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530|回复: 3

20131216关于古人说的心、心下、腹、胁、肋….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6 1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1216关于古人说的心、心下、腹、胁、肋….等
看中医书,古人会经常提到心、心下、胸、腹、小腹、少腹、胁、肋,究竟古人是指的具体何部位?经查字典、阅读资料、向本网站同行请教,谈谈我的拙见,请同行指教。
胸:胸部的整个区域。
心:胸口窝的剑突位置。
心下:剑突至肚脐这一区域,或可延伸至肚脐下的小腹区域。
心下悸:剑突至小腹这一区域的某个点跳动。
腹:肚脐以下的大片区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肚子。
小腹:肚脐正下方的区域。
少腹:小腹的两旁。
胁:少腹的两侧。
肋:胸部的两侧。
以下,再瞎掰几句:
乙木不得直升,则风动,动则动在心下;辛金不得顺降,则宗气横冲虚里,横冲虚里则左乳下跳动。
“出汗过多,心下悸,欲得按,其人叉手自冒心…桂枝甘草汤办之”,桂枝甘草汤的目的是升肝阳,木旺而生火,以补心阳之不足。叉手自冒心是借助手的温度温暖心阳。
古人说的左乳下跳动,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心慌、心跳---所谓心脏病。但,左乳下,《素问·平人气象》:“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跳动应衣,宗气泄也”。也就是说,左乳下跳动,不应该按心脏病治,其是胃气上逆,肺气收敛失政而宗气横冲虚里的原因,应该从肺胃治。记得倪海夏说过:“现实生活中,就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心脏病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脏有病了,这个人还能活吗?现实中,是否很多病人的左乳下跳动,被西医误以心脏病误治了呢?
发表于 2013/12/16 18: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按楼主老师的研究,胁 是肚脐正下方区域的两侧。那么小柴胡汤的“胸胁苦满”,苦满的位置就不连续了啊,这怎么解释呢?
二、我也补充一点。胃气上逆,可以导致左乳下跳动、西医“心脏病”;胃气下陷,也可以导致脉结代、心动悸、西医“心脏病”(中医“炙甘草汤证”)。
发表于 2013/12/17 1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6: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肋胁均处于足少阳胆经之路。柴胡专入足少阳胆经。至于第二我也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3 1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