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64|回复: 0

体赋与实践----论感官经验体会的理性与不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08: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2/11/10 08:08 编辑

       每个人的实践体会不同,形成了各类感受,这缘于每个人的体赋不同,往往这类个人体会是形成意见分歧的主要因素,于是出现了各类的见解和学说,但实质上都是各类体赋的不同表现,只能代表个体,没能表现全面。普通人的经验体会往往来源于身体感官上的体验,这些体验对于同类个体有共同性,这是经验产生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类经验的来源也有些不足的地方,比如经验产生的范围性、时间性、时空性等。
      以范围而言,某甲适合,某乙可能未必适合,要甲乙或多数人适合这必须有大量的验证案例,亦即实践案例,这也是真理产生的严谨论证最重要一环,往往一些臆测性言论在此阶段经不起验证,所以一个道理的产生,不是一两个人的随意行为,它必须在历史长河中站立一定的时间空间。个体可以发现真理, 但真理的流行必须要经历时间的实证,否则就叫空头真理,无实践基础,与随意性的言论无别。一个真理(或不是真理)经发现后,下一步则要在现实中经历验证,这个验证过程是漫长的,一旦有在验证中与此真理出现冲突情况存在,说明该真理有局限性,属小范围道理,因为宇宙真理具有相对圆满性和普遍性。
      以时间而言,个体体赋会因时间而变化。今天服的同一药象体会,到了明天或以后体会或者不会相同,这是因为人的个体在时空中发生变异所致,就如一个人有疾病时的服药体会与他健康时的服药体会会有差异一样;又如一个人虚寒时与体质燥热时服同一种药物的体会截然不同,这就是感官体会的不足,这些肉体感官的缺陷差异产出的种种偏差道理不能以偏概全,只能算是某一时间空间中的主观感受,不可当成真理,真理还须要经过下一阶段的验证。中医部份理论的产生,往往有在这一阶段产生出来的理论,为未成熟阶段,它要被将来的实践不断推翻或完善。
以空间而言,空间环境变化会影了人体感官感觉,同时也影响了药象体会,这一点无须置疑。
       医理求真不旦放在自己身上适合,还要放在别人身上适合,要对人群普遍适合,否则,作为一个医者,自己把自己的病治好了,再治其他患者同类病却束手无策,或把别人医好了,到自己犯同样的病却跑到阎罗王里去,那理掌握不全,不明个体差异所在,以致盲目医疗的结果。
      感官体会(包括一些依靠肉体产生和存在的神通能力)是人的个体感受和认识宇宙世界的一种主动工具,但它同时存在着理性与不足性,这些理性与不足因个体的差异而差异。这是学医求真的人首先要弄明白的基本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1 2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