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885|回复: 3

睡眠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5 03: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睡眠与失眠
    晚上,万物都休息了,正常的人也都睡眠了,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另外一个时间段,午饭后,好多人也会觉得困倦,喜欢小睡一会,此为午睡。
    晚上的睡眠,很容易理解,就是阳气入阴。太阳都下山了,人体的阳气下降,收藏于肾中,人就睡眠了。此时的阳气,由心降于肾,也可以说是心气下行交于肾。心气不降,则难以入睡,出现入睡困难,我治疗此种患者,一般都是用柴胡剂,如中焦偏寒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焦有积滞化热则用大柴胡汤,总之其思路是破中焦之阻,为心气入肾扫清障碍。
    如果晚上入睡挺快,可是睡眠时间短,睡眠很浅,或者时常会醒,则是肾水不足,阴不足以敛阳,这类患者用地黄丸类一般效果较好。
    再谈午睡。午睡的实质是肾气交于心气。从一年这十二个月来看,夏至日照时间最长,阳光最充足,相应于午时。热气下临,蒸动水气上腾,夏至之后,在农历六月前后,热量积累到最高,则此时水气上腾最强,整个天地一片氤氲,空气湿度大。此时也可以说是肾气上行交于心,君火以明,此时的上焦湿气弥漫,神明受湿气之扰,出现困倦欲眠的现象。从时辰上看,此时属于未时,故人午睡一般在午饭之后。如肾阴虚较重,则肾水不足以上升,则心火独盛,不得肾水上济,心火上炎。出暑之后,阳气逐渐减弱,阳气减弱则不足以蒸动水气,水气凝结,化为雨水下落,整个天空又呈现一片清明。于人体讲,则午睡后,水气下降,心君不再受水湿气之扰,再显清明之像,所以适当午睡后精神大振。
    如肾水不足,水气不得上交于心,则氤氲之象不成。心火盛而上炎,无湿气则土成焦土,土中无阴,万物难以化生,生命又何以为继?
    转自http://blog.sina.com.cn/xintaojushi
发表于 2011/3/1 14: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我是比较难午睡的。看来是肾气无法上升导致心肾不交。
发表于 2011/5/6 1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小孩子会不会肾水不足。大多数小孩子都不愿意睡午觉。
发表于 2012/4/23 09: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晚上入睡挺快,可是睡眠时间短,睡眠很浅,或者时常会醒,则是肾水不足,阴不足以敛阳,这类患者用地黄丸类一般效果较好。

==========================
请问月含山老师:您说的地黄丸类,是那种地黄丸,我目前就是这种睡眠状态,每天凌晨4~5点就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6 1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