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袁了凡先生静坐要诀之4-修證篇

已有 270 次阅读2010/4/19 16:30 |个人分类:禅修

修證篇

凡靜坐。不拘全跏半跏。隨便而坐。平直其身。縱任其體。散誕四肢。布置骨解。當令關節相應。不倚不曲。解衣緩帶。輙有不安。微動取便。務使調適。初時從動入靜。身中氣或未平。舉舌四五過。口微微吐氣。鼻微微納之。多則三四五遍。少則一遍。但取氣平為度。舌抵上顎。唇齒相著。次漸平視。徐徐閉目。勿令眼斂太急。常使眼中朧朧然。

次則調息。不粗不喘。令和細。綿綿若存。天台禪門口訣。止教調息觀臍。息之出入。皆根於臍。一心諦觀。若有外念。攝之令還。綿綿密密。努力精進。自此而後。靜中光景。種種奇特。皆須識破。庶可進修。

初時有二種住心之相。人心泊境。妄念遷流。如火熠熠。未嘗漸止。因前修習。心漸虛凝。不復緣念名利冤親等事。此名粗心住也。

外事雖不緣念。而此心微細流注。剎那不停。愈凝愈細。內外雙泯。此名細心住也。

此後有二種定法。當此細心住時。必有持身法起。此法發時。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於覺心自然明淨。與定相應。定法持身。任運不動。從淺入深。或經一坐無分散意。此名欲界定也。

後復身心泯泯虛豁。忽然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見己身。及床坐等物。猶若虛空。此名未到地定也。將入禪而未入禪。故名未到地。從此能生初禪矣。於未到地中。證十六觸成就。是為初禪發相。

何謂十六觸。一動。二痒。三涼。四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便有八觸。謂一掉。二猗。三冷。四熱。五浮。六沈。七堅。八軟。此八觸與前八觸雖相似。而細辨則不同。合為十六觸也。十六觸由四大而發。地中四者。沈重堅澀。水中四者。涼冷軟滑。火中四者。煖熱猗痒。風中四者。動掉輕浮。學者於未到地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不見內外。或經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壞。守護增長。此時動觸一發。忽見身心凝然。運運而動。當動之時。還覺漸漸有身。如雲如影。動發。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遍身。上發多退。下發多進。動觸發時。功德無量。

略言十種善法。與動俱發。一定。二空。三明淨。四喜悅。五樂。六善生。七知見明。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柔軟。如是十者。勝妙功德。與動俱生。莊嚴動法。如是一日或十日。或一月一年。長短不定。此事既過。復有餘觸。次第而起。有通發十六解觸者。有發三四觸及七八觸者。皆有善法功德。如前動觸中說。此是色戒清淨之身。在欲界身中。粗細相違。故有諸觸。

證初禪時。有五境。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定心也。初心覺悟為覺。後細心分別為觀。慶悅之心為喜。恬澹之心為樂。寂然不散為定心。十六觸中。皆有此五境。第六又有默然心。由五境而發者。皆初禪所發之相也。夫覺如大寐得醒。如貧得寶藏。末世諸賢。以覺悟為極則事。

然欲入二禪。則有覺有悟。皆為患病。學者於初禪第六默然心中。厭離覺觀初禪為下。若知二法動亂。逼惱定心。從覺觀生喜樂定等故為粗。此覺觀法。障二禪內靜。學者既知初禪之過。障於二禪。今欲遠離。常依三法。一不受不著故得離。二訶責故得離。三觀析故得離。由此三法。可以離初禪覺觀之過。覺觀既滅。五境及默然心悉謝。已離初禪。二禪未生。於其中間。亦有定法。可得名禪。但不牢固。無善境扶助之法。諸師多說為轉寂心。謂轉初禪默然也。住此定中。須依六行觀。厭下有三。曰苦。曰粗。曰障。欣上有三。曰勝。曰妙。曰出。約言之。祇是訶讚二意耳。

夫玄門三年溫養。九年面壁。未嘗不靜坐。而不發大智慧。不發大神通。不發深禪定者。以其處處戀著也。得一境界。即自以為奇特。愛戀不捨。安能上進。故須節節說破。事事指明。方不耽著。方肯厭下欣上。離苦而求勝。去粗而即妙。捨障而得出。到此地位。方知法有正傳。師恩難報。昔陳白沙靜坐詩云。劉郎莫記歸時路。只許劉郎一度來。陳公在江門靜坐二十餘年。惜無明師指點。靜中見一端倪發露。即愛戀之。已而並此端倪亦失。竭力追尋。不復可見。故其詩意云爾。學者靜中有得。須先知此六行觀。若到初禪。不用此觀。則多生憂悔。憂悔心生。永不發二禪。乃至轉寂亦失。或時還更發初禪。或並初禪亦失。所謂為山九仞。一簣為難。切當自慎。學者心不憂悔。一心加功。專精不止。其心澹然澄靜。無有分散。名未到地。即是二禪。前方便定也。經云。不失其退。其心豁然。明淨皎潔。定心與喜俱發。亦如人從暗中出。見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內淨。十種功德俱發。具如初禪發相。但以從內淨定俱發為異耳。

二禪有四境。一內淨。二喜。三樂。四定心。何名內淨。遠而言之。對外塵故說內淨。近而言之。對內垢故說內淨。初禪中得觸樂時。觸是身識相應。故名外淨。二禪心識相應。故名內淨。初禪心為覺觀所動。故名內垢。二禪心無覺觀之垢。故名內淨。既離覺觀。依內淨心發定。皎潔分明。無有垢穢。此內淨定相也。喜者深心自慶。於內心生喜定等十種功德喜法。故悅豫無量也。樂者受喜中之樂。恬澹悅怡。綿綿美快也。初禪之喜樂。由覺觀而生。與身識相應。此中喜樂。從內心生。與意識相應。所以名同而實異。定心者。受樂心忘。既不緣定內喜樂。復不預外念思想。一心不動也。此四境後。亦有默然心。但比初禪更深耳。謂之聖默然定。

欲進三禪。又當訶二禪之過。此二禪定。雖從內淨而發。但大喜湧動。定不牢固。當即捨棄。如上用三法遣之。一不受。二訶責。三觀心窮檢。既不受喜。喜及默然自謝。而三禪未生。一意精進。其心湛然。不加功力。心自澄靜。即是三禪未到地。於後其心泯然入定。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當樂發時。亦有十種功德。其如前說。但涌動之喜為異耳。綿綿之樂。從內心而發。心樂妙美。不可為喻。

樂定初生。既未即遍身。中間多有三過。一者樂定即淺。其心沈沒。少有智慧之用。二者樂定微少。心智涌發。故不安穩。三者樂定之心。與慧力等。綿綿美妙。多生貪著。其心迷醉。故《經》言。此樂惟聖人能捨。餘人捨為難。三禪欲發。有此三過。則樂定不得增長。充滿其身。學者須善調適。亦有三法治之。

一者心若沉沒。當用意精進。策勵而起。二者若心涌發。當念三昧定法攝之。三者心若迷醉。當念後樂及諸勝妙法門。以自醒悟。令心不若。若能如是。樂定必然增長。徧滿身分。百骸萬竅。悉皆欣悅。所以佛說三禪之樂。徧身而受也。按初禪之樂。從外而發。外識相應。內樂不滿。二禪之樂。雖從內發。然從喜而生。喜根相應。樂根不相應。樂依喜生。喜尚不徧。況於樂乎。三禪之樂。樂從內發。以樂為主。徧身內外。充滿恬愉。

亦有五境。一捨。二念。三智。四樂。五定心也。捨者。捨前喜心。並離三過也。念者。既得三禪之樂。念用三法守護。令樂增長也。智者。善巧三法。離三過也。樂者。快樂遍身受也。定心者。樂受心息。一心寂定也。

欲得四禪。又當訶斥三禪之樂。初欲得樂。一心勤求。大為辛苦。既得守護愛著。亦為苦。一旦失壞則復受苦。故《經》說第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又此樂法。覆念令不清淨。學者既深見三禪樂。有大苦之患。應一心厭離。求四禪。種不動定。爾時亦當修六行。及三法除遣。即三禪謝滅。而四禪未到。修行不止。得入未到地定。心無動散。即四禪方便定。

於後其心豁然開發。定心安穩。出入息斷。定發之時。與捨俱生。無苦無樂。空明寂靜。善法相扶。類如前說。但無喜樂動轉為異耳。爾時心如明鏡不動。亦如淨水無波。絕諸亂想。正念堅固。猶如虛空。學者住是定中。心不依善。亦不附惡。無所依倚。無形無質。

亦有四境。一不苦不樂。二捨。三念清淨。四定心也。

此禪初發。與捨受俱發。捨受之心。不與苦樂相應。故言不苦不樂。既得不苦不樂。定捨勝樂。不生厭悔。故云捨。禪定分明。智慧照了。故云念清淨。定心寂靜。雖對眾緣。心無動念。故名定心。此後亦有默然心。如前說也。

又此四禪。心常清淨。亦名不動定。亦名不動智慧。於此禪中。學一切事。皆得成就。學神通則得。學變化則得。故《經》說佛於四禪為根本也。外道服食勤煉。遠望延年。勞形敞骨。萬舉萬敗。間有成者。自負深玄。豈知造業。爭如求禪。一切變化。無不立就。轉粗形為妙質。易短壽為長年。特其細細者耳。

從此以後。又有四定。一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有處定。四非有想非無想處定。學者至四禪時。有視為微妙。得少為足。畫而不進者。有覺心識生滅。虛誑不實。便欲求涅槃寂靜常樂者。不遇明師指授。不知被色與斷色繫縛之方。直強泯其心。斷諸思慮。久久得心無憶念。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繫縛。若捨命時。即生無想天中。此為大錯。

故須求空處定。應深思色法之咎。若有身色。前內有飢渴疾病。大小便利。臭穢敞惡等苦。外受寒熱刀杖。刑罰毀謗等苦。從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即是種種眾苦之本。不可保愛。復思一切色法。繫縛於心。不得自在。即是心之牢獄。令心受惱無可貪戀。由是求滅色之法。須滅三種色。一滅可見有對色。二滅不可見有對色。三滅不可見無對色。經言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過一切色相者。破可見有對色也。滅有對相者。破不可見有對色也。不念種種相者。被不可見無對色也。

學者於四禪中。一心諦觀己身。一切毛道及九孔。身內空處。皆悉虛疏猶如羅鷇。內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無實。作是觀時。即便得見。既得見已。更細心觀察。見身如蓰如甑。如蜘蛛網。漸漸微未。身分皆盡。不見於身及五根等。內身既盡。外道亦空。如是觀時。眼見色源。故名過色。耳聲鼻臭舌味身觸意法。故名有對相。於二種餘色。及無數色。種種不分別。故名不念種種相。一切色法既滅。一心緣空。念空不捨。即色定便謝。而空定未發。亦有中間禪。

爾時慎勿憂悔。勤加精進。一心念空。當度色難。於後豁然。與空相應。其心明淨。不苦不樂。益更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雖緣無邊虛空。心無分散。既無色縛。心識澄靜。無礙自在。如鳥之出籠。飛騰自在。此為得空處定也。

從此而進。捨空緣識。學者當知。虛空是外法入定。定從外來。則不安穩。識處是內法。緣內入定。則多寧謚。親緣空之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鎗如刺。無常苦空無我和合而有欺誑不實(此即是八聖種觀)。一心繫緣在識。念念不離。未來過去。亦復如是。常念於識。欲得與識相應。加功專致。不計旬月。即便泯然任運。自住識緣。因此後豁然與識相應。心定不動。而於定中不見餘事。惟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慮廣闊。無量無邊。亦於定中。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及未來應起之識。亦無量無邊。悉現定中。識法持心。無分散意。此定安穩清淨。心識明利。為得識處定也。

從此而進。又思前緣空入定。是為外定。今緣識入定。是為內定。而依內依外。皆非寂靜。若依內心。以心緣心入定者。此定已依三世心生。不為真實。惟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名安穩。於是又觀緣識之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鎗如刺。無常苦空無我和合而有。虛誑不實。即捨識處。繫心無所有處。內靜息求。不同一切心識之法。知無所有法。非空非識。無為法塵。無有分別。如是知已。靜息其心。惟念無所有法。其時識定即謝。無所有定未發。於其中間亦有證相。學者心不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內淨。空無所依。不見諸法。心無動搖。此為證無所有處定也。入此定時。怡然寂絕。諸想不起。尚不見心相。何況餘法。

從此而進。又復上求。訶責無所有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無明覆蔽。無所覺了。無可愛樂。觀於識處。如瘡如箭。觀於無所有處。如醉如痴。皆是心病。非真寂靜。亦如前法。離而棄之。更求非有想非無想定。

前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今雙離之。即便觀於非有非無。何法非有。謂心非有。何以故。過去現在未來。求之都不可得。無有形相。亦無處所。當知非有。云何非無。無者是何物乎。為心是無乎。為離心是無乎。若心是無。則無覺無緣。不名為心。若心非無。更無別無。何地無不自無。破有說無。無有則無無矣。故言非有非無。

如是觀時。不見有無。一心緣中。不念餘事。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淨。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無過證之者。咸謂是中道定相。涅槃常樂我淨。愛著是法。更不修習。如蟲行至樹表。更不復進。謂樹外無高。可憫也。殊不知此定雖無粗煩惱。而亦有十種細煩惱。凡夫不知。誤謂真實。世間外道。入此定中。不見有而覺有。能知非有非無之心。謂是真神不滅。若有明師傳授。方知是四陰和合而有。自性虛誑不實。從此不受不著。即破無明。入滅受想定。獲阿羅漢果。是謂九次第定也。

大抵初禪離欲界入色界。二三四禪。皆色界。攝四定。離色界入無色界。滅受想定。則出三界。證阿羅漢果。生西方。入淨土。此為最徑之門。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0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