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52|回复: 0

《黄帝内经》参同契之十八 中医价值观 杨世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23: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参同契之十八
中医价值观
杨世廷
要想学好中医,首先要认识中医,你要当一名好中医,当然就必须对你的知识结构有全面深刻地了解。但首先要确立你的人生观和价观。如果你把做中医当成养家糊口的职业。把中医职业作为你的人生观。那就无法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因为你还不理解中医职业的内涵。你要学好、做好中医,就应该弄明白中医所属哪个学科,因为自古以来就没有定论。所以人们对中医的人识也很浅薄。但对我们学中医的来说就不能糊涂了。这就要靠自己的悟性了。那么怎样才能悟得明白弄得懂呢?
首先,中医学是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学的开天之作是,《黄帝内经》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经书,“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既然是真理那就抓住不放。咬碎嚼烂。在品尝中慢慢吸收那丰富的营养。这个过程就叫悟。要想学好中医你必须这样做,别无选择。
其次,是树立信心,学中医不想请客吃饭那么简单。因为现代科学发展的再快再尖端,也无法实验出阴阳的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只有中医才能做得到。所以要下功夫学习,而且要下苦功夫学习。这里要说明一下“苦”字。苦是古上面加一个草字头,说明古人尝遍百草以苦味居上。而苦能入心,能去心火。心火去了,你当然就心旷神怡,乐不思蜀。尝百草的过程是一种乐趣,就是苦乐过程。你高高兴兴,乐乐呵呵地去品尝文化、知识的味道、世界万物的味道、更主要的是人生百味。你一定会品尝出最甜最美的滋味。这就是学乐。
再者,就是境界,什么是境界呢?那就是文化功底。中医学是智慧医学,是智慧文化,更是艺术文化。举几个与中医有关的例子。如“病”“痛”“疼”这三个最简单的字。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病人躺在床上的意思。“病”下面是甲乙丙丁的“丙”字。这有什么特别吗?当然有,“丙”十天干的第三位,属性是火,代表的方位是南方。在中医学里五行属火,在人体属心。心属火,人们说的心火、心火、就是这样来的吧。更有意思的是,人的脏腑,肝、胰、胆、脾、胃、肾、肺、膀胱、肠。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月字旁,只有心没有月字旁。这就说明心是特殊脏腑,有他的特异性。特殊功能。再看字形,“心”和“火”字形相同。是可以互相演变的。表意性也广泛,如:心痛、痛心、心惊胆战、心猿意马等。不能说肝战心惊、或肺猿意马。因为这样说就没有这些成语的表意性了。多有意思呀。再说“疼”字形旁下是“冬”字。冬与寒有关。凡是疼痛都与寒有关。再看“痛”字形旁下面是“甬”字。“甬”当通道讲,如果通道堵住了就不能通行,人体通道如果堵住了就会痛。通则不痛就是这样来的。
这就是中医文化,还有中医的艺术性,中医艺术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语言艺术,行为艺术,处方艺术等。这是一种感受。其实你每天都在这艺术天堂里创造着新的艺术。不是吗?翻开你的处方签,把你写的每一味药都画出来,看是什么结果,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绚烂的百草图,是没有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你不是每天都在创造改变人生命运的艺术吗?不需举更多的例子。也没必要引用古人理论。因为前人的理论以达到巅峰。我们只能在学习和研究中去发现、发展。去体悟其中的道理。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名有医道的医生。奉劝中医学院的学子们好好品读一下“中医学是时空医学”和“太素脉的应用方法”可能对你学习中医有所帮助。
当然,这里面还有更广泛,更奥秘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更多是体悟。否则你很难入中医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1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