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300多名非典后遗症患者仍遭病痛折磨[组图]_资讯_凤凰网

已有 293 次阅读2010/1/6 09:03 |个人分类:医中故事

 

按:非典已过去多年,庆功会也早已开过了,该受奖立功的也已经功成名就了,但这些“非典”后遗症患者,却是仍遭病痛折磨,难道不值得人们的深思么?本文下载于凤凰网,今特全文转载(因重新用word文件编排,可能与原文有出入)

 

 

 

 

 

 

 

300多名非典后遗症患者仍遭病痛折磨[组图]_资讯_凤凰网201014日 星期一 

300多名非典后遗症患者仍遭病痛折磨[组图]

20100104 07:42中国网 

 

 

方渤在做烤灯治疗,他闭着眼睛,却一直在说话。他说自己曾是名人,作为被成功治愈的非典病患上过央视。

方渤就要上手术台了,李朝东虽然自身行动不便,但他还是尽力帮方渤穿好衣服。为方便做手术,方渤提前剃了光头。他说这样可以清清爽爽过年。

方渤、李朝东、陈波、李桂菊……他们是300多名登记在册的非典后遗症患者。2004年,国家卫生部正式成立非典后遗症专家组。2007年,北京市将望京医院作为治疗非典后骨坏死疾病的市级定点医院。在册的非典后遗症患者大部分都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治疗和生活补助。

2009年的最后一天,58岁的方渤一早起来,静静地坐在病床上等待着自己的第三次手术。为了这次手术,他特意剃了光头。做手术时,医生会剃掉他一部分头发。他索性提前剃了个光头,清清爽爽地过年,把烦恼留在今年

2003年的非典,让方渤痛失心爱的妻子。他有幸得救,却患上了被称为不死癌症的股骨头坏死。这种后遗症普遍存在于非典幸存者身上。

尽管政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帮助,但让方渤担心的是,自己终有一天会变老,万一有一天瘫痪,就不得不想办法筹钱请雇工。

张金萍已经出院,但每周二都会来望京医院看门诊。望京医院每周二下午开设免费门诊,集中接待非典后遗症患者。

 

郑素玲用双拐支撑着自己,但她撑不了多久就必须躺下来。她说自己不愿意把生命都浪费在床上。

在望京医院骨科病房里,和方渤有着相似经历的非典后遗症患者有9人。但这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时不时有人出院,有人入院。目前北京登记有非典后遗症患者约300人。

非典导致的家族式灾难,让患有后遗症的同一个家族的患者不得不选择轮流住院。裴亚君说:“家里还必须有一个人操持。

裴亚君的行动几乎完全不能自理,她的妹妹裴亚英就住在隔壁病房,同样患病的丈夫曾有份工作,但现在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捡捡废品。

不过裴亚君并不是很孤独,一同住院的其他姐妹也会照顾她。其实说不上谁照顾谁,大家是相互照顾。

每天晚上,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谈谈一天的感受,聊聊明天的治疗。然后是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彼此提醒以后的治疗要注意什么。

根据病情,非典后遗症患者约有半数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定点免费治疗。除了股骨头坏死外,肺部纤维化及精神抑郁症也都纳入了免费治疗的范围,还可以报销之前发生的用于治疗非典后遗症的医疗费用。

市政府在提供免费治疗的同时,还对在册的非典后遗症患者提供不同等级的生活补助,有工作单位的每年每人4000元,无工作单位的补助8000元。

 

和很多非典后遗症患者一样,裴亚君的两侧股骨头全部坏死,被重新置换。一般人工股骨头科学上的使用期限是1520年。

                              

 

李桂菊趴在病床上看杂志。这样的姿势对于她而言只能坚持几分钟。她一家三口都有非典后遗症。                 

 

每天当有拜访者离开医院时,李朝东和其他能走动的患者都会走到走廊里挥手道别。他们希望天天有人来看望他们。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