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抗日战争大事记之反共产国际协定

已有 210 次阅读2009/9/21 21:26 |个人分类: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的协议。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商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此后加入该协定的还有匈牙利、西班牙、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丹麦以及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傀儡政权和中国的伪满、汪伪政权。


反共产国际协定-背景   

德日签署反共产主义协定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根据协定的规定,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两国必须“交换情报”,“紧密合作”。这是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个协定的签订,使日、德两国法西斯在反苏反共的旗帜下建立起公开的军事联盟,以联合起来实现其重新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发动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这是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政权早已确定好了的方针。1933年1月份,希特勒上台后就着手于侵略战争的准备,在“大炮代替黄油”的口号下,疯狂进行扩军备战,把经济迅速推上了军事化的轨道。1933年,希特勒宣布退出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不久又退出了国际联盟,摆脱了国联对他扩军备战的一切限制。1935年,希特勒进一步颁布了“国防法”,规定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他的兵员额,使德国成了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在东方,日本法西斯化的步伐也很快,自从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以后,1936年3月份,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广田弘毅的组阁,就表明了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已经完成,当时他们就公开提出对外扩张的要求,把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作为谋求“帝国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国策。东西两个法西斯帝国结成军事联盟,目的是为了平分世界,之所以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一方面,他们确实要反苏反共,另一方面是为了掩人耳目,避免过早地刺激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果然,西方帝国主义上了当,听凭其军事力量的发展,结果养虎为患,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一场严重的灾难

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同盟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在制订进攻苏联计划的过程中,希特勒德国首先需要比以前更加密切地协调德国同它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盟国日本和意大利的行动。按照希特勒统帅部的设想,日本应当牵制美国的力量,不让他们进入欧洲战场;应当吸住苏联几十个师和大部分空军,使他们无暇兼顾。德已与意大利(于1939年5月)订立军事同盟(“钢铁条约”)。为了使协调三国行动的想法得以实现,希特勒在外交上利用了日本想分享德国和意大利的“战果”的愿望,决定同日本订立军事同盟。结盟的谈判曾于1939年中断。而现在日本倡议订立军事同盟,这在德国得到了更加有利的反应。德日谈判于1940年9月9日在东京举行。代表日本的是外相松冈,代表德国的是施特默尔和奥特两位大使。9月18日,里宾特洛甫前往罗马,说服墨索里尼和齐亚诺同意意大利加入德日军事同盟。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军事同盟条约在东京签署,谈判宣告结束。三国条约公布的文本说:日本承认并尊重德国与意大利建立欧洲“新秩序”事业中之领导权,德国与意大利则承认并尊重日本建立东亚“新秩序”事业中之领导权。缔约国之一方如遭受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之大 国攻击时,三国保证以政治、经济、军事之一切手段互相支援。在谈判期间,德日两国政府以互换照会的形式就南洋问题签署了许多秘密协定。日德两国代表商定,一旦日本与英国发生武装冲突,“德国将尽其所能,以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援助日本”。希特勒一伙同意曾处于日本委任统治之下的德国过去在南洋的殖民地仍由日本管辖,但以德国得到一定补偿为条件。德国以前在南洋的其余殖民地,于欧战结束之后德国应自行收回,然后再与日本政府讨论它们的分属问题,尽可能照顾日本的利益,日本为此应向德国提供相应的补偿。与此同时,还签署了建立三个委员会的协议,即建立所谓总委员会和两个技术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总委员会由德意两国驻日本大使参加,设署东京办公,以日本外相为主席。在柏林和罗马也拟设立同样的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也设在东京,由日本的陆海军代表和德意两国大使馆的陆、海、空三军武官组成。在德意两国首都也设立同样的委员会。总委员会的目的是协调三国的政策;军事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的任务是解决协同作战和相互进行经济援助的问题。三国条约的签署,正式产生了三个侵略国的军事同盟。这个条约是针对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首先是针对苏联的。

反共产国际协定-内容   

协定包括3条正文、附属议定书和秘密附件。主要内容有:缔约国相约互通关于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并紧密合作,协议和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对“受共产国际威胁的第三国”采取防止措施,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设置常设委员会,协议反共事宜。秘密附件规定: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该协定的签订是德、日、意法西斯为扩大对外侵略相互借重力量的产物,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初步形成。


反共产国际协定-复议书(节选) 

  
1936年11月25日在柏林签署。协定诬蔑共产国际干涉各国内政“威胁全世界的和平”,规定缔约国交换关于共产国际活动情报,在反对共产国际的斗争中紧密合作。日本帝国政府及德国政府认为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之目的在采取一切手段以破坏威胁现存的国家;深信忽视共产国际对于各国国内关系的干涉,不但将危及其国际安宁及社会福利,且将威胁全世界的和平。

为协力防止共产主义的破坏起见,协议如下:

第一条

缔约国相约对于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并协议关于必要的防止措置,且紧密合作,以完成上述措置。

第二条

缔约国对因共产国际的破坏工作而国内安宁感受威胁的第三国,应根据本协定的旨趣,采取防止措置,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