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24|回复: 0

【原创】清开灵注射液在中风病昏迷期的药理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8 17: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开灵注射液在中风病昏迷期的药理作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增刊)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中风病昏迷;药理作用

清开灵注射液是在传统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改进而研制成的针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效。该方以清热解毒为主,配以醒神、化痰之品,以加强其“清开”之力,故名为清开灵。临床可用于中风病之痰热昏迷等病证。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络痹阻,或血溢脑络之外的急性脑血管病变。无论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如果病情严重,都有昏迷症状。其病理基础均有脑水肿、感染、缺血缺氧、血液粘稠度高等改变,产生中医的“风火痰瘀”等病理机制。表现为神昏并伴痰多,喉中痰鸣、痰声漉漉,高热,抽搐等症,从而加重病情。

清开灵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多方面之功效,均能针对上述之病理改变,配合西医的综合抢救措施,达到治疗效果,从而挽救生命,缩短疗程。那么具有哪些方面之药理作用呢?

1. 抗脑水肿,保护脑组织  当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时,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脑水肿,从而压迫脑组织,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或脑疝等,从而加重病情。通过多年的药理研究证实,清开灵有抗脑水肿、保护脑组织之功效。如匡燕认为“清开灵有促进实验动物脑内血肿和坏死组织吸收的作用,能改善病灶周围脑组织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速血肿吸收过程,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水肿,增强脑出血灶的吸收,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有利于病灶修复。”[1]王谨敏等亦认为清开灵注射液可改善脑出血的脑局部血流,减少脑细胞的损伤,加快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实验显示,它具有抗脑水肿,促进脑水肿吸收、改善功能,促进出血区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2]等。

2.促进血运,稀释血液,抗血小板聚集 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缺血缺氧则形成脑梗死。脑出血后形成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压迫血管和脑组织,病灶局部脑组织血液瘀阻,缺血缺氧而坏死。此时除了可用活血化瘀之中药针剂之外,而清开灵亦具有解聚降粘、稀释血液、促进血运、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的作用。如陈俊抛、伍志勇认为清开灵注射液……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增加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脂质代谢,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3]

3.抗感染,抗炎,退热  中风病昏迷后,由于丘脑下部或脑干受损导致内脏自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之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低下,最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或阻塞性肺不张等,出现发热、痰多等症。西医常规用抗生素以防治,但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及抗药性等,而清开灵具有清热解毒、清肺热等多方面之功效,可用于脑血管病合并肺炎、呼吸道感染。它不同于西药抗生素的单纯抗炎机理,亦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现代药理研究,清热解毒之中药,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之功,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降温、退热等多方面的作用[4]。与西药联合应用,优势互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4.化痰  昏迷后合并呼吸道感染,吞咽功能障碍、咳嗽反射消失,口咽及气管内分泌物或吸入物不能充分排出等而液生,或发热脱水等灼津而为,导致痰阻脑络或堵塞气道,加重病情,危及生命。而清开灵具有清热化痰通络之功效。既可以稀释粘痰,又可豁痰开窍以醒神,不同于西药如氨溴索的单纯化痰之功。

5.抗惊厥 脑水肿、颅高压、脑缺血缺氧及感染等因素,可使皮质神经元大量异常放电出现抽搐(痫性发作)、惊厥等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清开灵具有抗惊厥、止痫之功效。“清开灵对抗苯丙胺对小白鼠的兴奋作用,并能明显地延缓小白鼠戊氮性阵挛发作,降低小白鼠的惊厥和死亡率,说明其对小白鼠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对生命中枢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

6.复苏作用  清开灵具有醒神开窍之功,可用于热病神昏。“据研究发现,清开灵注射液能使大鼠脑内蓝斑乙酰胆碱的活性酯酶(ACHE)活性增加,提示乙酰胆碱的活性可能激发了蓝斑神经元,调整了儿茶酚胺的活性,恢复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从而起到复苏作用……清开灵对脑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其醒神开窍作用的原理之一”[

7.结语 综上所述,清开灵注射液在中风病昏迷期使用,具有抗脑水肿,保护脑组织;促进血运,稀释血液,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抗炎,退热;化痰;抗惊厥;复苏等多项药理作用。配合西医的综合抢救措施,可优势互补,缩短疗程。因其疗效确切,为全国中医院急症必备中成药之一。

参考文献
[1]匡燕. 清开灵注射液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5,15(5),48,48,48。
[2] 王谨敏,吴成翰,李卿等.醒脑静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2),79.
[3] 陈俊抛,伍志勇. 脑血管急性期中医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7,08,17(6版).
[4] 王筠默主编.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3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