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0431|回复: 155

【原创】《内经》讲些什么-《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9 06: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经>时代》补注(第三节草稿)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43《内经时代》封面.JPG 43《内经时代》扉页.JPG 43《内经时代》定价.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补注》作者
书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内经》讲些什么?

金栋按:《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

《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两千余年来,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所提供的理论原理、应用技术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术得到持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是《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的重要缘由。及至今日,《内经》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当前我们重新审视这部古老的经典,它的学术价值又在哪里呢?

一、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内经》作者自觉地吸收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哲学思想(按: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作为理论的支柱,并与医疗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升华,形成了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学说及疾病防治学说,为中医学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二、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遭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内经》三才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

三、《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

《内经》所阐述的中医学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这是中医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

在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与早治等原则。在治法方面,除了针灸和药治外,还广及精神疗法、按摩、导引、药熨、渍浴、术数等方法。这些说明了《内经》治法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其中有些疗法,如针灸、按摩、导引、精神疗法、饮食疗法等,已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

正基于此,金元时代的医家张子和曾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

四、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总览《内经》,其内容远不止涉及医学一个学科,它还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对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内经》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汇集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也为我们展示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五、创建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

当前国际医学界出现了一股“中医热”,与其说是“中医热”,不如说是“针灸热”,中国医学走向世界是以针灸为先导。由“针灸热”进而引发了探索经络实质的研究热点。经络学说的提出和针灸疗法的发明,是《内经》的一大学术成就。

对于经络实质的探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学者认为,经络是独立存在的一套联络调节系统,经络是迄今为止未被认识的人体特殊结构。也有学者认为,经络没有特殊的物质结构,而是综合人体一切解剖系统来经营生活的综合系统。至今经络的本质还是个迷,这与其说是中医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如说现代科学远远不能胜任理解与阐释中华祖先发现的瑰宝。

六、《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被中世纪医学界推崇为“医学之父”,可见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其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和《内经》相比,有两方面相似:两者著作的时代相差不远,它们的编辑性质相同,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也不是成于一个时代的作品。

遗憾的是,《内经》的医学成就尚未写进世界医学史,但是《内经》的学术对世界医学史的贡献不可低估。我们确信,随着中医学走向世界,《内经》的学术价值必将逐步被学术界所认识,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终将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内容摘引自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王庆其主编《内经讲义》)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1【原文】学中医者无不视《内经》为畏途。原因之一是一些人把《内经》说的高深莫测。“学之所始,工之所止”这句话似乎不适于研究《内经》本身。其实满不是这么回事儿。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叙述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概念和理论上都比《内经》更全面、系统、准确。它避免了大量重复,统一了《内经》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适当补充了一些后世学说,因而使中医理论更完善。如果说其中比《内经》少了些什么,也只有两方面。一是《内经》中涉及到非医学内容讲得很少,二是基本上不讲“五运六气”。我认为,前一点不足可适当补充一下。后一点欠缺完全不影响实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⑴一些人把《内经》说的高深莫测: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黄帝内经素问·林亿序》:“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国家代有。将欲敛时五福,以敷钖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

朱丹溪《格致余论序》:“《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间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汪洋,淡如嚼蜡。”

叶秉敬《类经序》:“上古时神农、黄帝君而医,岐伯诸公师而医,而医实首于伏羲。羲惧天下后世离天地人而二之也,首立一画以为天地人之总,仲尼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天地人之心也,即所谓性命也。有一心而生八卦,复生六十四卦,列为三百八十四画。而世人之病,病在于三百六十四画中求活计,而不知一画为总,此羲之所以医千万世之病源也。自是神农有《本草经》,轩歧有《灵》《素》经,两大经出而言医者咸宗之。故《易》卦有文王、周公、孔夫子三大圣人为之羽翼,然后《易》义昭明于天地;而《灵》《素》之后,无能羽翼之者。”

张介宾《类经序》:“《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糜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

张志聪《素问集注·自序》:“独《素问》一册,帝与俞跗巫彭诸臣,论次一堂,所详者,天人一原之旨;所明者,阴阳迭乘之机;所究研者,气运更胜之微;所稽求者,性命攻荡之本;所上穷者,寒暑日月之运行;所下极者,形气生化之成败。开和详尽,几无余蕴。然其中论生生之统居其半,言灾病者次之,治法者又次之。盖欲天下后世,子孙氓庶,勿罹灾眚,咸归生长,圣教不唐乎大哉!第经义渊微,圣词古简,苟非其人,鲜有通其义者。”

高士宗《素问直解序》:“《素问》以阴阳之理,阐天人之道,天地阴阳俱于人身,人身阴阳同于天地,苟非其人,此道不明。”

《素问·著至教论》:“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素问·气交变大论》:“《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王冰注:“夫道者,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故天文地理人事咸通。”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⑵学之所始,工之所止:见《灵枢·经别》第十一,原文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类经七卷·经络类三》:“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故初学者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第粗工忽之,谓其寻常易知耳;上工难知,谓其应变无穷也。”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止,谓留心。杨上善曰:‘止,留也。’”并语译:“那初学开始时一定要学习经脉理论,就是高明医生也要留心经脉。”

工,医工也。古代以医者为治病工。此指良工,高明之医者。

《素问·六节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类经二十三卷·运气类一》注:“工者精良之称。”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名曰工。”

《难经·六十一难》:“问而知之谓之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⑶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言外之义是指学《内经》不只是为了做医生,那是为了做什么呢?愚见以为是为了搞研究、做学问和长知识。因为《内经》不止是医学典籍,非医学内容还很多。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自序二》:“曾有一位同学对我说:

有了科学,就不该有迷信。研究科学,就不必研究迷信,因为它是无根据的妄诞的一件东西,我们枉费了精力去研究它干吗?就如《世经》,完全是迷信的一个代表,它的主要点是依据着什么五德五行,相胜相生的把戏而出的。我们要去研究它,证实它,批驳它,的确是一桩徒劳而无益的事情!经过我们研究以后的它,早已被我们证实出假来了;更经过许多名人,如崔述、崔适、康有为等,驳得刘歆走头不是路了!那本来是无关紧要的。

这位同学的意思是很好,可惜他对于常识和学问的分别没有想清楚。凡是科学家所考定的真的事实,一般人应当都明白,唤做常识。无论什么好的坏的,真的假的,对于这一大堆材料,认定了一个目标,划出了一个范围,而加以研究的,唤做学问。……所以‘有了科学,就不该有迷信’,这就常识而言,很说得通。‘研究科学,就不必研究迷信’,这就学问而言,则很说不通。为什么?迷信是一件东西,也是在科学家应当研究的范围之内的。所以扶乩(ji)、巫祝、卜筮、星相,虽应由政府下令禁止,但心理学家还要收集了这种材料去研究变态心理学。”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⑷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指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每五年一个轮回的重新编版。教材相对规范、客观、标准,是登堂入室的敲门砖,是初学者的领路标杆。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⑸如果说其中比《内经》少了些什么:指《中医学基础》教材比《内经》少了些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6: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⑹《内经》中涉及到非医学内容讲得很少:指《中医学基础》教材中涉及到的非医学内容很少,不是指《内经》中涉及到非医学内容讲得很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5 19: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