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又一次伤风感冒引发的思考

热度 1已有 592 次阅读2015/8/30 18:23 |系统分类:学习实践

120

又一次伤风感冒引发的思考

  头身疼痛、项强、自汗、嚏喷、 清涕,此些症状被医圣先贤们认症为伤风。现代叫风热性感冒。且伤的什么风,干的什么冒,清代以前的医辈先贤们没说,只有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桂枝汤主之。再后来出一个香苏饮也可主之。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个山东昌邑人黄元御在他的四圣心源里给出了准确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剂,即:紫苏姜苓汤,书中是这样说的:“伤风者,中虚而外感也。(中气虚弱即胃气虚弱。外感即体外环境之感。)阳衰土湿,中脘不运,胃土常逆,肺金失降,胸中宗气不得四达,时时郁悖于皮毛之间,遇饮食未消,中气涨满,阻隔金火沉降之路,肺金郁发蒸泄皮毛,宗气外达,是以不病。然,一被风寒闭其皮毛,肺气壅遏不能外发,故循逆鼻窍嚏喷而出,湿气淫蒸,清涕流溢,譬之水气蒸腾,滴而为露也。水生于金,肺气上逆,无以化水,故小便不利。齁喘(齁喘即哮喘)者,既伤风之重者也。其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较之伤风之家倍甚。脾土之常陷,胃土常逆,水谷消迟,浊阴莫降,一遇凊风感袭,闭其皮毛,中脘郁满,胃气愈逆,肺脏壅塞,表里不得通达,宗气冲出于喉咙而气阻喉闭,不得透泄,于是壅闭喘息不可名状,此齁喘之由来也。

   谈伤风,何以带稍哮喘?因哮喘是重伤风且用同一方药,紫苏姜苓汤,只是重者多加一味杏仁,同方故也。

说的是否确切,那就要看药方的疗效。药方放在药铺柜台之上时,药老板便说:“此乃治胃寒之方”。此乃治疗风热型感冒方,何以治胃寒,故意问之,老板又说:“只紫苏为感冒常用药”。老板对药性方剂颇熟。那么,桂枝汤里的桂枝;藿香正气丸里的藿香;香酥饮里的紫苏为感冒用药,其它均为和胃之药,药方不同药理相通。

第一剂药服下十几分钟,头身疼痛减轻,身躯自感清爽许多,一觉醒来,喷嚏鼻涕减少。二剂过后,症象轻微,体能恢复,只偶尔鼻子呲哼几下。三剂药服过便痊愈了。对于一个中虚外干的老头,也算是神效了。药效如此的立竿见影,桴鼓闻声,也不知于何时何地何人给中药冠以效慢之名,真此乃冠之无意,为之误人。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否则,便如同黄元御所言,诊病有误,药错杀人,也在反掌之间。

如此是说,伤风、哮喘源于胃消化不良,胃气失降。以中医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胃气乃五行轮转之枢轴,轴润则四维顺,轴涩则四维滞。这时要问,胃何以会消化不良至使胃气不降反逆?内经早已阐明,气血遇寒则凝,此是自然之理。谁人不晓物质遇冷则缩,液体遇冷则稠,胃消化不良源于常食凉食物。现在又有一个新名词,肠胃感冒。普天之下,谁人没有食用过生瓜梨枣呢。冷食入胃,必使胃温降低。因为, 胃要以热传导之法把冷食加热至可以供胃腐熟之温度,也就是发孝温度,再加入消化酶,才可将冷食化合生成合于人体所需之成份。其中,对双糖的化生,仿佛与麦芽糖的发孝糖化过程相仿。人体内使用消化酶,而造糖者使用生麦芽罢了。

糖,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糖是大脑的能量源。又不知于何时何地何人给糖冠以:“食糖会使人发胖”之名,真乃千古之冤,其用心何在?

既然胃可以化生冷食,食冷又有何妨呢?此问,吴青忠先生所言极妙。其大意为:“失去热量的胃细胞会被循环之肝肾进行修复,使其恢复能量,此间有储备胃细胞继续给冷食加温,如此循环”。假如肝肾不能把失去能量之胃细胞修复,便会把其排出体外,此属正常人的循环。如果不能排出,就属循环障碍,人体有病。假如胃细胞储备不足或循环不利或肝肾功能不全,不能修复失热的胃细胞,胃温将常低,据此而失去化生能力。冷食也会用传导的方式把冷能量传递给胃,使胃降温而吐故纳新的循环作用变慢,这就是胃受凉。作用相互,直至平衡,这也符合能量守恒之律,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会做形式转换。故,给冷食加热会消耗人体自身能量。人体血气充盈,食以少量冷食,会被充盈的血气化生,身无大碍;尚若人体血气亏虚,又食以大量冷食,血气不能使胃升温,其血气也必将受损,其后患无穷,此乃老人小孩身体欠佳之原因所在。胃气失常会使人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倦怠,体弱多病,胃气失化会使脏腑失养,长期如此,其人将不了了了。

有什么办法让受凉的胃复原呢。郑钦安早已备好甘草干姜汤给予化解。炙甘草60克、炮姜15克,五味子适量,煎服,可以化解胃寒胃热。此理原之内经所载。郑钦安受陈修园之启迪,深啖细嚼医界先贤和内经之奥,深得其悟,终成一代名师,崇阳之火神派掌门。

人在生病之前总有征兆,只会被忽略,我也不例外。病前几日脖子有些僵硬,疑为在电脑前过多;晚上睡觉前不觉饿,疑为进食热量多,直到病后才有所感悟,脖子僵是气不降,晚不饿是消化不良,平时多是早睡觉,就因睡觉前好饿,吃了睡觉不好,才在没饿之前就睡。平时晚睡觉时会饿。

为验证紫苏姜苓汤之药效,服过一剂紫苏姜苓汤后,改服小柴胡颗粒和越鞠保和丸,服用一天,疗效无几,继而服用紫苏姜苓汤二剂三剂之病情痊愈。

由此次所思,医病先医胃,胃不化食何以化药呀?吃饭不消化,吃药会消化药吗? 故,医病服药甚多药效了了,是没对症? 还是胃不化药,尚需看官们上心斟酌。

医圣张仲景的药方里常见甘草、生姜和大枣,此意也不必细聊吧。

医者良莠不齐,药者真假难辨,五蠹时隐时现,人命多舛,不留神,丧命于无形之刀下,也说不定。

为验证郑氏之甘草干姜汤,也是疗胃,鄙人在服甘草干姜汤,一剂服下,腹部感热,脖子胳膊直至手背都有热流动之感觉,身上温乎乎很舒服。二剂服下热感减少,腹部力量有所增加,呼吸有畅快感,睡眠有改善,能从晚十点一睡至凌晨四点。三剂嘛,撰文至此,还没服呢。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黄牛 2015/9/12 05:19
回复 黄牛 2015/9/12 05:19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5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