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60|回复: 2

孔子不等於儒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5 0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儒家
徐健顺
为什么要辨明这件事呢?因为儒家有好有坏,学儒而不尊孔,难免走上邪路。
先说些儒家的坏话。
比如,愚忠愚孝。“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前几天还有个美国人就此批评孔子。其实,这属于“三纲”,非孔子所说也。孔子说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个做君的样子,臣要像个做臣的样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君不像君的样子,“无礼”,那么臣也可以不像臣的样子,“不忠”。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之后,你是可以自行其道的啊。
“三纲”还有一个“夫为妻纲”。这个孔子也从来没有说过。有人说,孔子说过妇女的坏话呀,很著名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没有说错呀,这是事实啊。那时候,女子和小人(这里指家臣),的确是为男人和贵族所豢养的,近之则逊,远之则怨。那是因为不该养她们啊。妇女有独立的人格,不养,则无远近之忧。
又比如,压抑个性,毁灭天真。从阮籍到李贽,都在这方面攻击过儒家。但是你看看孔子,他是个多天真的人啊。经常开玩笑,又抚琴唱诗,“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老顽童啊。他没有个性吗?他太有个性了,不然怎么会创立儒家。他压抑弟子们的个性了吗?恰恰相反,他一直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的个性才能完全被激发出来了,哪里被压抑了呢?压抑个性天真的事,都是后世儒生,未能登堂入室者,强自为之,这个屎盆,不能扣在孔子的头上。
同样,说假话,打官腔,形式主义,一切死样活气的恶习,也不是孔子所为、所倡。
还有,沉溺经典,不问世事,所谓“酸腐”之气,也不是孔子的真相。熟读《论语》就会知道,孔子对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很灵活的。好的遵守,不好的可以改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是一位隐士对孔子的想当然的说法。孔子一向主张学《诗经》,“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怎么会连五谷都不分?孔子周游列国,为天下忧心,这与后世只知八股科举、做官吃俸之人,又怎可混为一谈?顾宪成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大自然到自己的家到社会民生,都是读书人所关怀的,这才是真儒家的态度。
好了,现在可以说说孔子之儒与后世之儒有什么区别了。
区别当然很多,前面说的都是,但是那些是不好的儒,我现在想说说好的儒,他们也跟孔子有差异。我只想说说其中一点差异,但是是很重要的差异。
而且从根上说起,就是曾子、孟子这些人。
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话说的好吗?太好了!让我们不由得对孟子肃然起敬。然而,《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段: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大丈夫”,然而,孔子却说“可也”,就是凑合吧。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人,太刚硬了,不快乐。“贫”而“不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能安贫乐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君子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快乐的,无论是贵是贱,是贫是富。“古之学者为己”,学习和生活、工作,都是为自己,不是为他人,不是为社会。这不是自私的意思,恰恰相反,而是大公。因为你的付出就是你的回报,你去做了就是快乐本身,无欲则乐,无求则安。
这些人都被认为是继承了儒家正统的人。我当然很崇敬他们。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刚”。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孔子也有“刚”的一面,比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但是孔子更有“柔”的一面。陶醉于乐: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陶醉于闲: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感叹人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总结一下,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看得出来,孔子是一位快乐的人。
为什么他快乐呢?其实他的困难很多,忧患很多,理想没有实现,但是他在做着他喜欢的事情,成也罢败也罢,都是他的价值。“五十而知天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此才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因此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你可以说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天下,你也可以说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己,而后者更为重要。孔子把推仁行道的一生,看作是自己的修身过程,因此有道则显,无道则隐,出仕归隐,都在修身,成功是一种快乐,失败也是一种快乐。不怨天,不尤人,唯有求仁之心,永不能变。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的开篇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悦”、“乐”、“不愠”都是快乐的意思,孔子说做到快乐,就是“君子”。“君子”是孔子对最高人品境界的定义。——原来“君子”就是快乐的人。
有人说不对。小人才是快乐的人。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不相信小人是快乐的。小人天天算计,鸡虫得失,唯恐一朝失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当然,“整日奔忙只为饥”,也不会快乐。但关键是,当你有点温饱,有点闲暇,有点可选择的空间的时候,你是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混吃等死?
想做的事就是升官发财?横行霸道?那不是自己想做的事,那是大自然、社会、他人让你做的事。私利是自然意志、集体意志。那仍然是小人,不会快乐。不为别人奉献的人,不会快乐。自己想做的事,一定是无私的。自己的人性只有在别人的快乐中才能实现。当你临死的时候,回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一定是指向他人的。
有人说,还是不对,君子是忧患的人。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为人崇敬。是的,我也崇敬范仲淹,然而,文正公的境界比之孔子尚有不足。依文正公而言,君子就是永远忧伤的了。那谁还做君子?不是的,忧患归忧患,但是忧患本身就是君子在实现自我,在修身养性,就是君子的快乐。
所以中国文人不自杀。自屈原至于谭嗣同,中间有哪个中国文人自杀了?屈原不是儒家人物,谭嗣同已经逸出儒家了。中间两千多年,只有被逼自杀的文人,没有主动自杀的文人。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意思就是告诉大家,他是自杀的。他说中国一直没人流血,他要流血以醒天下。此后中国文人自杀成风,直至现在。今年我们学校一位学生也跳楼了。
孔子的学问,主要是修身的学问。儒家的根本,也就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为自己做的事、为别人做的事、为天下做的事、为后代做的事,都看成是为自己做的事,那么一切烦恼,也就迎刃而解。
我们其实不知道曾子、孟子他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书里这方面写的太少。但是我们知道孔子是这样的。做一个儒士,很快乐。所以学儒要学孔子,做快乐的人。
发表于 2014/4/15 12: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确实不等于儒家,他只是个学生,因为他不是儒家理论的创建者,他只是个传播者。
而且我认为他这个学生很不好,1.教出了一些自私自利的学生,表现在他的学生竟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知道,儒家理论的创建者,最初秉承的是天人合一、大公天下的原则创建的王霸理论、传于后世,形成诸子百家。他这里的自私自利,已经背叛了大公天下的原则、并且最终给华夏民族造成严重后果。2.他的理论被封建帝王拿来利用、篡改、混合了许多利于私有化统治、维护私有秩序的糟粕在里面。一个大公原则的理论,被一个私有化的帝制拿来利用、宣传,会不变质吗?
所以,对儒家,要明白这一点。管仲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家灭亡。儒家那些东西,百家里面都有。诸葛亮曾自比于管仲乐毅,没听说孔子什么事。孔子学的不好,不是好学生,他自己的功利思想太重、以致于带的学生品行也不好,李斯就是这样。
后世儒家经典,多是抄袭道家、不止儒家引用,百家都引用。儒家里,对于秉承大公思想的,看看可以,其他的,就算了。学儒家,不如学百家、孔子之前的治国修身思想,百家皆是一体,看多了,你就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16: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法眼藏 发表于 2014/4/15 12:25
孔子确实不等于儒家,他只是个学生,因为他不是儒家理论的创建者,他只是个传播者。
而且我认为他这个学生 ...

請您關注<人學散墨>一書.該書為當代大醫裘沛然先生譔寫,可能對於您上述觀點有所糾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6 1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