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82|回复: 0

美国医学报告质疑:定期癌症筛查作用被夸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7 13: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学界长期以来把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当作降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致死率的重要措施,但美国科学家新研究发现,定期筛查的效用有夸大之嫌,就这两种癌症病例而言,定期筛查利弊参半。

  恶性肿瘤难查

  这份研究报告题为《重新思考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筛查》,21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报告说,如果定期筛查非常有效,从长期看,结果应该是早期癌症确诊数大幅增加,晚期癌症确诊数相应减少,然而针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筛查结果并非如此。


  定期筛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在美国实施20年后,乳腺癌确诊数上升40%,早期病例几乎翻番,但筛查结果是发现更多非致命性肿瘤,已进入扩散阶段的病例只减少10%,前列腺癌筛查情况与此类似。

  研究人员指出,定期筛查没有发挥效用,可能因为不少肿瘤生长太快,成熟过程刚好介于两次检查之间,甚至发现时已经开始扩散。

  易致过度诊疗

  这项研究认为一些肿瘤并不危险,甚至会自行消失,而这种观点在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负责疾病预防的克雷默说,这种观点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但许多人并不认同。不过他认为,发现那些“不重要肿瘤”是两癌发病率在筛查机制引入后大幅上升的原因。

  他说,定期筛查容易产生“过度诊疗”的弊病,即发现良性肿瘤后采取不必要的治疗措施。

  美国癌症学会一直坚定支持大部分癌症定期筛查机制,但这份研究报告使学会准备明年初开始在官方网站说明,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筛查存在过度治疗良性肿瘤和漏检致命肿瘤的风险。

  筛查有利有弊

  专家布劳利说:“过去三四十年癌症治疗过程中,我们一直设法尽早发现和治疗癌症,我们从未认真想过是否在治疗‘需要治疗的癌症’?”

  凯特林癌症研究所生物学家贝格说,关于筛查机制的讨论可能使公众认为筛查没用,而实际上,筛查不是万能药并不意味着没用。

  报告作者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肿瘤学家埃瑟曼说,医学界应该使筛查更进一步,做到能区分无害肿瘤和危险肿瘤。她同时提醒公众正确看待筛查的作用,所有医疗干预都有利有弊。



(记者:欧飒)

来源:扬子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2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