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ingyy 于 2025/7/16 09:53 编辑
四、经络系统的信息传输和控制作用过程 经络系统的信息传输和控制作用过程应该与人体内多个器官系统有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换与调控;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等等。下面试图从这些方面来说明经络系统的工作过程。 1、经络穴位和人体神经系统: 从现代医学的神经生物学角度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人体的神经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通讯网络,遍布全身各处,肩负着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的重要使命。而经络路线与这张神经网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络路线上,密集地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也就是经络上的关键节点时,这些神经末梢便会迅速被激活。刺激信号会沿着相关神经纤维迅速传入脊髓。脊髓作为人体神经传导的重要枢纽,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初步的整合与分类,随后将其上传至大脑。 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可以分成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元细胞相当于信号通道的传导体;而神经胶质细胞相当于信号通道之间的绝缘体,它起着支撑神经网络和隔绝不同的信号通道的作用。神经元又可以根据其功能分成: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接受刺激,将信息传向中枢。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一般为多极神经元,负责把神经冲动传递给肌细胞或腺细胞。中间神经元主要为多极神经元,起信息加工和传递作用。 神经元细胞的末端(神经末梢) 是周围神经细胞的纤维末端部分,遍布全身。神经末梢按功能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人体神经系统通过这些感觉神经末梢感觉和搜集身体内外的各种信息;通过运动神经末梢向各器官发送控制信号。现在已经发现在中医经络系统和穴位部分的确有比较丰富的神经末梢,而进行穴位刺激(如中医治疗中的针灸、按摩、艾灸、砭石、甚至气功等)时,就会给这些神经末梢以比较强的外来刺激信号。 游离神经末梢由较细的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的终末分支而成。广泛分布在表皮、角膜、毛囊的上皮组织和各型结缔组织中,参与产生冷、热、轻触和痛的感觉。触觉小体分布在皮肤的真皮乳头处,以手指掌侧皮肤内最多。参与产生触觉。环层小体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
从现代科学知识知道:人体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穴位刺激是中医治疗中通过经络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针灸刺激、按摩、砭石、艾灸、气功等手段作用于穴位。穴位周围神经细胞能够敏锐地接收信号,并将其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细胞内的离子通道和受体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将不同形式的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到信号后,大脑和脊髓神经协同工作,对信号进行精确的分析、整合和处理。大脑通过对信号的深度分析,产生各种感觉和意识,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而脊髓神经则通过脊髓反射弧,实现对身体的快速、本能的调节。这一系列的反应使得身体能够对穴位刺激做出响应,启动相应的信息和调控过程,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知道中枢神经系统与植物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将命令信息准确地传送给植物神经系统。这些神经递质在神经传导通路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确保信号的高效传递。植物神经系统接收到命令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根据身体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时,身体会迅速进入应激状态,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代谢加快等,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副交感神经则在平静状态下发挥作用,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促进消化等,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拮抗和协同作用,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植物神经对内分泌器官的调控是人体生理调节的重要环节。在植物神经的调节下,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器官会根据身体的需求,分泌相应的激素,调节身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过程。甲状腺激素能够显著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促进脂肪和糖的代谢,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则在应激状态下迅速释放,使身体能够快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性腺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同时也参与了身体的许多其他生理过程。这些内分泌器官的协同作用,确保了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