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图解中医原本》前言与后记

已有 730 次阅读2014/9/9 12:37 |个人分类:中医理论创新|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中医知识, 中医理论

前言

      中医,原本是一个严密、周全、简明的文化系统,道法术器一应俱全,环环相扣,前后贯通。但是,《内经》《伤寒》,至理深藏而不显,学者难索其真义,往往使人却步。《神农本草》文字简要,却又难解文雅之渴。后世医书虽堆积如山,但大多经验汇编,或《内经》《伤寒》之训诂译注,门内之人或有少取,门外之人或索一二验方而已。

      本书作者沿《伤寒》《内经》溯求中医原本,初衷为求人生自然至理,偶有所得,偿试作一书,将经典学术与中医的原理——中华文化的总根源——太极阴阳五行学说贯通解释,由此辨正经理讹传,还原医道真相。又念人们喜欢图像思维,加上中医本身非常需要图像思维,故作成《图解中医原本》,以飨同好。

      中医原本,其实不繁,道理都在自然之中,简言之就在日出日落之中,原理如此,生理如此,病理如此,药理如此,治理亦如此,一理贯穿始终,非常好懂,也非常好用。后世医学因为失了医道,成了无源之水,以致不断衰微,直至沦落为经验医学。穷则令人反思,中医若要复兴,必须自《伤寒》《内经》出发,返本溯源。

      医发于巫,文明亦发于巫,古今中外,此无非议。巫者,观天冥“道”,故为人文始祖。人文初创,原不为术,亦不为器,全为人生宇宙致理,“道”由此明。“道”乃“终极存在”,故“道”一旦确立,则后世不可超越。守道则文传,失道则文断。

      道衰而设法,法道而术器生,后世以为文明的“进步”。然而,术器一生,人皆追术器而远道,故道为天下裂。术器失道,无以约束,作用于人,亦正亦邪,祸福相依。诸子百家,异说纷呈,但守“道”者唯老子独孤,亦悲亦幸。自汉以降,官府独尊儒术,巫道流散民间,难免被庸人误用,“巫”蒙其垢。今人更将巫者打入迷信,真精糟粕俱废。巫既废,道乃不传。医之初写作“毉”,后又写作“醫”,现代更是简化为“医”,此乃医道失传的见证。

      《内经》成书于秦汉,多数人认同。其之成书,已非巫道正传,但不乏巫道真章隐于其中,称其真讹杂陈非为不敬。《内经》之讹,大不过失道,设立六经与太极阴阳五行分立,火分君相与自然之道背离,由此医道晦,医理难圆。医离道,故不解经络真相,不明首脑玄机,亦不顾心脉相连,肺焦相通,胃肠一家……。医既离道,法大道之中介医学,堕为法人道之经验医学。后世医家,尤其是著书立说者,多出于儒生,惜其由仕入医,本为失落之选,故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但良相或有明君可伴,而“良医”却无至道可依,于是良相可圈,良医难点。

      后世之医,虽奉《内经》为宗,却无力辨其良莠,更枉谈补其遗缺。失道之医,术器不能一统,医理药理形同实异。五行“气味”,无以为继,医者如盲。愈往后世,医道愈晦,非但不能为往圣继绝学,术亦不保,日渐下流,市医全凭“汤头”。及至今日,惊闻中医院校学生寒窗五年乃至八年十年,却不能开方治病,有识之士无不扼腕咬牙。

      中医的问题,根本是中医理论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是中医人丧失了追求真理的勇气和能力,不能沿着《内经》《伤寒》返本溯源,找到理论的定解。中医的没落与所谓西医的“打压”无关。用中医自己的话来说:正气不衰,邪何以干?

      所幸仲圣《伤寒》为中医承下一口活气,留“气味”一条暗索,隐于《伤寒》治方之中,以待来者。

      呜乎,上天有好生之德,西学极致而衰,中华文源有望重开,往圣绝学岂能后继无人?然而,要继往开来有一个前提,必须首先树立宗教般的奉献精神,没有这样一种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凡事免谈。

      中华文明与中医文化有着相同的原理,因此,振兴中医与振兴中华是两件可以相互依靠的大事业,医者或欲行医者可知否?

后记

      写作《图解中医原本》是辛苦的,但也是喜悦的,而且主要是喜悦的,因为这是一次奇妙的“创造”之旅。我很乐意藉此向读者透漏一个有关创造的“秘密”。

      在书序里提到,我在学习研究中医之前,认真学习了中华道学,并且亲身体验了道家的一些修行方法,包括“静修”和“辟谷”。在学习了一个阶段以后,我逐渐形成了一个思想,认为“静修”不仅对于养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创造”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学习和实验静修的过程中,我将这些思想分别整理成了两篇文章,一是《养生非常道——静修——联通无极场》,它有了点书稿的样子;二是《创新非常道——静修——联通无极场》,做成了“培训项目商业建议书”的样子。还有一个“非常道”尚未形成文章,就是《领袖非常道——静修——联通无极场》。将思想整理成文章的过程也是思想再一次提炼升华的过程。

      现在回想起来,《图解中医原本》中的所有“创新”的思想都是在“静修”的状态下产生的,整个过程几乎是《创新非常道——静修——联通无极场》的一次完美的实验活动。在形成思想的那些日子,我回到乡下老家,准备利用自家的承包地创建一个自然农修的“真我家园”,白天整地,晚上读书,入静冥想,亥时就寝。

      一天上午,“肺应该与三焦相表里”,“心和脉应该构成一个太极整体”……这些思想突然出现在脑子里。随后数日,记录在《图解中医原本》里的一系列“创新”思想喷涌而出。那一天,我悄悄的流泪了,为自己和中华往圣们的伟大思想沟通了,为伟大的“中华文源”而深深地感动。我伏下身体,头顶大地,良久起身,然后来到堂屋,恭敬地给“中华往圣”的牌位上了一炷香。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这部书稿在基本定稿之前,都是用纸和笔书写并修改,然后再转录到电脑。我认为,中医思维只能用象形的汉字表达,有关中医的文章著作也应该用“手书”完成,因为只有手书汉字才能匹配中医思维。这一点对于现代中医人来讲,很容易被疏忽,因此,特别值得一提。

      《图解中医原本》已经初步做到了:恢复中医中介医学原本;恢复太极阴阳五行原本;恢复河图象数原本;恢复中医原理–生理–病理–药理–治理一理贯通原本;恢复人体生命以大脑元神为根据的原本;恢复先天元神–经络原本;恢复后天识神原本;恢复心–脉合一原本;恢复心–脉中央枢机原本;恢复藏腑生成原本;恢复藏腑功能原本;恢复藏腑表里原本;恢复心枢四象一脉周流的藏腑五行系统原本;恢复病证机因原本;恢复气味药理原本;恢复处方治理原本。从此,中医有了一个统一的医药模型,一套统一的话语体系,一个标准的定解。

      《图解中医原本》必将开启一个纯正中医的新时代。这是一个真正可以批量“生产”合格中医的时代,一个彻底告别五年教育不能开方的时代,一个彻底告别“行医五十年方知四十九年之非”的时代,一个中医药产业标准化时代,一个中医产业重新超越西医产业的时代,一个中医全球化时代。总之,一个真正的纯正中医现代化时代即将来临。

      祈祷中华往圣的神灵能够在新世纪大放光明,护佑中华儿女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5 09: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