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595|回复: 9

被误解的中医:一篇不被刊发的答记者问——传统中医唐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8 15: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4/2/8 17:00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误解的中医:一篇不被刊发的答记者问
2013-11-03 点击右边关注→ 传统中医唐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OTg2NjI4MQ==&appmsgid=10000386&itemidx=1&sign=620186dd9e8087e9a335a9949e6f5dd5&scene=2&uin=MTMzODQ5MDEwMg%3D%3D)

问:唐略先生,您致力于中医事业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唐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医被人们误解了。
中医自古就不是一种商业行为,也不仅仅是一种治疗行为。在这两个根本问题上,如今的人们误解了中医。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国内中医的整体水平难以提升,大家都哀叹“中医快要失传了”,却不去思考中医为什么会快要失传。

问:中医不都是治病的吗?为什么说不是治疗行为呢?
唐略:我讲的是“不仅仅是治疗行为”。治疗疾病,当然是中医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最见功力的一部分。这是主干。但中医好比一棵树,不能只有主干没有枝叶,枝叶繁茂,主干才能越长越粗大。

在治疗之外,中医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以各种传统、习俗的方式出现,百姓日用而不知。比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端午节门窗插艾叶菖蒲,身佩香囊,饮雄黄酒;敬畏天地神明……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很多疾病根本就不会有。无病也就无治,这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所以,过去的中医常讲,“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问:中医既然不是商业行为,那又是什么行为呢?公益行为?
唐略:确切地说,中医是一种文化行为。当然也是公益行为,公益行为也包含在文化行为之中。
何谓“文化”,就是“文以化人”,用某种形式去使人得到教化、感化,或潜移默化。

我们小时候,家乡还是有很多老中医的,我见过他们看病。不像现在,来一个看一个,望闻问切,然后开方子走人。他们家里就跟聚会似的,早饭后,老先生坐在桌旁,病人陆续来了,坐下,抽烟喝茶,天南海北,谈笑风生,反正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比较熟,大家你一嘴我一嘴地,说自己最近的经历以及病情。若是来了生人,大家就都比较感兴趣,问得就多一些:“从哪儿来的啊?哪儿不舒服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病急的肯定会先看,病不急的,等大半个上午过去了,先生再一一为大家处方。因为事先聊开了,老先生对大家的情况烂熟于心,就不需要专门问什么了,顶多在有必要的时候把个脉。大家拿着方子,去药店抓药去。至于诊费,有钱你就多给几个,没钱就少给点儿,不给也行,不拘多少,大家也都很自觉。

人总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老中医相当于开了一个沙龙,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传播者关于健康的正确知识;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病也看了,方子也拿到了。也不存在没钱看不起病的情况。你说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我在微博上自称“传统中医”,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博客、微博、网络讲座里,大家的问题,能回答的我尽量回答。虽然网上问答未必能解决问题,但只要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我就很高兴了。

在北京,我欢迎朋友们到我家里来,不管有病没病,或是中医爱好者,我都欢迎,来了我们一起喝茶聊天,畅所欲言,无论长幼贵贱,到了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谁有什么要问要咨询的,我都会回答,当然也不止我一个人回答,别的朋友对此有何看法,有何经验,也可以讲,大家互相启发。需要我开方的,我可以开;不需要开方的,我建议大家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

问:从事中医过程中,感觉最成功的时候和最失落的时候是什么?
唐略:没有感觉成功的时候,只有感觉失落的时候。
有人问:“一个病治好了,你不感觉成功么?”其实,治好一个病并没什么了不起,就像修自行车该的人修好一辆自行车,他会沾沾自喜么?不会的,这是你应该做到的。但是,当一个病没有疗效的时候,这就是不是“失落”二字能概括的了,应该说是羞愧。好在,这正是进步的契机和动力。

若说失落,那也是有的,这就是中医思维方式的丧失。中医是人对大自然和自身奥秘的一种探索,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和兴趣,这就需要一种简便易行的把握方式。阴阳五行,就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把握自然和人体奥秘的模型,据此,我们取象比类,形象直观地探索和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如今也被人们丢失了。

比如麻黄,从四气五味上讲,它是一味辛温的药。气温味辛。辛,就能开而散邪;温,就能散寒。这就具备发汗的作用了。但辛温的药有很多,为什么麻黄发汗的作用比较大?这是因为麻黄又有它其他的特征,我们看它的形状:麻黄是一种草,绿色的,细管状,中间是空的,有节。中间空,就能通气,能通毛孔。很细,它就能开细孔,也就是开毛孔。

我们再想,气味辛温,同时又中空的还有什麽?还有葱啊。但葱管比麻黄要粗一些。这意味着葱也能发汗,但葱发汗的力度比麻黄要弱一些。因为它粗,所以它对毛孔的作用比较小,而对鼻孔的作用相对大一些。因爲葱管的粗细更接近鼻孔。所以,风寒感冒的鼻塞,经常用葱豉汤,喝下去后,微微出点汗,鼻子马上就通了。葱豉汤的组成非常简单,而且是厨房常备——小葱和豆豉,都不用跑药店了。

当然,光靠这种联想还不行,还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检验有效,则联想成立,中医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形象思维体系。上面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但现在很多人,看到这种论述就会笑掉大牙,甚至冷嘲热讽。非得说麻黄能发汗是因为里面含有麻黄碱,他们才高兴。这令我非常失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医的灵魂,灵魂丧失了,中医就容易成为行尸走肉。

去年,我在YY网络讲堂开《方药之道》的课程,就特别强调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形象生动的掌握中药的药性和用法,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更深入地理解用药。这个讲座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尤其是中医药大学科班出身的,他们说我讲的东西都是大学学不到的,的确,由于种种限制,中医的很多内容是无法在大学课堂上讲的。

问:您怎么能确定中国传统的这种形象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呢?
唐略:我们从小受的都是西式教育。我以前甚至反对类比论证,那是在初中的时候,父亲对我说:“把一滴墨滴进一杯水,水就染黑了;若滴进大海,大海依旧蔚蓝。所以,人要心胸宽广。”我心中对这个道理很服气,但又想:“人的心胸跟水有必然联系么?这种类比论证真是太荒谬了,硬生生把两个毫无关系的东西扯在一起,用一个东西的规律去说明另一个东西的问题。”

上大学后,学了《诗经》,才悟到“赋比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模式。赋就是有啥说啥,比就是类比思维,兴就是由此及彼,不拘一格。古代人从小就学诗,中国的传统学问以诗为本,五行、八卦,都是形象思维;而西方的学问以数学为本。这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区别。

其实,这种形象、诗性思维古代广泛存在于欧洲等世界各地。看看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列维-施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忧郁的热带》,维科的《新科学》你就知道了。不过,可能是由于智慧不够,他们用这种思维无法把握世界,以至于步步退守,退化成科学的思维,这种科学思维发展的现在,也出现了危机。你如果再耐着性子,把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通论》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啃下来,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多高、多美妙!而这种思维方式最集中、最明显地体现在了中医里。西方一切学科或技艺,包括西医,都是以西方的哲学为后盾的。急功近利的中国人只学其技艺,忽略其哲学背景,所以,走样了。

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硕士阶段主攻方向是西方文艺理论,对西学的那一套我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才知道它的弊端。回到中国传统学问,才发现大美在此!

问:现在中医的前沿领域,您认为是什么?或者说,您目前研究的前沿领域是什么?
唐略:您这么问,又是误解中医了。只有推进式发展的学科才有前沿,中医不是推进式发展的,它是一个圆融的体系,好比宇宙,你能找到它的边缘么?中医的框架和体系,在《黄帝内经》中就搭好了,后世医家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框架中不断发明,不断完善。何况,每一个医家的角度、兴趣点也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探索空间,不存在什么前沿。

虽无前沿,但我认为,中医目前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很多特点,比如整体性、系统性,大家都意识到了,我就不多谈,类比的、联想的形象思维方式,大家谈得少,我就多谈一些。大家在这一点上认识得还远远不够,有时甚至不能接受。

传统的思维方式,过去大家是日用而不知,所以没人讲。现在,在西方思维的对照之下,我们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和可贵,而且正在被人遗忘,所以要发现它,重申它,拯救它。我觉得自己有这个使命。

其次,是如何把西医的成果纳入中医框架下?
这个工作早在清末民初,张锡纯、何廉臣等医家就在做,他们是“衷中参西”的一派,其著作,现在还有很高的价值。建国后,这一派逐渐式微。

后来,“中西医结合”抛弃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把中药纳入西医框架下,比如黄连消炎杀菌、人参提高免疫力、瓜蒌皮抗癌,他们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瓶颈。

我师承中医所拜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有正统传承的民间中医,一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主任医师,他们都认为,中医和西医不应该互相排斥,而应该互相互相容纳对方,吸收对方的长处。“中西医结合”,是西医体系容纳中医的东西;“衷中参西”,这是中医的体系容纳西医的东西。前者目前是主流,后者却被人们忽视了。

中医是博大的,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我们承认西医在检测方面比中医精确,那么,这些检测结果,中医如何使用,如何纳入中医的框架之中,这都是需要研究的。

(注:上为答《保健时报》记者问。因种种原因未能刊登,故我自己将稿子发表在博客和微信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4/2/8 16: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支持。
发表于 2014/2/9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应该顶。
发表于 2014/2/9 17: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大美在此
发表于 2014/2/9 18: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中医将会枯萎!
发表于 2014/2/9 19: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好文章为何不发表?难道是触动某个专家的神经了?收藏了。
发表于 2014/2/9 2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不但是中医,包括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消退!不应该只在民间传承,更应在学校、政府、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2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来客  20:26:18
唐略——清艾轩的相关帖子:http://www.ngotcm.com/forum/sear ... mp;searchsubmit=yes他是民间中医网的版主
雪山来客  20:32:48
唐略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26922680
发表于 2014/2/9 20: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不知为何发表。但这只是内因。内因固然重要,外因也不能忽略,那就是利益集团的打压。
发表于 2014/4/13 15: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现代中医水准,应多些像先生这样的大度而思想高瞻远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6 0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