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瓢2014

快4年的心悸 请大夫们诊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5 19: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医生,判断为水汽凌心,用苓桂白术甘草汤,加厚朴半夏汤,功逐水气,去咽喉之脔肉!!
为时已晚了,现在,乌梅丸尚且不能封住,厥阴风火上冲,气上冲心,
况且,乌梅丸,配制此药很是复杂!
肚脐到心下的凸起,任脉之气,亏损带劲,邪气,散漫奇经八脉,
次突起非动脉也,,
动脉在脊柱之前,人体先天元气聚集之处关元大穴六寸之下,,除非,大肉尽脱,腹腔凹陷才能摸到的,所以不可能是动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2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道真人 发表于 2015/5/15 19:08
此病,黄帝内经,病名曰--为“阴阳风”阳虚亏损,之极,损及阴精
  你得医生,辩证为肝气郁滞,用逍遥散, ...

六道真人 先生
是不是太夸张了! 没啥大病,先被你吓死3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2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瓢2014 发表于 2015/5/15 20:48
六道真人 先生
是不是太夸张了! 没啥大病,先被你吓死3分了。

现在看的中医 是学《伤寒论》出家的,好像也是经方的中医。
发表于 2015/5/15 2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病日子你记得很清楚,你没回想一下发病之前你的生活有无异常,比如,大喜,大悲,愤怒,受寒热,饮食不节等,如果能找到原因,就容易治疗而且能治愈。看看下面的故事,或许有启发:
        医戒
〔明〕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证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薾,形日就惫,医谓为瘵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2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鸣 发表于 2015/5/15 21:09
发病日子你记得很清楚,你没回想一下发病之前你的生活有无异常,比如,大喜,大悲,愤怒,受寒热,饮食不节 ...

古文不行呀!高中就废了学业,上了大学也废了。废了就废了,居然又没去图书馆看书。整4年,没学啥,把生龙活虎的精力全废在看网络小说、打游戏、打篮球。—— 这是人经常焦虑的根源之一,因为开始想踏实点,学点东西,做点事,但一直找不到感觉。坏习惯养成了,好习惯还没培养好,基础不扎实,偏偏又目标高远。病发前的可能i性原因:是跟一位高中同学搭伙 做点事。 那位同学像 小孩,容易发脾气。结果在长久相处的一年多,基本上处处忍让。
说他 也不听。他的回答 有这样子的:“我就这样了,要做就做,不做拉倒了“ ,”一天中一个小时有效率就可以了“ ——我心里实在无语,听到了这句,我都憋着,懒得回答反驳了。居然做事 一天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即使真的一天中只有一个小时有效,其他时间的努力也是有用的,是在奠基着其他事的基础。
”我知道你让着我....“ ——后面的话我懒得听了,我还能说他什么事。小孩嘛,当年一起做时,都25岁了。  

所以我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确实感觉到有点胸闷。有气无处发,又得不到开解。当时搬到一个地方,楼下老是有人的声音,睡眠又不好,甚至后来经常用纸巾塞耳朵睡觉。有时打篮球,打了一个小时,感觉很累,好像没后劲的感觉;不像以前,说是累,但依然有劲。
——这可能也是生病的根源之一
病发的半年多前,跑步较少,但饮食 肉多,特别是炖猪蹄与排骨,或猪蹄面  排骨面。病发前,有一次 别人在间隔几个月跟我说,我变胖了不少。事实上,可能也没那么胖,只是可能体形变胖了。但我的体重也没多重,大概是 65kg 初头点,重时也只是68kg。 —— 本身可能存在问题了,饮食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

————
自从发问题后, 真是千人千方
发表于 2015/5/18 16: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末明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李东垣,再29岁时得了病,吃饭不消化,所以就少吃,后来越吃越少,身体消瘦精神颓废,医生给她诊断为劳伤病,给她用补药,越补病越厉害,到年末,医生说他一无能为力了,到了春天可能会更厉害,怕过不了春天。有一医生给他看,说到了春天病就好了,李东远觉得奇怪,便问,何以见得?医生说是心病,心火过旺,春为木,火的木而解。又问他是否有抑郁之情难以解开,李东垣梦醒,是啊,病前他妻子和弟弟都死了,他抑郁不解故而称病,医生给他吃了一两剂汤药变好了。自此,李东垣发奋学医而成名家。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7: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鸣 发表于 2015/5/18 16:15
元末明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李东垣,再29岁时得了病,吃饭不消化,所以就少吃,后来越吃越少,身体消瘦精 ...

谢谢   路鸣的 认真回复。 不过 我现在的心悸应该不是 情绪 或精神等心理因素。如果 病发前,病因可能是 心理,如中医说的肝郁气滞, 那很可能是对的。—— 我不懂中医,也一个字没看过,我认为中医的道理真是包罗万象,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道理。 所以,我的想法错了,请多多指点。
因为,用力 到导致 凸起的症状,而且心悸 是一直存在的,不因为情绪 等因素 存在或消失掉过一次。从这2点,我知道,这已经不只是 心理因素了。 按我现在所能猜测的可能性,应该是心悸的附近部位 气血不通(我不知道是啥毛病,只以气血不通这个笼统说法)。 现在我身体的感受是 心悸(我指的心悸是 我能感受心窝处里面的跳动,心窝处不自然。) 还是存在着。 随着这几个月的服药后:心窝处里面的心悸范围 逐渐 缩小了;上一层楼梯后站着感受,心窝处那个部位逐渐舒服了,最近几乎感受不到。当然还不能像以前 一下子快跑5、6 层楼梯。   而且随着服用中药,心悸周边的难受,不自然,感觉逐渐缩起来,就好像以前是肿起来似的,但心窝处里面的 “肿” 还没消。我想,应该等心窝处里面 那种肿  的感觉 不再了,心悸还有凸起症状  都会消失掉了!
—— 这是我对自己的病情的推测,往好的方向想。希望我是对的!!!

我发帖子的原因是: 在恢复的过程中,有时候,感觉心悸难受。如 几天前,躺在床上,心窝处的心悸不明显,但背部的心悸明显了,而且有点难受。几天后,背部的心悸变得轻了,心窝处的心悸依然不明显。这让我感觉 有信心 继续跟着这位中医,继续服用。因为我感觉,心窝处里面的部位与背部心悸的部位是相邻的,气血逐渐通了。

说得这么详细地啰嗦:一方面,我表达不好,不知道该说什么;另一方面,我知道我就诊的这位中医 也不清楚我心悸的具体状况。希望,大夫们看了,给点建议。
病如事。 我也希望能够从大夫们的各种 分析 诊断 学点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4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