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起点中医·前言》

已有 1153 次阅读2009/9/2 15:00 |个人分类:佛道修行与中医

●前言——本文的理论指向与适用面——占国民人口总数1005‰的亚健康态人群——“跳一跳,够得到”的中医

 

人类身体之中是否存在着某几种相对固定的,且普遍存在的格局,而人体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就是由这几种格局所导致在?

如果能够通过对临床普遍存在证状所隐含的涵义,通过普遍的调查,再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粗趋精的一番加工功夫,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提炼之后,能够有所发现,再通过纯粹中医传统理论加以确认并解读,并将其纳入到经典性的中医理论的总框架之中,若能够总结出对应于这几种格局的对治总套路,那将是纯粹原生态传统中医理论对全人类健康的贡献。

通过佛家正宗禅修修炼,即按照《金刚经》所提示的“降伏其心”的内省法,使内心中起伏的波涛渐渐趋向于平静之后,所折射出外界真实相,使笔者得以真实地观察到,并认知这些普遍存在的状态,这是本文赖以出现的基础。

通过禅修的观察,目前已经被笔者所提炼出,普遍存在的,并加以确认的几种典型的格局有以下几种类型。而更多的人体类型,不过是这几种典型类型的组合而已。

 

①肝郁格局:这个格局人人存在,但其行迹诡秘,难以觉察,被笔者称之为“隐形杀手”。这一格局一般来说,是形成于后天的生活历程。是由佛家所称的“贪嗔痴”三大烦恼中的“嗔心”所致。

②上火格局:就是俗称的上火,是由中医基本理论五行理论中的“水火”两种元素脱离了健康状态运行所致。这个状态在《易经》中被称为是水火未济(离上坎下)状态,对应着中医理论,就是“相火失位”,或者说是“相火上泛”作怪。

 

 

○百年反思谈中医

近一百年来,中国以一种全民性的狂热,自毁传统文化。代表性的有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如著名的鲁迅、及其师长同仁辈,提出了:“将线装书统统都抛到茅坑去!”磨刀霍霍向祖宗,干起了自掘祖坟的勾当。更别说,文革的十年,将这种狂热推向到极致。

 

有一位叫做罗素的西方哲人,将当代西方文明归纳为“科学文明、工业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三位一体混合文明”。而科学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鸠摩克里特的原子论,亚里斯多德《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论。罗素已经看破了西方文明的脆弱,将智慧的目光转向到东方!

原子论建立起对世界构成的终极设想,从分子、原子,直到现今量子物理学的介子等等,均随其惯性而向前发展。化学只是其一个相关分支。

机械运动论导致了经典物理学的创立,于是就有科学祖师牛顿的皇皇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遂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本套路,科学建立于对数学量的精密分析,而微积分是近代数学分析的典范与基础。科学的无限魅力,在于它的数学化体系,以及精密的数学量计算。一切宇宙间的事物,都可以用一些或简或繁的数学公式推导运算,都可以被最后精确地加以量化。

在物理学、化学的基础之上,产生了西方的医学,西医仰仗了科学的威力,踩着“物理”与“化学”两个“风火轮”,一时间所向披靡,杀遍天下无敌手。但如果卸下了这两个“风火轮”,真不知道西医还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是疑问正由此而生,面对着无机世界的物理化学的游戏规则,是否也一样地适用于,并能“合法”地移植于像人类这样的有机体?如果说彼种文明事先并没有将游戏规则的扩展理由加以论证交代,那如果将西医控诉到一个“世界法庭”加以审判,其共罪的罪名不就是“非法越界经营”!那西医整个地是否能站得住脚跟?这确实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科学的魅力正在于“科学与严密”,无所不“科学”,无所不“严密”,无所不用其极。那么,在将物理与化学这样的游戏规则,进而推广到有机体的这样一个关键性的一步,是否也应当“科学与严密”一下,做出一个“科学与严密”的论证,表现出哪怕是最低限度的一点点的“科学与严密”。

 

如果不加思索、毋庸置疑地加以推广,那不恰恰就形成了对“科学”的“迷信”?

对于西医本身存在合法合理性的这样一个天大的根本性的“悖论”,居然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敢于主持公道,向其质疑!

 

科学文明是产生于古希腊地地中海文明,工业文明是科学文明的应用性发展与推演。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古地中海希腊文明之外,还有产生于南亚的古天竺国文明(产生了佛教),和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1](产生了基督教的前身)。

这第四个,就是产生于东亚大陆的祖国文明,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历代先贤们创建了以《易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老子《道德经》为代表的东方原始文明。(不包括已经亡失的古玛雅文明,与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文明。)

后来在西汉早期,产生于古天竺国的佛教传入了中国,渐渐与根植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合流,加上了西汉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文明。

该文明的特色,就是儒释道中医,四位一体的整体性的东方中国文明。而中医,是这四种现存文明中,唯一地将古文明中的医学完整地保留继承下来的活化石。

东方中国文明,与近代西学东渐之后传入的西方科学文明,产生了激烈地撞击与交流。在思想界的影响非本文之所及,仅仅从看病的角度来说,就产生了如是的,具有公国特色的病房奇观,这个在《问中医几度秋凉》中已经做了形象地描述。就是一个住进了医院的病号,往往上面由西医吊水打抗菌素,口中服用中药的汤剂,身子底下压着道家的一道符,然后还有患者家属为他在庙宇里面请僧人念经。当然还可以加上,请算命先生计算运程,该如何度过生命中的这道坎儿。这个就叫做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治疗”。

 

世界文明史,是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每一种文明既然是产生了,而且发展了,就必然有其产生与发展的理由。

于是,我们可以声称,科学文明虽然是瞒天过海,得逞于一时,在国人的迷信心态的支配之下,企图行一手遮天,取缔东方文明之实。但是,又有哪个给了“科学”以这种“审判权”与“裁决权”?

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命题,就是有科学做后盾的“西医”,长期以来占据了中国国土,俨然反宾为主,无情地打压中医还不算,更企图将中医斩尽灭绝,让她永世不得翻身。又有谁给了西医这种“处决”中医的权力!

 

由于祖国的古代东方文明的深奥性,其真正的隐奥非一般大俗人可以涉足。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严密的数理化推导体系,也绝非一般的平民百姓所能问津。于是国人就陷入了两个“迷信”的状态之中。一个是对祖先传统文明的迷信。另一个的对西方的科学文明的迷信(其中包括了对西医的迷信)。

 

按佛教哲学的划分,整个大千世界被划分成“情器”二世间。“情世间”面向着娑婆世界林林总总的具有情感的芸芸众生。而“器世间”仅仅是充当着“情世间”的一个载体,承载者“情世间”的芸芸众生。这“器世间”有“器世间”的运行法则,“情世间”有“情世间”运行的游戏规则。这两套规则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首先是,情世间的芸芸众生,都存在这一个“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上到天王老子,下至庶民百姓,全部无一例外地得遵循着这个自然规律运行。哪怕是“彭祖八百岁”的传说,还是秦始皇的八百童男童女漂洋过海寻找长生不老仙药的痴迷,都未能逃脱“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的制约。

 

而“器世间”,置于一个短暂的时间段来看,至少是暂时看不出明显地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如果有,这也是一个几百亿年的天文数字。)佛法的规律,主要是面向着“情世间”的芸芸众生。这种一种划分,想来每一个有头有脑的人,都不会拒绝。

 

但是凭藉科学威力的西医,居然将适用于“器世间”的法则,毫无道理地越界运行,移植到了“情世间”里面来,在无数桩病例控诉之下,不得不催发人们的反思,在这个“尸体上面建立起来的医学”,是否适用于一个个的大活人?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国人喜欢讲的一句口头禅“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在西医杀人无罪之后,却唤醒了国人的最终觉醒。本来中医可以轻易摆平的小病,到了西医那儿一折腾,就成了“小病化大病,大病送了命”的“颠扑不破的”规律。

 

于是,西医终于撞到了一堵跨过不去又无法推翻的“南墙”!

 

一个从西方向东方回归,科学向传统的回归,西医药向中医药回归的潮流正悄然在祖国大地上兴起!这是一种对传统价值观念取向的认同,还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回归,还是如同《三国演义》开始所说的那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们在饱尝了科学与西医带来的种种滋味之后,进入到了某种民族觉醒的必然进程?

 

 

○“跳一跳,够得到”的《起点中医》

王好古说中医《此事难知》,有人却说《医学实在易》(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而这里要说,中医也不难,也不易,公众在呼唤、等待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起点中医》。

 

古代中医在特定的时空点,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演绎出了一整套独特的符号表达体系,这一切都与当今人们的思维定势大相迳庭。中医阴阳五行,似乎已经成了“死马一”了。但不管哪一个中医,凡要想成为正宗的中医,就必须先得学会把这匹死马治活,否则就是带着中医标签的西医而已。而本文将以现代人或所能接受的方式,重新演绎诸如“阴阳五行”的概念,也是笔者把“死马当做活马医”的一点心得。

 

把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在内的软科学)与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结合起来,作严格推导的结果,我们似乎可以破译出其中某些演变机制。这是笔者近年来在多学科交叉地带挖掘的结果。

 

中医家家需要,人人需要,天天需要。中医药这个大宝库的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认识与开发……

 

 

 

朋友,你是否想过,胃痛、胀气及种种胃部不适,嗳气泛酸肋下痛,饮食无味,便溏便秘,眩晕乏力等诸如此类的亚健康状态(或者称为亚临床状态),将会缓慢地然而坚定地指向某种完全确定的严重后果,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些症状的后面竟然潜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隐形杀手!

 

笔者在网上屡屡见到,陷入了亚健康态的网友们在罗列了一大堆症状之后,在施用了种种调整治疗手段之后,往往起初可以有效,但都不是显效,而终归于无效。有的时候,还往往会“摁下葫芦起来瓢”,究其原因,就是患者们都被这个“隐形杀手”所放出的烟幕所迷惑,忙着去应付这个“烟幕弹”,结果呢,恰恰一次次地轻易地放过了“真凶”!

最后就陷入到了到处求医问药,又四处碰壁,结果是忙碌一生,始终是陷于那种说不清道不白、“剪不断,理还乱”、死不了又活不好的“亚健康态”之中!

 

一次次地发脾气、生闷气,累次叠加的结果,经过环环相扣的一个漫长过程,最后终于不可逆转地演变成普遍存在的高血压血脂胆固醇血粘度、血管硬化、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这类疾病业已成为人类超过癌症的头号杀手……

 

人们习惯性的认定,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血压就必须应当高,血管就必须应当硬化,这一切都应当成为不可推翻的既定事实,人们只能顺从地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更有人认为自己有高血压遗传史,患上这类疾病更是完全正常的。但本文将通过严格的分析推导,不但要推翻这种既定事实,而且大家都可以发现,老年化不但可以预防,而且居然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当今社会普遍的思维定势,是经不起原生态中医理论细细推敲的。

 

以纯粹的中医理论为出发点分析,老年常见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固醇、血粘度高、糖尿病产生的根源及对治之法的基础分析,是本文要所告诉大家的。同时,解决睡眠障碍及颈椎腰椎的一揽子方案是否可行,本文也将有所探讨。

 

 

这个理论的适应面能有多广,笔者所给出的比例是人口总数的1005‰,(注意,不是0.005‰),那这个多出来的0.005‰作何交代?

 

笔者还发现,母亲的心情会绝对地、直接地影响到胎儿的心理健康,进而会涉及到身体的健康!新生儿的种种疾病,乃至长大之后的体质情况,竟然就是在母腹当中就种下了病根!

此外,发展到了临床阶段的患者,在解决了当前凸显的病患之后,同样仍然还需要面对一系列深刻的亚健康状态问题!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信通过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祖国的中医药定会“古树绽新芽”。

 

 

与传统中医各派的概念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的观点并非限于单纯的补或泻,而是注重在调和肝脾开肝郁的基础之上,激活人体与生俱来的整体气化功能,并使之趋入良性循环,故具有见效快、服药量小、性价比高、易于从根本上得到调整等显著的特点。

 

作为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诊断,往往会直击患者的心灵层面,从一次次细小摩擦的日积月累,到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一串串心灵故事,深藏着一个个隐痛!真是“洒向人间都是泪”!

 

读者从笔者自序可以看到,笔者是以禅修为终极旨归的,是走“绝圣弃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直至于无为”的道路。中医诊病仅仅是“副产品”之一。在以禅观发现了肝气的不正常分布可以引发一些症状之后,就沿着这个方向做不断的观察,逐渐地系统化,为时20年的积累,最后才总结成了这篇论文。也就是相应的理论体系与临床方剂系列。这个切入方法,是与一般的读书、临床总结病例的过程是正好相反的。

 

并非“举世无双”,恰恰“无独有偶”,“英雄所见略同”,朱进忠老中医在不同的时空点,得出了与笔者完全一致的结论。在大量雄厚临床病例的基础之上,经过不断地思考总结归纳提炼的过程,最后形成了富有个人创新意义的体系,这个体系最终被他总结成了《难病奇治》的论文。“从肝论治治百病——藏在深闺人未识”是笔者对他的评价。显而易见,朱老中医的论文是直接面向临床的。

 

但是,在解决了临床疾患的痛苦之后,患者们必然仍然还要面对一系列的亚健康问题,而这个就是本论文所要告诉大家的,也是笔者所做出的贡献。

完全一致的观点,却面向不同的定位于层面!

 

始而分享患者的痛苦,终而共享治愈的欢悦,一方收获健康,另一方收获成功的喜悦。联系疾病,联系患者的心灵历程,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因果关系昭然若揭,也终于理清了其中所隐藏的某种内在关系,也终于形成了笔者切入中医临床的独特层面。

 



[1] 见“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98315.htm):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众多城邦。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中有关的大洪水的故事,后来被犹太人改编後编入《旧约全书》,就是诺亚方舟的故事。

版本: V1.0
出品: 本站原创
来源: 本地
语言: 简体中文
授权: 免费
本地下载[1]: ○《起点中医》20090831版.txt (下载后,请将文件重命名为 ○《起点中医》20090831版.txt 方可正常使用)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05: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