划破皮肤,通过负压吸出血液,这是常用于治疗疼痛的一种传统疗法,和我们传统针灸学中的刺络拔罐如出一辙。虽然,拔罐疗法可以归纳为针灸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受针灸传统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没有针灸传统理论的指导,拔罐也可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治疗方法。例如,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流行拔罐 。因此本质上,拔罐是一种物理疗法,而其作用途径也必须通过皮肤、皮下组织等表层组织。因此,我们认为表层组织具有现代医学还未完全了解的功能,特别是治疗方面的功能。
   (3)得气在传统理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得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中说:“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也就是说,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谓之得气,也称针感。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的感觉。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按照传统针灸理论,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九针十二原》)。《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更为明确地强调得气的重要性:“只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可治也”。现代刚出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材 也认为:“一般地说,得气迅速时,疗效就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但是,大家知道,在临床上,不得气而同样取效的现象也有很多,特别是激光治疗、电磁治疗时患者没有得气感觉。也就是说,在临床上,得气或不得气都可以有效,即使得气,没有效果的现象也很多。那么:得气是不是针灸临床必不可少的取效环节,还是针灸治疗时一个伴随现象? 
所谓伴随现象,这里指的是看似有关系,而实际上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现象。比如说,电风扇在工作时,消耗电力越多,风力越大,声音也越大,人也就越凉快,这里,电风扇发出的声音就是伴随现象。是因为风力大人们才凉快,而不是声音大才凉快。但一般来说,声音大就凉快,这是对的,用科研俗语来说,声音和凉快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并没有因果关系。如果科学发展了,机电产品质量提高了,就可能达到完全没有声音的状态。
同时,我们还认为,“得气”是个内涵界定不明确的概念。把分属于浅感觉和深感觉的不同感觉统统一言以蔽之:“得气”,容易形成误解。有学者 在需要截肢的肢体上,探讨穴位针感的组织结构,他们在术中分别刺激血管、神经、肌肉、骨膜等组织,引起多种类型的感觉,结果表明:针刺神经干多数引起“麻”的感觉,刺激肌腱、骨膜多数引起“酸”的感觉,刺激肌肉多数引起“酸”、“胀”的感觉,而刺激血管则往往引起“疼痛”感。因此,不同的组织、不同的深度甚至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如果用“得气”一词囊括不同感觉,容易造成对这种多样性的忽视,从而导致理论上过于笼统,不具备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误导。运用逆向思维来推断,既然针刺后不同的感觉造成同样的结果(好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不同的原因导致了同样的结果,这在医学上是难以理解的,唯一可以解释这种矛盾的是这种“原因”并非真正的原因,也就是说“得气”这种感觉本身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重要,或者至少其中部分感觉不很重要。当然,上述都是推论,或者可以说是假说,需要实践证实。要证实以上论点,必须在没有得气感的组织上进行处理操作,观察对比其疗效。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稀少,单纯针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一般不会引起“得气”感,是不是也能取效呢?如果能取得同样或更好的疗效,就说明得气就是和疗效没有因果关系的伴随现象。
(4) 在北京2000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越南全国针灸学会会长Nguyen Tai Thu 教授在“针刺麻醉手术在越南”的报告中说:越南从1969年至1999年的30年中,采用针刺麻醉法,为98000例患者做了手术,其中95%的患者获得成功,涉及的手术达60多种。越南的针麻研究成果,令在场的2000多位代表折服和震惊。那么,越南的针刺麻醉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好的临床效果?在Nguyen Tai Thu教授报告时插播的录像提示好的疗效一定是与众不同的方法才可以取得。在记录他们做胸腹部手术的录像中,他们多是沿着经脉的走向与皮肤成30度左右的角度进行针刺;并且,所用针具既粗又长,Nguyen Tai Thu教授带到现场的两支针,一支为40cm,另一支为60cm。
北京市第六医院李定忠、李秀章两位医生 ,在胃经足三里穴、伏兔穴,用皮部挑刺和经脉深刺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同时,采用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观察实验过程中脑功能的变化和相应的变化过程。皮部挑刺和经脉深刺的具体做法如下: (1)皮部挑刺法:用尖顶圆针借助腕部摆动力量挑刺表皮与真皮之间,不刺破,不出血,相当于进针和起针时各挑一下。 (2)经脉深刺法:用2寸无磁不锈钢针,进针时刺入肌层,找到得气感觉,捻针10下,留针10分钟,起针时捻5下起针。经过 32例次的实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观测结果证明:皮部挑刺和经脉深刺两种方法均可在同一脑区产生功能变化和相应的变化过程,并且,两种方法脑区功能变化和变化过程都是一致的。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在某些穴位仅仅挑刺表皮和真皮间的结缔组织与在这些穴位进行深刺,对人体所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对于患者而言,在某些穴位中的同一穴位上进行挑刺和进行深刺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是相同的。因为两种方法产生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对同一穴位处的浅筋膜进行了适当的刺激。 
另外,除针灸、针麻以外,传统医学中的埋线、头皮针、刺血、刮痧、按摩、拔罐、膏药、耳针、耳穴帖压、鼻针、舌针、手针、足疗、化脓灸、敲击和近年兴起的小针刀、离子透入、穴位注射,以及西方医学的理疗、整脊疗法等,虽然其治疗方法和治病机理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人体皮下筋膜等结缔组织进行了适当的刺激,这是这些治疗方法对某些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的关键。
这些临床现象让我们深深思索,现在是不是到了该对针灸的机理和传统的学说反思的时候了?当然,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或者是实验室的一些数据,要承担对两千多年传统的质询,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分量都很苍白。中医学要发展,单纯靠图书馆的资料,或者是实验室的动物,是很难产生全局性的触动,临床永远是医学理论和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在临床上找到一种可以普遍推广的而且效果要远远超过传统方法的治疗方法,推而广之,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有可能对传统的部分东西说对或错。
     2科学研究
    现代关于针刺和经络研究的一些成果是发现浮针疗法的推动力量。
    (1)董宏伟等 选择100Hz的电刺激频率,以辐射热甩尾潜伏期为观察指标,隔日一次在大鼠相当于“足三里”、“三阴交”的部位给予经皮电刺激(在皮肤表面安放正负一对电极,而不进行针刺)或电针刺激,共计5次。观察多次经皮电刺激及电针刺激对大鼠的镇痛作用。他们发现:在首次电刺激实验中,经皮电刺激的镇痛效果(痛阈升高93%)优于电针的镇痛效果(痛阈升高54%);以电刺激的30min内痛阈升高的百分数作为镇痛效果,发现经过10天5轮电针,电针效果出现明显的耐受现象,到第5轮时仅为第一轮的21%,观察停针后30min内的后效应,在第1-4轮保持不变,到第5轮显著降低,仅为第1轮的35%;经皮电刺激的镇痛效果在10天内有所降低,第4轮时最低,为第1轮的50%,但第5轮仍保持原水平的71%,后效应保持不变。于是得出结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100Hz经皮电刺激与电针刺激相比,镇痛效果较强,而且连续多天刺激不易产生耐受。
Hans治疗仪仅仅是在皮肤上通电,也能取得一定疗效。
甚至在古希腊,很可能包括古埃及,就懂得用电鳗放电来治疗各种痛症 。
    虽然电针作用可达深部组织,但如上述,作用不很明显,而在皮肤表面的电刺激就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设想,在这种取效的过程中,皮肤或其他表层组织一定起了作用,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刺激皮肤或其下层取得疗效呢?尤其是疏松结缔组织,含水量相对大,电阻小,按照物理学原则,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电阻小的线路电流量大,因此,经皮电刺激所以起作用,疏松结缔组织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性最大。
    (2)有实验证明,经络没有独特的物质基础。余安胜等 用体视显微镜(2-25倍)观察足三里新鲜标本层次和断面结构及ABS铸型、淋巴灌注标本,发现足三里穴与非穴位的巨微结构观察无显著差异,均未发现除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肌腱、肌肉等组织外的特殊结构,因而认为穴位不是由一种组织结构而成,而是由多种组织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足三里穴的淋巴管分支和交通较丰富和集中,与非穴位的对照组相比发现有明显的不同。这就是说,基本上排除了经络是一种现代医学还没有发现的独立的组织结构的认识。但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肌腱、肌肉这些组织结构中哪一个起主导作用还未明确。史学义等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为:
    “皮肤、皮下结缔组织是穴位普遍的形态学基础,而不同穴位的组织结构成分及其数量的差异、相互组合方式的不同,及与其邻近组织结构进而与整个机体的结构功能联系的不同决定不同穴位的特殊性。
    “皮下结缔组织缠绕刺针可能是浅层客观针感的物质基础。肌层肌内衣缠绕刺针并牵拉肌纤维引起肌收缩则可能是深部客观针感的基础。肌衣牵拉及反射性强力肌收缩可能与主观酸胀感有关,邻近小血管受牵拉与痛感有关,邻近或远离针孔的神经支、干受牵连刺激则可产生麻感和电击感。可见针感,特别是主观针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非仅由局部某种原始的多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而是通过结缔组织的中介针刺力同时或先后广泛作用于多种已知的针感结构的结果。显然针刺作用力引起的穴位组织结构的动力学改变是客观针感和主观针感共同的生物学基础。”
    于是,史氏得出结论:以结缔组织为中介,捻针力可刺激穴区多种针感组织结构,这可能是针感形成及其复杂性的生物学基础。
谢浩然等 在人尸体上,沿着古典的经络路线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和分析,认为经络是存在于四肢的肌肉间隔和躯干的筋膜间隙等部位的间隙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连接搭桥而形成的路线。这种间隙结构的路线基本符合从《灵枢•经脉》关于“十二经脉者,伏行分肉之间”的论述。这种理论强调了疏松结缔组织的重要性。
无独有偶,陈尔瑜等 用成人尸体3具及小腿标本一具,留针于局部再解剖。结果,自风池至足窍阴25个穴位中,与骨膜、骨间膜相关者18个,余与筋膜、神经鞘膜、关节囊相关。用小腿标本7具,在骨间膜近腓骨缘处用PIXE作线性扫描,发现穴位区钙元素浓度比经络线上非穴位区高4倍以上。
    党瑞山等 为探讨经络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在3具成人尸体上留针于穴位局部后再解剖观察了手太阴肺经全部穴位与相关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11个肺经穴位中,与骨膜相关者9个,与神经鞘膜和动脉壁相关者各1个,X线CT观察验证了尸体解剖观察结果。此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经络与结缔组织关系和经络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上述几个实验说明了得气和结缔组织之间的关系,这里,要注意的是,得气主要和致密结缔组织有密切关系,与浮针疗法所针刺的疏松结缔组织不同。但这些研究对我们重视组织学研究有着启发作用。
    有人认为,经络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出现较早、分化较低的传导组织 ,而结缔组织也是出现较早、分化较低的组织。因此,我们认为,经络的现象与疏松结缔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很有可能,传统针刺和艾灸等疗法所以能起效大多是因为各种疗法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当然,这仅仅还是假说,需要有大量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的支持。
我们关于腕踝针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皮下埋针能够提高痛阈 ,而且,该实验并没有完全按照腕踝针的分区选点法,实际上就是浮针疗法的雏形,但结果却相当令人满意。实验方法:有关器具高温高压消毒后,截取一长7mm的32号毫针针尖部分,套入7号注射针内,局部消毒,依临床穿刺埋线法,将毫针埋于大鼠后肢小腿下1/5的皮肤下。在皮肤被酒精浸湿的情况下,毫针若隐若现,不然,毫针可能太深。毫针针尖向下直对第2、3掌趾关节处。我们用微电脑辐射热测痛仪检测大鼠单侧后肢第2、3掌趾关节足背局部的痛阈。结果发现针刺后48小时痛阈值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这次实验证实了皮下埋藏刺激物能够提高痛阈,而且,进针点的选择不一定要按照传统的腕踝针疗法。这个简单的实验证实了我们以前的许多想法和假说,对浮针疗法的发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动物试验和临床实际不完全相同。临床上即刻疗效很好,而动物实验即刻疗效不好。为什么?这是因为毫针对于人体来说,远比对于大鼠要小得多,毫针对人体的伤害远比不上对大鼠的伤害。这种伤害使大鼠的痛阈降低,成为一种负面影响,抵消了针刺所带来的提高痛阈的正面影响。对于人体来说,这种负面影响很小,所以即刻疗效好。
    3文献研究
    浮针疗法是在古代文献的挖掘中获取营养成长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源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皮部理论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皮部理论对于临床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上应具有较大的作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往往运用了皮部的理论,而没有引起重视。例如,拔火罐、推拿就是皮部理论的临床运用。浮针疗法在皮下进针,不深入肌层,进针点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理固当然。
    (2)近治原理   近治原理是根据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的。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如鼻病取迎香,口歪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梁门等皆属于近部取穴,符合近治原理,在传统针灸临床中运用广泛。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灵枢•厥病》载:“头痛••••••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不可远取也”,“耳鸣,取耳前动脉。”《百症赋》说:“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这都是近治原理的运用。浮针疗法正符合这个原理。
    (3)以痛为输理论  《灵枢•经筋》所载十二经筋的各种痹症,如仲春痹、孟春痹、仲秋痹等等,其治疗原则全部是“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由此可知,对于软组织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四肢躯干部的痛症,《内经》选穴以“以痛为输”为基本治疗法则,在《内经》的其他篇章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论》:“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等,举不胜举。“以痛为输”应被视为阿是穴方法的最早记载。阿是穴更是被隋唐以后的针灸界普遍认同。虽然浮针疗法进针点的选择并非象“以痛为输”、阿是穴那样选在病痛局部,而是在痛点周围,但和它们两者还是有相似的地方:都以病痛的部位为选择进针点的根据。
    (4)《内经》刺法  浮针疗法的最大特点是皮下进针、近部选进针点和留针时间长,这三者在《内经》的刺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较为详细的论述。
     皮下进针在《内经》中没有同样的表述,但有相当接近的说法。①《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故有九刺之称。九刺中的毛刺即类似浮针刺法。毛刺“刺浮痹皮肤”,应用浮浅的刺法,治疗浅部的病症。②《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所以有十二刺之称。十二刺中的直针刺和浮刺属浅表进针。直针刺“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就是一种沿皮卧针直刺的方法。先用挟持押手法,把皮肤挟起,然后针身沿皮自挟起处横针而入,适宜于寒气较浅毋须深刺的疾病。浮刺“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这是斜针浅刺的一种方法,“浮”是浅的意思,可用于治疗因寒邪而肌肉拘急的疾病。③《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因而有五刺之称。五刺中的半刺也强调了浅刺的重要性。半刺“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所谓半刺,刺不到半分,刺得快,出针快,似拔毛状,主要治疗与皮毛相关的疾病。
    近部进针在《内经》刺法中有相当多的论述。①九刺中的分刺即属此类。分刺“刺分肉之间”,是针刺局部深层肌肉以治疗肌肉病痛的方法。②十二刺中的恢刺、齐刺、扬刺、短刺、旁针刺等都是在近部进针。恢刺“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恢”是扩大的意识,这种刺法,用针在拘挛的筋部附近刺入,前后上下地摇动针身,用来治疗筋痹症。齐刺“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这种刺法三针齐下,适宜于治疗寒邪所中受病较深而面积不大的痹证。扬刺“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也。”这是中间刺入一针,周围刺入四针的一种刺法,适宜于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短刺“刺骨痹,稍摇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这是在局部深刺以寒气入骨的痛症。旁针刺 “直刺、旁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是正刺一针(刺经)、旁刺一针(刺络)的方法。适用于病程久远、经络同病的痹证。③五刺中豹文刺、关刺、合谷刺等也是近部进针的例子。豹文刺“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此法是在病变部位,前后左右针刺出血,治红肿热痛等症。关刺“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这种刺法多刺在四肢关节部左右并刺,可治疗痹证(筋痹)。合谷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此法斜刺入肌肉间,深入后,又退针至皮下,再向左右侧斜刺,如鸡爪状,可治疗痹证(肌痹)。
    留针时间长在《内经》刺法中也有强调部分。在《内经》中对于一般疾病的治疗,较少提及留针,而在介绍十二刺中的报刺时,显然强调了留针。报刺“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这种对于游走不定的病痛,针刺后采用留针法,并以左手按压寻找痛处,然后出针再行针刺。虽然留针时间不长,甚至远不及现代针灸临床常见的留针时间,但相对于众多内脏疾病的针刺治疗都不提及留针的情况下,在治疗疼痛(痹证)病症时,突出了留针,这显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上述临床、科研、文献三个方面的现象或者说是疑点使我们努力探寻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了浮针疗法在1996年6月的诞生。第一次试用浮针疗法是在广东增城当时的第一军医大学门诊部,治疗的是个网球肘病人。对网球肘,传统针灸的方法效果来得慢而且不是很确切,而西医多采用“封闭疗法”,复发率高,远期疗效欠佳。于是,我们抱着试验的态度进行了治疗,因为在皮下进针没有危险,当时,心中祈祷,希望能够成功,以印证我们的假说和想法,让我们惊讶的是,进针以后再次按压病痛局部,压痛不翼而飞,比预想的还要好。从此,我们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扩展浮针疗法适应症,从而导致了浮针疗法的诞生。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特色技术培训,符仲华老师最新发明浮针进针器,利用进针器,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浮针操作。现场发浮针练习,保证学会。每位参会者收取研修费 2800元(包括:资料费300元、两本证书费200元、价值300元的浮针进针器1支、浮针10支以及免费复习三次费用)
11月20日--11月22日(20日报到)  北京举办。
报名电话:刘老师13021231516  (微信)QQ: 1312863738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2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