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408|回复: 3

海外归来——海外珍藏的中医古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16: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分。但可曾知道《灵枢经》曾经失传过。
《灵枢经》,在南宋之初就丢了。在大家都为之遗憾的时候,朝鲜半岛听说这个情况以后就派人来说他们有完整的《灵枢经》(当时叫《黄帝针经》),他们可以把它奉还,但必须拿我们的《资治通鉴》和《策府元龟》换。于是,北宋朝廷就开始商量要不要换,起初苏轼不同意并连上了五张奏折表示反对(因为苏轼是文人、诗人、词人,他对医学史的关注不及文史那么强烈)。但同时北宋又面临这样的局面,它的邻国契丹一直在关注着他们的行动,并伺机而动。北宋朝廷害怕遭受两边夹击,迫于压力,少数服从多数,换回了《灵枢经》。《黄帝内经》的下半部分得以流传至今。
其实,何止《灵枢经》一部医书如此。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将当今流散海外的61种(附国内孤本1种)中医善本古籍予以校点,并大致按诸书的内容性质,汇编为12册。
据日本真柳诚等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国内业已失传、独存于海外的中医古籍种类不下150种,至于国外尚存,而中国已失传或罕见的中医古籍版本,数量更多。这种现象的形成,自然有其多种历史原因。中医古籍的外传与回归中国古代的传统医学内容极为丰富,蔚为大观,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翘翘于世界医林。尤其是相对于周边国家来说,古代的中医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随着中医医术的外传,中医书籍不断播扬于海外。自隋唐、宋、明以来,中医书外传的种类数量和速度都非常惊人。这些书籍多被邻邦世代珍藏。其中又以日本国收藏的中医古籍数量最大。若干重要的中医典籍已被列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宝。还有的中医古籍在异邦反复刊刻,并衍生出许多同类著作,对促进邻邦的医学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古代中国本土,由于朝代变更、兵燹战乱、天灾人祸等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医古籍相继泯灭失传。医学风气的迁易,疾病谱的变更,又使得某些医籍渐次湮沉。刻板不易,传世稀少等原因也往往导致部分中医古籍的散佚。
众多古医籍亡佚,无疑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大损失。弥补这一损失的最佳办法,莫过于迎回散失在海外的中医珍本古籍,使之重新在中国本土发挥作用。这样的回归之举,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公元1092年,北宋政府通过高丽使节迎回了一些当时中国已经失传或罕见的中医古籍,其中包括著名的《黄帝针经》(《灵枢经》)。次年宋政府就将《黄帝针经》刻板颁行,从此该书作为中医经典著作绵延不绝。至于较大规模地回归海外珍藏的中医古籍,主要见于清代末年。其时从日本回归了大批的中医书。......
发表于 2010/6/22 1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本已下载,为古版扫描印刷,原汁原味
发表于 2010/7/7 23: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卖书广告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6: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谯夫 于 2010/7/7 23:18 发表
这个是卖书广告吗?

不是,我与那书没有任何关系。最多是我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3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