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922|回复: 3

二氧化碳与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0 1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世燊 于 2012/10/10 18:48 编辑

二氧化碳与中医

    剧烈运动后,人体会有肌肉酸痛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王唯工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二氧化碳与水合成碳酸后分解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如此则体内酸性增强所致。
    氧气是阳气,是正气,相对来说二氧化碳就是阴气,就是邪气,邪气郁在肤表没有发出来,这或许是麻黄汤治疗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的原因,方中麻黄、杏仁、桂枝宣肺开表发汗,肺合皮毛,毛孔打开后,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超标的氢离子也随汗液排出体表,故身体疼痛也解除。
   王教授认为肥胖有两种,一种是脂肪堆积在体表皮下,主要是赘肉;另外一种是脂肪堆积在体内脏器的表面,这类脂肪多是空心的,脂肪内包有气体,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这种胖是比较不好的肥胖。体内二氧化碳储留,氧气减少是第二种肥胖的根本原因。二氧化碳在水中转化为碳酸,酸具有腐蚀性,身体为了保护脏器不被腐蚀,体内的脂肪会包裹这些二氧化碳,所以当你体内的二氧化碳增多时,体内的脂肪也会相应的增多,这就是有些人已经严格空格饮食,仍然喝水都长胖、脸上冒油、头皮屑多的原因。若头皮油脂也多,未能及时排出的油脂堆积在皮下,影响头发的营养供应,则会出现白发甚至秃头。头油多,中医称为面垢,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阳明篇9.43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若发汗则谵语、遗尿;下之则手足逆冷、额上出汗;若自汗者,宜白虎汤;自利者,宜葛根芩连汤。”自汗出而不解、面垢说明此时体内二氧化碳已经大量储留,脂肪也堆积了很多。太阳表证已经转为阳明里证。阳化气,阴成形,酸具有腐蚀作用,可以让器质性物质消失,中医认为这是阳邪,是热邪,这或许是邪气入里则化热的现代化解释。体内热则怕热,所以这类人夏天很怕热喜欢吹空调;体内氧气不足,供能不足,则冬天又极怕冷。借用时下比较时髦的一句话:“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体质的产生主要就是体内二氧化碳的蓄积。用白虎、芩连等清热是急则治其标,治本之法还是如何减少体内二氧化碳的储留,所以首先就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啤酒;节能减排如静坐深呼吸、打坐也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王唯工教授认为适当吃肉也有利于减肥,因为当产生同样多热量时,肉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素食少。运动减肥对于第二种肥胖只会越减越肥,因为剧烈运动时,为了满足身体大量耗能的需要,呼吸急促,且以吸气为主,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去而储留,所以有氧运动如太极拳等才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健身方式。


发表于 2012/10/14 21: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
超越DNA的革命性發現



  關於「中醫科學化」,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幾派不同的聲音。有一群人將科學化解釋為西醫化,認為中醫落後於西醫,不屑於氣與經絡的科學化研究。還有一種人認為中醫本身即是科學的,不需再於此多作辯證,應思考中醫本身的優勢,以中醫的思維來思考中醫的未來。當然,也有一群科學家,不論主客觀的條件如何,在相信中醫的信念下,默默地為中醫的科學證據和解釋努力著。

  在這當中,最具劃時代意義的,當屬王唯工教授的論述。

  當其他人仍找不出脈搏與生理現象的關聯時,王教授以壓力和共振理論來類比血液在人體中的運作,成功地突破了困境,不僅為長久以來破綻百出的西方循環理論找到一個新出口,也為中醫建立了一套現代化語言。此外,王教授基於共振理論發展出的「經絡演化論」──DNA提供成長的材料,經絡提供生長的能量──也預示了生物演化研究下一波的契機。



《氣的樂章》



  我們的十大死因大都與循環有關。西方醫學長久以來以流量理論思考人體的血液循環,在治療上遇到極大的困境。物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共振」,共振理論很有可能才是血液循環最合理的解釋。但是,這項醫學史上的重大突破並非新發現,中醫三千前就是依此原則治病,中醫的說法是──「氣」。本書作者根據共振理論檢驗人體血液循環的現象以及疾病的成因,看過數萬名病人,發現結果與中國古書上的記載不謀而合。人體的生理運作像一篇樂章,可以諧波分析,「氣」就是其中的旋律。現代科學證明了中國古人的智慧,並且利用新式儀器還能分析出數億種脈象,遠遠超越傳統中醫的成就。這是新的開端,朝向一個自然老化而無病痛的未來。



《水的漫舞》



排毒、排酸、減肥、美容的理論根據 《氣的樂章》姊妹作



  水是陰,氣是陽;氣不足則水起,水排除則氣至。

  任何一個永續不斷的系統,一定要週而復始,不能讓廢料堆積;正如汽車要排放廢氣,城市要收垃圾、排污水。對身體這個精密複雜的系統來說,最大量、最普遍的廢氣便是二氧化碳。在《氣的樂章》一書中,作者清楚地說明了氣即共振,解釋養份在人體中的運送;本書則進一步揭露,人體要健康,除了養份能順利輸送,還要廢料能順利排除。所謂廢料,就是含二氧化碳的酸水;酸水的堆積,便形成我們所俗稱的「水腫」。但到目前為止,一般人只知「排毒」、「排酸」,卻不知道所謂「酸」和「毒」,正是人體沒有排出的廢料──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在本書中,作者以其結合中西醫的背景,並以精簡而邏輯清楚的方式,說明二氧化碳如何產生、如何堆積,如何形成幾個不同階段的水腫;更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透過正確的飲食和運動,消除水腫,邁向真正沒有病痛、不會老化的人生。「氣」與「水」是健康的一體兩面,有了這兩方面的知識,我們都有機會預約一百二十歲的未來。

  從《氣的樂章》一書中,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病大都是循環的問題,而循環會產生問題,多是由於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一點一滴地累積。因此我們該從身體整體的大架構來看待飲食和健康,而非局部性的理解;同時應尋求一個可以早期自我檢測的方法,而非依賴西醫成千上萬個標準值來為自己的健康下定義,或是等到身體某個器官拉警報了才來應對。

  為什麼要少吃碳水化合物,為什麼可以多吃油,為什麼蛋白質是最不好的熱量來源……,本書的觀點,推翻一般人的既有認知,很有可能是繼阿金氏之後最具有影響潛力的健康飲食革新理論。



《氣血的旋律》



病毒感染、高血壓、心血管堵塞在脈診臨床上的全新發現及其成因



  中醫及西醫,看似沒有太多交集,卻有一個共通的重要元素,那就是「血液」──血液是生命之泉源,心臟又為血液之幫浦。本書延續《氣的樂章》裡「氣」及「共振是氣的源頭」的觀念,藉由自來水廠以及靜壓輸水原理解釋了血管及心肺的運作模式,指出氣就是血管及血液中傳送的聲波,藉以揭開氣血共振的奧祕,並引證出肺循環系統的重要性──而西醫常將其誤認為體循環的迷你版,造成現今醫療成本的日益高漲。

  人類本身的氣血共振特性,係取決於以氣為藍圖的循環系統,這是從胚胎時期就已經開始的。透過這個循環系統,血管與血液提供了全身所需的氧氣與營養。本書解析血液運行的分配與調控,並深度探討了病毒感染、高血壓、心血管堵塞在脈診臨床上的全新發現及其成因。本書係《氣的樂章》、《水的漫舞》的延伸鉅作,隱然帶有總結意味。也是王唯工教授秉持「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為發揚漢唐醫學的又一「氣」的饗宴。



《氣的大合唱》



    二十六年前,王唯工教授開啟一連串的科學實驗,陸續發現五臟六腑的共振頻,奠定以「共振」做為中醫科學基礎的方向,相關研究結果在1987年的國際研討會上發表,《民生報》更以頭版頭條的規格大篇幅報導。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22: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8/18 16: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9 17: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