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抗日战争大事记之长城战役

已有 117 次阅读2009/8/28 19:08 |个人分类:抗日战争

长城战役,为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开幕战
1933年,日本以热河省地方官员表示归附伪满洲国为由,与伪满洲国军队进军热河,省长汤玉麟不战而逃;之后日军进攻山海关、长城各隘口与热河,国民政府派遣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关麟征、黄杰与刘戡与日军在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界岭口凭险固守,但最终由于军备不良、战力消耗殆尽、战略位于丧失而撤退。

之后中华民国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由黄郛与何应钦与日本代表梅津美治郎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而中华民国与满洲国也因此以长城为界,满洲国更于长城各地树立“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
战斗序列

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关东军第6、第8师团、混成第14、第33旅团、骑兵第4旅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4万余人及伪军3万多人,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


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指挥,先后调集14个军20余万人,企图保卫热河和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张学良任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下辖第一、二、三军团(第三军团司令万福麟),共5个军1个师兵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作相,辖四、五、六、七、八军团共9个军1个师,分布在长城各口,固守御敌。

3月12日起由何应钦接替张学良指挥。

热河战役
主条目:热河战役
日军第8师团进攻热河,汤玉麟征集二百多辆汽车,装上金银财宝和鸦片等,运往天津租界,他的手下的几个将领尚未交锋就投降或逃跑,汤玉麟于是一枪不发,全面败退,率部逃到河北承德地区的滦平,日军仅128名骑兵占领热河19万平方公里领土。


山海关
1933年1月1日至1月3日,1月1日,武藤为保障主力迅速攻占热河、长城,令山海关守备队和伪满洲国国境警察队制造榆关事件,鸣枪挑衅,反诬为中国军队射击,并通牒中国守军撤出山海关,被拒绝后,日军第8师第4旅在航空兵和海军各一部支援下,于2日以优势兵力及火炮向山海关中国驻军第9旅第626团进攻。该团奋勇抵抗,至3日下午安德馨营长与所属官兵300余人于山海关奋战无援阵亡。该团奉命撤退,山海关陷落。4日和6日,日军再进攻榆关附近五里台、石河的第9旅阵地,守军坚守。10日,日伪军攻占九门口,守军第15旅退守石门寨。

喜峰口
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热河,然后进攻北京东北方向的长城各口。3月6日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的第37师(师长冯治安)第38师(师长张自忠)奉命防守东起冷口,西至马兰峪一线。由于装备不如日军,守军以奇袭夜袭对付日军。日军于3月9日夺取喜峰口,当夜第37师第109旅旅长赵登禹所属团长王长海率大刀队于喜峰口夜击日军,夺回喜峰口。500多人的大刀队仅生还二十余人。3月11日当地猎户关仁景,于连贵等自告奋勇为向导,赵登禹率左翼大刀队袭日军步骑兵营地,第113旅旅长佟泽光率右翼大刀队袭日军炮兵阵地。东出铁门关,西过潘家口,由山间小路迂回至敌后包抄日军,歼敌数千,为喜峰口大捷。
日军于喜峰口失利后从承德方向调集早川、濑谷义的第31、第8两个联队,并附骑兵两个团,装甲车10余辆,飞机20架,联合蒙古、朝鲜伪军两个旅,总计兵力超过万余人,向长城罗文峪口进攻。3月17日至19日,第29军所辖暂二师及第37师一个团、第38师一个团防守遵化罗文峪一带各口,由暂二师刘汝明师长指挥,总兵力约6000人,在罗文峪一带的长城线上迎战。血战三日,29军官兵杀敌3000多人,伤亡1700余人,成功击退日伪军,守住罗文峪。日军向滦东打开缺口。4月7日起再攻喜峰口,头两天进攻均被宋部击退。4月11日喜峰口腹背受战,4月13日,29军奉何应钦之命撤出喜峰口,在兴城以北滦河西岸布防

古北口
1933年3月9日,关麟征率中央精锐第17军(军长徐庭瑶)第25师到达河北密云县的石匣镇时,将部队开到古北口前线。出古北口东关不远,即与日军的前哨发生遭遇。关麟征亲率第149团夺取右翼有利高地,遭遇日军潜伏的侦查部队狙击。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受伤多处,浑身是血。身旁随从官兵10余人全部战死,第149团团长王润波阵亡,终于将敌人击退,占领高地。11日日军第8师团主力向右翼阵地进攻,东北军王以哲部不支而退,制高点将军楼失守,日军占领古北口关口,乘胜包围第25师戴安澜的第145团,关麟征负伤,由杜聿明代理师长继续同日军苦战。请示徐庭瑶军长同意后,在古北口以南的南天门一线构筑阵地。
3月12日日军在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开始进攻,第145团被分割成两部分,师指挥所再次受到攻击,第25师只好撤退。开战之初,第145团向一个叫“帽儿山”的高地派出一个7人的侦察哨,由于联络中断,这7人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仍然坚守,3月13日日军调来飞机重炮猛攻,而七人居高临下依靠地势顽死守,子弹打光了,拼刺刀肉搏,全部壮烈牺牲。日军攻下高地后将7人合葬,立了一块上面写着“支那七勇士”的墓碑。
1933年3月13日,黄杰率中央精锐第17军第2师于密云县石匣镇抗日,接替第25师南天门防务,守备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一带阵地。14日第17军德军装备第83师(师长刘戡)投入战斗,4月16日后,日军飞机十余架即更番至南天门、石匣、密云一带阵地,猛烈轰炸,至21日,敌军更全面向我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阵地攻击,五昼夜末稍停歇,尤以左翼八道楼子一地,著弹三千余发,工事尽被摧毁,营长聂新、吴超征阵亡,尸骨不存,化为灰烬。
4月23日日军3000人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南天门再次发起进攻,先后4次攻击被击退,日军后从421.2高地迂回到大小兴开岭进攻也未得逞。24日日军向 421.2高地发起集团进攻,战至10点左右,421.2高地失守。从4月21日到25日,第2师已伤亡6000多人,不能再坚持下去,徐庭瑶调刘戡的第83师接防南天门,第2师撤回补整。日军攻占八道子楼后,将山炮运了上去,进行炮击。日军并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日军攻下南天门。从4月28日到5月上旬,第83师继续在372高地、425高地、车头峪、大小兴开岭、上堡子、笔架山、香水峪等地和日军作战,伤亡惨重,阵地不断被日军攻占,刘戡准备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拦阻。战至5月11日,何应钦下令撤退,5月19日第17军撤至顺义北苑,长城古北口战役结束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3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