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999|回复: 9

临症以验舌为准统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2 18: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是以验舌一法,临症者不可不讲也。何从前以医名家者俱略焉,而仅于伤寒见诸金镜耶?余自弱冠,敬承家学,殚心医理,间尝从金镜三十六舌,逐一体验,其法殊多未合,疑而质诸先君子。先君子曰∶东庄不有云乎,金镜三十六舌,当参其意而勿泥其法,更有三十六舌之所未及者,须以意通之。予领先君子训,退而绎其所以其意当参,其法勿泥者,乃见东庄所云,真实获我心也。于是临症之下,于舌必看其形、审其色、合诸脉症,而有心得其秘焉。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瘥、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症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是以阴阳虚实,见之悉得其真;补泻寒暄,投之辄神其应。人以见之无不真、投之无不应也,未有不称以为奇者。不知余于四诊之中,于舌更有独得之秘也。然独得之秘,究何秘哉,不过同得之理耳。临症者诚潜心而有会焉,则分之而脏腑各一阴阳也,阴阳各一虚实也,理周而法到,可以补金镜之所未及,而正不止三十六舌也;合之而脏腑同此阴阳也,阴阳同此虚实也,理圆而法活,可以裁金镜之所未合,而并不必三十六舌也。分而分之,其法不出乎五行;合而合之,其理总原于太极。准此以临症,则诸病之变现,纵使万叶千枝,而一望之神明,自可搜根拔本,尚何无者生之、有者甚之,以干致邪失正,绝人长命之咎哉?兹将验舌诸法,备述之下,惟识者参之。
发表于 2011/3/23 09: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本书里的啊?
发表于 2011/3/23 10: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临证基本不以舌质舌苔为主要辨证论治依据。余至亲患鼻衄舌质淡苔白舌边有齿印,用归脾丸无效,后用益气养阴法(在大队养阴药中益气药仅一味黄芪)五剂痊愈。余父患咽燥干嗽,舌质红苔黄厚腻,用平胃散加清热药无效,后用《伤寒》甘草干姜汤(辛以润之之法)一剂即获显效。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12: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二泉映月 的帖子

对不起哈!我忘记是哪本书了
发表于 2011/4/22 1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励杏老人,你的两个病历能再解释一下吗?为什么咽燥干咳,舌红苔黄厚腻还要选用甘草干姜这类辛热剂呢?
发表于 2011/7/2 18: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论原创,作为作者个人心得。还是值得肯定的。
发表于 2012/6/1 1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觉得很有意思。能把辨证思路说说吗?
发表于 2012/6/1 1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6/1 14: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看你的医案,都觉得平淡之中见精彩,很有收获,但论述的理不够详细,所以收获有限,有种不解渴的感觉。希望能见到修订版的。

有辑录的资料吗?想收集下你的这些案例,但帖子太多了。头大。


发表于 2012/6/1 14: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泉映月 发表于 2012/6/1 14:15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看你的医案,都觉得平淡之中见精彩,很有收获,但论述的理不够详细,所以收获有限, ...

以后除《经方实践录》外我会集中发一些以张锡纯先生方为基础的合方验案。
由于我的急功近利,目前还处于“满足实际需要先读”(刘方柏先生语)”阶段,中医理论阐述不清,所以分析不好只能写些医案记录。其实拙案四个字足可以概括“以方套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