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01|回复: 2

◣义灸巴马,探访健康(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7 15: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多山,瑶族的主要分布区域。巴马附近的主要少数民族就是瑶族。细分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为了寻访最原始的风貌,我去的是居住在大山之上的“过山瑶族”。

从巴马长寿村出发,在瑶族老人带领下,一路向深山去,想看到深山中的瑶族生活,采药生活,随小乔一起爬上山吧!
1.jpg


过山瑶世代居住于山上,没有路,主要以红薯,玉米为食。翻山越岭是他们生活的家常便饭,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单是这几条,想想怎能不长寿?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巴马周围的山都在修路,村民们每天都在忙碌着,希望路通到自己山上的寨子。


2.jpg

老婆婆年纪一大把了,背着孙子,搬石头干活都没问题。这边不仅仅长寿,而且长寿的健康,8,90岁的人多也会继续下地劳作。

3.jpg

寨子里没有到上学年龄的小孩子也在帮着修路,可能没怎么下过山,很少见到外人,看到我们就一直不停的笑。你看照片上红衣服穿雨鞋那位,捂着嘴,简直要笑掉牙。重重的大山,回荡孩子们的笑,感觉棒极了!

4.jpg

爬了许久的山,终于到了过山瑶族的寨子。村民害羞,但其实很朴实热情。这里鲜有游客到来,很纯净。

5.jpg


敲开一位村民的门,热情的一家子都来打招呼。刚坐下,就端上一脸盆的地瓜请我们吃。地瓜长的破破烂烂,可味道却比城里吃的好太多!滋味应该用丰富来形容吧,闭上眼口中细细的品,仿佛看到的就是这大山,这土味十足的寨子,和村民的笑容。
6.jpg

村子里男丁多数去城里打工了,家里只有老人,孩子和女眷。

7.jpg

村里的习俗,他们基本过年才会杀一头猪。于是过一年,就留下一排猪牙骨头,记录年份。这家人是18年前娶媳妇盖了现在的房子。

8.jpg

山里种的一点小青菜,白水煮了就吃。
印象最深的是那盘炒肉!!从没吃过这么有味道的猪肉!如果不是自己体验过,我永远无法理解,食材本质好,即使很普通的做法,它本身的丰富味道,就可以让你吃到闭上眼睛嘴角上翘享受!
从这一点有没有觉得我们生活在城市的人好可悲?


9.jpg

在当地老瑶医带领下,继续向大山深处进发。老瑶医不允许拍照,他认为镜头对准,会把人的灵魂带去。只能留一张我的照片。

在巴马住的这段时间,仔细了解了当地的瑶药市场。混乱的很,因为巴马长寿村火了,外地人很多来养生,养病的。古老的村子也就随之产生了大批“瑶医”“高人”“瑶药”。五花八门。

避开这些所谓的“神人”,“神药”。我带回了一些老寨子的瑶药。我先试验用1个月,之后来分享体会。
暂时的认知是,炒作有些过度,没这么神。
不过,几千年的山中生活,他们与外族接触很少,流传下他们自己民族的智慧,医药,肯定也有自己独到之处。






发表于 2013/6/27 17: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纯真、取天地之灵-----长寿之魂。
发表于 2013/7/15 11: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地向往。人好山好水好风景好。菜也香。
我这里有一位同事,他每个月都开车到巴马住一个星期。他说去到那当保健身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9 0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